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花卉种植

青花椒的种植(「青花椒」秋施基肥到底有多重要?如何施效果才好?)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1|点击次数:

在西南地区因大面积种植青花椒,以往的通常做法是在青花椒采摘后进行重剪,然后重施高氮肥,目的是让树体迅速萌发出新的枝条,之后在每年冬季施越冬肥,越冬肥一般以平衡肥为主,春季再行追肥,之后再施壮果肥,周而复始。经多年的实践,仅在现有栽培模式下经对比实验,得到如下感悟,现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青花椒」秋施基肥到底有多重要?如何施效果才好?

一、客观看待长枝、收老和树体养分积累

每年花椒采摘后,如进行修枝重施高氮复合肥,本身是无可非的,目的是促进树体快速长出枝条,因为只有让枝条快速长出来,并及时老化,来年才有可能高产。为让枝条在有限的生长时间内既要完成生理性生长(营养生长),又要迅速转向生殖性生长(俗称老化)。


为达到生理性生长和生殖性生长的平衡,大家不得不多次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烯效唑、多效唑等强制性促进枝条老化,否则来年就不会有好的产量,如果施肥不合理,无法控制旺长来年根本不会结果。经本人从事技术指导了解的大量情况来看,在大家心目中形成了一定的误区,过分夸大了收老的重要性,事实上的确枝条不老化到一定程度,来年挂果差甚至不会挂果。


「青花椒」秋施基肥到底有多重要?如何施效果才好?


光是枝条老化了,就会结果吗?花椒树体内没有足够的养分积累,花芽分化的质量不好,根本不可能结好果。因此本人认为在青花椒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在重视收老的同时,同等程度的重视水肥管理,只有在秋季花椒树体内积累了充足的有机养分,开花、结果、展叶等才有了物质保障。



2、大量存在的施肥误区

说到施肥,大家通常做法是冬季施所谓的“越冬肥”,这样做真的好吗?本人的看法是不好,冬季温度偏低,青花椒树因是常绿果树,不会完全休眠,也是处于半休眠状态,此时根系活跃程度不够,日照和雨水都不会很充足,光合作用效率处于一年中最低的时候。


大家种懒庄稼习惯了,抓起就撒,在冬季降水量往往不足以将复合肥稀释到合理浓度范围,让树体能有效吸收利用,水是肥的腿,花椒树根本吃不了干饭。花椒树的吸收根在地在下20公分左右,根本不可能短时间内伸到地面吃两口干肥料,即便能吃也只会烧坏嘴巴。


「青花椒」秋施基肥到底有多重要?如何施效果才好?


这样如果遇到太阳大一点、温度高一点的天气,复合肥中的氮肥会分解成氨气和其他成分而挥发掉,大家就成了花钱买心理安慰。即便你施的是缓释肥,在冬季无法有效利用的情况下,往往加上春季施的肥在每年4月底5月初的时候,集中释放造成花椒树体大量“冒条”。


我所见到的是大家又浪费大量的人工来修剪,如果此时雨量充沛,过几天又会有大量枝条冒出,根本无法收拾,结果大家是花钱买了高价柴火,不仅浪费了肥料,而且学杂费了大量人工,单位产量还无法提升,得不偿失。


不仅如此,抓起就撒这种施肥方式,长期使用至少还会带来以下坏处:

①长期撒施肥料,因花椒树根系的天生“向肥向水向气性”哪里有肥、哪里有水、哪里有气,根系就会往哪里钻,这种施肥方式势必造成根系上浮,从而大大降低了花椒树体的抗干旱能力和抗寒能力。


②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据实验测定,撒施肥料,树体对肥料的有效吸收利用率往往在10%左右,在夏季因雨水多,如雨量适当有效吸收利用率会超过10%,如果连续遇几个大太阳或突遇暴雨,在雨量过大的时候,大量肥料会被冲走,肥料的有效吸收利用率往往不到10%,结果地边杂树杂草往往比庄稼好得多。


三、“越冬肥”应该如何施用好?

实践证明,将“施越冬肥”改为“秋施基肥”,肥料的有效吸收利用率将大幅提升,进入9月份,当温度降到22℃左右是秋施基肥的最佳时期。9月树体处于根系生长高峰期,对花椒树而言,如果开沟施肥,一方面进行了根系修剪刺激了根系生长也帮助了树体停长,实现树体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开始进行花芽分化。


更重要的是能大大提高肥料的有效吸收利用率,氮、磷、钾等矿质元素是要根系吸收后经叶片同化才能形成有机养分储存起来。有机肥也是要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有可能被树体吸收转化储存起来,供来年展叶、开花、结果用。


秋施基肥应该以有机肥为主营养要全面,过去几十年我们大量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很多土壤中有矿质元素比例是失调的。本人的经验,对花椒树而言使用高磷低氮钾肥料或者平衡肥,配上生物有机肥和部分商品有机肥,根据树体大小不同决定施用量,采用开沟施肥的方法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青花椒」秋施基肥到底有多重要?如何施效果才好?


有的朋友马上就开始反对了,这可行吗?现在农村的劳动力紧缺,的确面积太大,客观存在劳动用工上矛盾。实践证明,用浪费掉的肥料成本基本上可以覆盖掉劳动用工成本的,如果大家拿出采摘花椒的办法来是能办到的,而且从投入产出比来讲,会比撒施肥料高得多。

有的朋友马上又会说,开沟施肥要断根,会影响树体的生长,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9月份处于根系生长的高峰期,事实上只要不断大根,根本不可能树体造成不良影响。


可以这样讲,9月份基肥施好了,施足了,施到位了,来年花椒开花结果就有了物质基础,产量质量就有了保障。所谓的生理落果将大幅减少,花椒内在品质也将大幅提升,土壤也得到了改良,通透性好了,肥料的有效吸收利用率也将提升4倍左右,开沟施肥引导根系向下发展,抗干旱能力和抗寒能力都会显著提升,可谓“一举多得”,综上所述开沟施肥是完全值得的,利远远大于弊。对实在无法办到开沟施肥的建议使用冲施的办法,效果也会比直接撒施,靠天吃饭强得多。



四、秋施基肥应注意什么?

花椒树秋施基肥注意:

第一,秋施基肥宜远不宜近,"能让根撵肥,莫让肥撵根",秋施基肥的位置应在花椒树冠外围垂直投影下向外,因为花椒树的吸收根大部分都在树冠外。


第二,秋施金,冬施银,第二年开春是破铜烂铁,九月气温转凉,白露之后,地温变暖,最适宜花椒树对养分储藏。


第三,秋施基肥应以全营养为主,均衡施肥,根据树势或树龄,合理选用腐熟农家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复合菌肥,控失肥,缓释肥等。


「青花椒」秋施基肥到底有多重要?如何施效果才好?


五、花椒秋施基肥的几点建议

(一)施用花椒全营养平衡肥

花椒需要的平衡肥是有机质+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生物有机肥(菌肥),菌肥的全名应该叫"生物有机肥",顾名思义是微生物+有机肥,里面的微生物最少在4个以上,俗话说"好拳不敌四手,一狮不敌六狗",市面上的"菌剂"很多,建议选择凯盛生物有机菌肥“活性高、溶解快、效果好”!


(二)中微量元素必须加入

平衡营养=有机+无机+微生物。这个公式中大家忽视了一个关键的东西,那就是:无机化肥=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中微量元素是11个,虽然用量不大,但不可轻视,更不可没有,以"木桶原理"来施肥,所以平衡肥就是"三肥一菌",即生物有机肥(水龙珠)+大量元素肥(10-15-15)+中微量元素肥 (凯盛中元卫土),希望大家在基肥中混施。


(三)花椒秋施施肥量

一株花椒树施多少基肥才算合理,要根据花椒树的结果多少、树龄树势、需肥特点、外界条件以及椒园其他管理条件,加以分析,力求做到施肥合理,幼龄期需肥量少,进入初结果期后,随着结果量的增加,施肥量也需增加,进入盛果期后,产量大增,按老龄树每株水龙珠3~5两,氮磷钾复合肥3~5两,挂果幼树可减半或适量。


(四)推荐最佳秋施基肥配方

水龙珠菌肥0.4斤 + 控失复合肥0.4斤 + 中微量肥0.1斤。


作者:石建中

仁寿方青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作品:《花椒栽培理论与实践》《花椒高产调控技术》

“唯有掌握先进的栽培技术,在追求高品质前提下实现高产量,花椒种植才能赢得未来,才能卖得多、卖得贵、卖得久。唯有把单位面积成本降低到极限,把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极限,把花椒品质提高到极限,专业化种植,方能实现花椒产业效益最大化。”

「青花椒」秋施基肥到底有多重要?如何施效果才好?

由石建中老师主编的《花椒高产调控技术》系统的介绍花椒花芽分化、开花结果、生长发育、品质形成、促控技术、科学修剪技术。提升花椒加工价值,延长了可采摘时间,避免大小年,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标签: 花卉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