茶叶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茶叶种植

武汉鲜花种植基地(光明茶、砂糖橘、藠头、甜瓜……物阜民丰的武汉江夏山坡街风味足)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0|点击次数: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摄影记者 刘中灿

通讯员 王珺 梅旺 陈汉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时节,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武汉江夏区山坡街,到处呈现出一幅幅米香四溢、苞谷满仓、蟹肥莲藕鲜的喜人画卷。

秋日的山坡,河湖纵横、水波潋滟,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与水相伴而生让山坡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山坡不断把资源优势、生产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如今,光明茶、砂糖橘、藠头、甜瓜等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农副产品在武汉叫响名气,甚至远销海内外。风味山坡,到底有哪些好东西?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光明茶、砂糖橘、藠头、甜瓜……物阜民丰的武汉江夏山坡街风味足

秋日的山坡

江夏光明茶匠心出品

青山秀水出好茶,在位于山坡街道的韩家湾,绿色的茶树漫“坡”遍野,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品江夏光明茶,山水灵气丹田游。江夏光明茶久负盛名,历史悠久,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其产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茶场滨临梁子湖,携天子山之灵气,常年雾气缭绕。吸山水之精,纳云雾之气,造就了江夏光明茶良好的品质。使得江夏光明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茶汤清爽,唇齿留香。

武汉优质农产品——江夏光明茶:不负传承,匠心制好茶。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一品江夏光明茶,丹田也飘香。江夏光明茶之所以能回味悠长、唇齿留香,除了芽叶品质特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的制茶工艺。

江夏光明茶,匠心出好茶。除了传承传统手工制茶工艺,江夏光明茶第三代非遗传承人韩英胜还将手工制茶与机械化制茶相结合,坚持半手工半机械化的制茶流程,既保留了手工之匠心,又弥补了手工制茶效率低、茶叶厚薄不均的弊病。

光明茶、砂糖橘、藠头、甜瓜……物阜民丰的武汉江夏山坡街风味足

江夏光明茶

“纯机械化取代手工虽然产量高,但比较清淡,没有茶的回味和香甜。为了保证茶的品质,即使工艺复杂,费时费力,我们也会坚持手工制茶。我会承担起第三代传承人的责任,将光明茶的品质进一步做好。”韩英胜如此说道。

“江夏光明茶”中的茶多酚、咖啡因、脂多糖等物质,具有消食、祛痰、明目、利尿、去腻、提神益思等功效。江夏光明茶是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同时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入选“江城百臻”。茶叶畅销全国,成为江夏的一张名片。

美味藠头远销海内外

熟悉江夏的人都知道,舒安的藠头晶莹如玉、香气浓郁,其产品远销海外,藠头也成为舒安脱贫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作为回乡创业者,胡先明选择了山坡。

武汉味美呆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主营业务为农产品种植、收购、研发、腌制、加工、销售,主要从事酱腌菜的生产加工。主营产品:藠头、藕带、辣椒;藠头的年生产能力为2400吨。

该公司也是武汉唯一一家藠头生产企业,占湖北市场的80%,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为一体的种植模式,扩大藠头种植面积,增加农户收入,积极开拓国外市场,擦亮“舒安藠头”这一地标产品品牌。

光明茶、砂糖橘、藠头、甜瓜……物阜民丰的武汉江夏山坡街风味足

味美呆藠头

该公司建立藠头生产基地并积极扶持山坡街道和周边街道的藠头种植户,共发展藠头种植面积1200亩,间接或直接带动农户700户。还在云南建立分厂,季节性用工,带动当地农户就业达到400余户。

“公司聘请研发团队为产品开发、品质、口味、食品安全等环节保驾护航。”企业负责人胡先明介绍,该公司生产的藠头产品已走出国门,成为日韩和东南亚民众餐桌上最常见的“中国味”。目前,企业也在尝试线上销售,向全国人民推介藠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畔坡苑里网红甜瓜

在江夏区山坡街道武汉鄂泰华农业公司的大棚里,甜瓜都处于成熟期,网红瓜“月露”浅绿中夹杂着深绿的斑点,格外引人注目。

公司负责人吴佑良介绍,公司四年前开始试种西甜瓜30亩,试验品种达到数十个。今年春秋两季瓜表现都良好,特别是秋季瓜,产量高、品质好,甜度可以达到17度左右,最高可以达到20度。

湖北鄂泰华农业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花卉、苗木、蔬菜、中草药种植,农业技术研发,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及农业休闲观光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2013年9月,公司正式启动了“畔坡苑”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建设开发,计划打造成为集“智慧生产、农林体验、生态度假、健康娱乐、科普教育、乡村创业”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服务区。

光明茶、砂糖橘、藠头、甜瓜……物阜民丰的武汉江夏山坡街风味足

山坡产的甜瓜

据介绍,“畔坡苑”田园综合体项目纳入区级农业大公园建设范围,支持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档升级,进一步增加提高赏花休闲功能。同时,公司还种植桃树、梨树、柿子树、脐橙、砂糖橘、猕猴桃、泉水柑等果树共计13000株;建设高品质的花卉区60亩,2600株,品种有:牡丹、芍药、玫瑰;建设高标准的瓜果采摘温室大棚18个,面积50亩,以哈密瓜、草莓、西甜瓜为主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培育和种植示范研究;建设开发池塘、荷塘80亩。

目前,公司已开发建成2000余亩的生态基地,包含花卉苗木区、瓜果蔬菜采摘区、住宿餐饮区、休闲垂钓区,是集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化的示范基地。

砂糖橘成甜蜜黄金果

皮肤黝黑的张朝,黑框眼镜后的眼睛炯炯有神。他老家在广西,毕业于武汉大学的他,现在是江夏区山坡街光华村的一名“新农人”。

“农村天地广阔,做实事还是要扎根农业。”2016年,在父亲的激励下,张朝在光华村流转了400亩土地,成立了武汉佰果冠果业公司,正式开始农业创业。

目前,武汉佰果冠果业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苗木繁育、果树栽培、栽培技术服务等多个经济实体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企业,有柑橘栽培基地1000多亩和育苗基地100多亩。

光明茶、砂糖橘、藠头、甜瓜……物阜民丰的武汉江夏山坡街风味足

砂糖橘

张朝介绍,“绿色无公害”是佰果冠果业的核心理念。公司大力弘扬“一颗工匠之心,一生柑橘情怀”的栽培精神,以建设“鸟语花香,绿色果园”为目标,积极采取现代产业化经营模式,致力于建设专业化、标准化的绿色生态果园,打造江夏区砂糖橘品牌。目前,公司柑橘基地及配套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临时用工累计超过1万人次。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湖北省“十佳农民”……张朝在乡村大地上实现了完美蜕变。

“砂糖橘产业给光华村每年增加了8万元集体收入,解决了周边50多名村民就业问题,还为村民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指导。”光华村党支部书记付开华说。

山坡“小茅台远近闻名

“河垴烧”散酒是山坡的名优特产,河垴散酒号称山坡的“小茅台”,远近闻名。

刘家从祖父刘立信开始做“河垴烧”,父亲刘自林继承做酒技艺,第三代传人刘欢欢发扬光大。由刘立信创立了温控技术,刘自林创立了精准程序,刘欢欢利用现代手段对祖父和父亲的技术进行了全面提升,形成了刘家独特口感的河垴白酒。由山坡街河垴酒配制出来的散酒几十年来在江夏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产品不仅畅销省内,还经常被消费者带到外省,深受消费者的好评,在本地区还有“土茅台”的美誉。

光明茶、砂糖橘、藠头、甜瓜……物阜民丰的武汉江夏山坡街风味足

山坡“小茅台”

酒厂创办人刘自林1972年到土地堂粮油加工厂做合同工,从事的职业就是酿酒,从此就与酿酒结缘。1974年,刘自林调到河垴供销社工作创办河垴酒厂,并将所掌握酿酒技艺通过改良、加工、提高,在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酒厂技术特点的最佳配方,生产出了远近闻名的河垴散酒。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垴酒厂也进行了改革,并将酒厂承包给刘自林个人。

河垴散酒之所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经久不衰,其主要特点有:味道纯、口感好、不上头,产品质量有保证,信誉度好。

山坡一桌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因地理差异,各地饮食各有不同,也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地方美食。

来到江夏山坡,鱼米之乡的美味自然少不了。欢迎到田园上的山坡,寻找舌尖上的美味吧!

土鸡汤:家养的本地鸡,文火慢炖,口味鲜美,富含营养。

菱角藤:选取新鲜菱角藤洗净,焯水除去涩味,加热油和肉末爆炒,风味独特。

蚂蚁上树:取新鲜鱼籽以及红薯粉条,旺火爆炒,鱼籽附着于粉条之上,形似蚂蚁上树。

爆炒高笋:选取新鲜高笋,加入肉片翻炒,纯天然绿色食品,味道纯正。

清炒藕带:藕带具有清凉解暑功效,吃起来脆嫩可口,爽口开胃。

小竹笋炒腊肉:新鲜小竹笋焯水,放入腊肉翻炒,竹笋柔嫩清香,味道鲜美。

糯米圆子:圆子色泽晶莹剔透,软糯可口,受到食客喜欢。

五花肉烧土鳝鱼:将五花肉炸出油脂,再把鳝鱼加入爆炒,味道鲜美,补血补气。

清炒菱角米:白色菱角肉粉性微甜,菱角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口味清新。

泡菜苕粉肉丝:纯手工打造的苕粉,吸收泡菜的酸辣味,味道偏辣。

豆腐角:地方传统小吃,豆腐角口感爽滑,外脆内酥,味道浓郁。

斧头湖鱼汤:取本地胖头鱼头,文火烹煮,鱼肉细腻,鱼汤健脾胃,益气养血。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标签: 茶叶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