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花卉种植

长城人寿种植牙(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2-15|点击次数:

真是买保险,还是买了一个惊喜?2015年,一个河北的女士花费10万购买了长城人寿分红险,希望通过保险的方式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然而,当十年过去,她看到的本息回报情况,却让她愣在了原地。这位女士当初购买保险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务安全,但结果却让她大跌眼镜。

保险这个看似稳妥的投资方式,是否真的能够带来预期的收益?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

【案件叙述】

保险购买的初衷与期望

韩女士回忆道,2015年的7月,她被邻居的一番推荐所打动,为自己的孩子购买了一份名叫“长城鑫相随年金保险C款(分红型)”的保险产品。

这份保险的期限直至孩子年满80岁,交费期限则为10年,每年的保险费用为1万元。她还犹记得当年那位推销保险的邻居口溜般的讲述,“这份保险不仅能为孩子积攒一笔财富,还有每年的分红收益,这比银行的利率要高得多。十年后,你可以随时提取‘本金’。”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这份看似美好的投资方案,让韩女士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合同。

经济困境与保险理解的误区

然而,近几年,韩女士的经济状况变得越来越拮据,这份看似'金鸡母'的保险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她每年都在艰难地筹措保费,“前年,我只能提取之前几年的保险分红来支付保费,去年更是不得已贷款来支付。”

她深吸一口气,声音颤抖地说,“我以为十年就能取回我的‘本金’,所以我一直咬着牙坚持。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但今年我实在是筹不起保费了,而且我急需这笔钱,我甚至想着借钱支付最后两年的保费,这样就可以提前取出‘本金’。”

揭露真相与理性对待

然而,当她怀着紧张的心情联系了长城人寿的客服,却得知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即使她坚持交满十年的保费,那笔10万元的“本金”也是不能动用的,只有等到孩子80岁,也就是2094年,才能提取出来。

韩女士表示,她听到的长城人寿客服的解释与当初保险代理人的承诺“交满十年之后,‘本金’就可以随时提取”存在着天壤之别,这让她感到无法接受。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她立即向长城人寿的客服表达了自己的异议,但对方只是淡然地回复:“这就是合同里的约定。”

她承认,签署合同时,她没有将每一条款都仔细阅读,合同中也并没有明确约定“本金”可以在何时提取。

“保险代理人当时向我解释的是,可以一直享受分红收益,直到孩子80岁,但他并未提及‘本金’需要等到80岁才能提取。如果他当初这样跟我说,我肯定不会购买这份保险。”韩女士有些愤怒地说。

她还补充说,她签订的保险合同长达73页,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是不可能逐字逐句地去挑剔每个细节的。他们只能依赖于保险代理人的介绍来了解产品,也只关注那些最核心,最关切的问题。

而保险代理人作为保险公司的代表,如果他们的宣传与合同内容不符,那么保险公司也应该承担起不能推卸的责任。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韩女士忧心忡忡地问道,“如果‘本金’要等到孩子80岁才能退还,那么如果我孩子不幸离世,那10万元的‘本金’岂不是就成了保险公司的无本之财了吗?

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她希望能够终止保险合同,并退还已经支付的8万元“本金”以及尚未提取的分红。

解决之道与法律支持

据韩女士描述,她多次尝试联系长城人寿的客服,并曾多次亲自去到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沧州中心支公司进行协商。

然而,她的诉求并未得到满足,理由是她无法提供视频证据。如果想终止合同,公司只能退还合同的现金价值,大约四万元。

保险代理人表示:“我只是按照当时的培训内容,向客户解释这份保险。”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记者通过电话进一步联系了为韩女士售卖保险的代理人张女士,以核实她在销售过程中是如何向韩女士介绍保险产品的。

张女士坦白,她自己也是一名“长城鑫相随年金保险C款(分红型)”的保单持有人。

“是我邻居大姨推荐我购买的这个保险。我觉得这个产品很好。那时我刚生完孩子,没有工作,买了保险后我就开始在保险公司工作了。”张女士为了这个工作,甚至专门考取了从业资格证,但她在长城人寿只工作了短短的两三个月。

关于如何向客户介绍保险产品,张女士解释道:“我只是按照公司的培训内容,来向客户讲解保险。

如果有我不明白的部分,我会去找推荐我买保险的邻居大姨,让她帮我解释。如果我早知道交满十年后不能取出‘本金’,我自己也不会购买这份保险。”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张女士透露,培训课程并没有明确告诉她是提取的“本金”还是有效保险金额,也没有依具体的合同条款进行详细讲解。

她记得的只是一些主要的销售点,例如这款保险可以看作是一种存款,孩子在上高中、上大学、结婚等关键时刻可以取出相应的金额,如果不想取,还可以继续存储,并获取相应的利息。

记者的初步调查和长城人寿的回应

在5月某日,记者致电长城人寿的客服热线,寻求关于投诉的核实。客服人员承诺,一旦公司完成了相关情况的核实,他们会尽快向记者回复。

两天后,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主管郑某科主动与记者取得联系。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郑某科详细解释了关于韩女士投诉的情况,他指出韩女士购买的是一种分红型年金保险,这是一种完全符合法律和行业规定的产品。

他进一步解释说:“根据合同条款,我们会按照基本保额的比例每年向客户返还年金,这笔年金将存入客户的万能账户。客户只需支付十年的保费,我们将持续返还年金直到保险人达到80岁,而且万能账户中的金额是会计息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金价值会持续增长,一旦达到特定的年限,即使客户选择退保,也不会受到损失,因为现金价值已经超过了他们所支付的保险费。”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郑某科特别强调,“长城鑫相随年金保险C款(分红型)”并非存款类型的产品,也不存在“本金”这个概念。

韩女士支付的10万元应被视为“保险费”,而不是“本金”。此外,这款产品没有返还保险费的义务。到期时,返还的是主险合同的有效保险金额,而并非投诉人所理解的“本金”。

郑某科进一步详细说明,他们已经与保险代理人进行了详细的核实。代理人明确表示,她并未作出任何承诺,即交付十年的保险费后就能返还所谓的“本金”。

他强调,“在保单生效后,我们总是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进行电话回访,以确认保险期间、交费金额等问题,同时也会提醒客户,如果在保险期间中途退保可能会产生损失。”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针对韩女士的诉求,即全额退还“本金”及分红,郑某科坦言,公司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他解释道:“客户并未提供任何证据来证明我们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瑕疵,同时,合同本身也无需撤销,因此我们无法随意取消合同。”

然而,郑某科也表达了公司的善意,他说:“考虑到客户确实遇到了经济困难,我们可以考虑适当的补偿措施。如果韩女士接受,我们可以请求保险行业协会进行仲裁,或者她也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

【以案释法】

本文讲述了韩女士在购买保险产品时遇到的问题。韩女士被一份看似美好的投资方案所吸引,购买了一份长期的保险产品。

然而,在她遇到经济困难,急需提取保费时,却发现自己并不能像预期的那样随时提取保费。这个故事涉及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保险合同的解读和解除、以及保险公司的责任等多个重要的法律问题。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保险代理人是否可以向保险客户对产品进行错误或误导性的宣传?

保险代理人不可以向保险客户进行错误或误导性的宣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18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对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等事项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在这个案件中,如果保险代理人对韩女士进行了误导性的宣传,那么他就可能违反了这项规定。

保险公司是否有义务对保险条款进行详细的解释?

保险公司有义务对保险条款进行详细的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32条规定:“保险合同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明确载明保险合同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保险合同中影响被保险人、投保人权益的重要内容,保险公司应当在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用醒目方式提示。保险公司应当就保险合同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解释。”在这个案件中,如果长城人寿没有对保险条款进行详细解释,那么他们可能违反了这项规定。

2015年,河北女子花10万买长城人寿分红险,10年后的本息让她愣住了

韩女士是否有权要求退还已经支付的保费和分红?

这取决于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8条规定:“投保人可以在保险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解除保险合同。投保人解除保险合同的,应当书面通知保险公司。自通知到达保险公司之日起,保险合同解除。”

如果合同中有明确规定韩女士有权要求退还已经支付的保费和分红,那么她就有权这样做。但如果合同中没有这样的规定,那么她就无法要求退还。

韩女士的经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那就是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产品的条款和条件,不能完全依赖于销售人员的宣传。

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法律工具来保护我们的权益,对于那些不诚实或误导性的销售行为,我们应该及时投诉并寻求法律的保护。最后,保险公司也应该更加重视其对消费者的责任,提供真实、准确和完整的产品信息,以确保消费者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

对此您怎么看?

欢迎留言参与讨论。

关注@律法新语

多学法律少吃亏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以案普法,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

#暑期创作大赛#

标签: 花卉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