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19-05-16|点击次数:
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中国库百科养殖网

  种公猪饲养管理

  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配种受胎率猪。

  一、种公猪的饲养

  种公猪的日粮标准要稳定,每日供应量2.75公斤,冬季每日供应量3.0公斤,每头每日加喂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 公斤。采用潮拌料,调制均匀,日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 食槽内剩水剩 料要及时清理更换。

  二、种公猪的使用

  母猪生产出仔猪的品种比例由销售人员会同技术人员讨论制定,依据生产仔猪的品种比例制定出配种计划原则;配种亲缘计划由育种人员制定,配种员根据计划选择公猪进行配种。

  后备公猪年龄7.5月以上,体重110公斤时才可参加配种;配种前要有半月的试情训练,检查两次精液,精液活力在0.8以上, 密度中以上,才能投入使用,每四天配种1头次。成年公猪每三天配种1头次。

  每天早晚分别试情1次,上班后1小时进行,试情单位的顺序不变;母猪接受爬跨进行第一次配种。间隔18─24小时再配第二次。配种方式采用重复配种方式;能够区分后代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双重配方式。

  认真填写好母猪试情、配种、确妊记录表和公猪考勤表,为母猪确妊提供数据,每天要对母猪配种记录做整理,填好母猪配种记录。

  妊娠检查,对配种后16─23天的母猪要进行试情观察,以初步确定其妊娠;对超过配种后30天以上的要进行孕期检查,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妊娠。

  三、种公猪的运动

  两天不参加配种的公猪,要场内运动800─1000米, 可以通过试情来完成。运动和配种均要在食后半小时进行。

  四、精液检查

  每月对公猪检查两次精液,认真填写检查记录。精液活力过0.8以上才能使用。对不经常使用的公猪再次使用前也要进行精液检查。

  五、人工授精方法

  加强人工授精工作,总结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

  六、管理要求

  对公猪态度要和蔼,严禁恫吓;在配种射精过程中,不得给予任何刺激。

  每天清扫圈舍两次,猪体刷拭一次,保持圈舍和猪体的清洁卫生;冬季铺垫褥草,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

  目标:全群母猪情期受胎率要求85%以上,每头母猪年产仔两窝,每窝平均总产仔10头以上,认真做好各种记录。

  每季度统计一次每头公猪的使用情况:交配母猪数、生产性能(与配母猪产仔情况),并提出公猪的淘汰申请报告。

  对三次发情仍未受孕的母猪,要及时提出淘汰请求,上交生产负责人处理。

猪的饲养管理措施 中国库百科养殖网

  种公猪饲养管理

  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配种受胎率猪。

  一、种公猪的饲养

  种公猪的日粮标准要稳定,每日供应量2.75公斤,冬季每日供应量3.0公斤,每头每日加喂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 公斤。采用潮拌料,调制均匀,日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 食槽内剩水剩 料要及时清理更换。

  二、种公猪的使用

  母猪生产出仔猪的品种比例由销售人员会同技术人员讨论制定,依据生产仔猪的品种比例制定出配种计划原则;配种亲缘计划由育种人员制定,配种员根据计划选择公猪进行配种。

  后备公猪年龄7.5月以上,体重110公斤时才可参加配种;配种前要有半月的试情训练,检查两次精液,精液活力在0.8以上, 密度中以上,才能投入使用,每四天配种1头次。成年公猪每三天配种1头次。

  每天早晚分别试情1次,上班后1小时进行,试情单位的顺序不变;母猪接受爬跨进行第一次配种。间隔18─24小时再配第二次。配种方式采用重复配种方式;能够区分后代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双重配方式。

  认真填写好母猪试情、配种、确妊记录表和公猪考勤表,为母猪确妊提供数据,每天要对母猪配种记录做整理,填好母猪配种记录。

  妊娠检查,对配种后16─23天的母猪要进行试情观察,以初步确定其妊娠;对超过配种后30天以上的要进行孕期检查,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妊娠。

  三、种公猪的运动

  两天不参加配种的公猪,要场内运动800─1000米, 可以通过试情来完成。运动和配种均要在食后半小时进行。

  四、精液检查

  每月对公猪检查两次精液,认真填写检查记录。精液活力过0.8以上才能使用。对不经常使用的公猪再次使用前也要进行精液检查。

  五、人工授精方法

  加强人工授精工作,总结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

  六、管理要求

  对公猪态度要和蔼,严禁恫吓;在配种射精过程中,不得给予任何刺激。

  每天清扫圈舍两次,猪体刷拭一次,保持圈舍和猪体的清洁卫生;冬季铺垫褥草,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

  目标:全群母猪情期受胎率要求85%以上,每头母猪年产仔两窝,每窝平均总产仔10头以上,认真做好各种记录。

  每季度统计一次每头公猪的使用情况:交配母猪数、生产性能(与配母猪产仔情况),并提出公猪的淘汰申请报告。

  对三次发情仍未受孕的母猪,要及时提出淘汰请求,上交生产负责人处理。

副标题

种母猪饲养管理

  一、配种准备期

  (目的:改善母猪体况,使母猪正常发情,排出质量保证的精子,做到适时配种,提高情期受胎率和受孕胚胎数。)

  ⑴二胎母猪断奶时要注射PMSG800─1000单位, 断奶母猪要按原单位返回配种或妊娠单位。

  ⑵每头母猪供应混合料2.5公斤,冬季供应3.0公斤,采用潮拌料,日喂三次,保证充足的饮水。夏秋季每天给青饲料2─3公斤。

  ⑶根据母猪体况(肥瘦)分圈,每圈饲养4─6头母猪,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要特别标记,并在饲养时特别照顾,做好补饲催情,可供应饲料3.0公斤;过肥母猪可以减少至2.25公斤给量。

  二、配种

  ⑷配妊单位饲养员在母猪配种完成后,要做好配种时间记录,为配合配种员观察发情做准备(将记录填写在母猪妊娠诊断记录表上)。

  三、妊娠前期(配妊─怀孕80天)

  (目标:防止母猪流产,保证供给母猪充足营养,促进胎儿整齐发育)。

  ⑸继续执行⑵⑶款的规定,瘦弱母猪特别照顾。禁止使用发霉、冰冻饲料。

  ⑹在配种后16─23天,要认真观察母猪,防止母猪发生争斗或外界不良刺激,初步确定其是否返情,如发现返情要及时通知配种人员。

  ⑺在配种后70天将确定怀孕的母猪挂出预产牌。

  四、妊娠后期(妊娠80天─107天)

  (目标:避免弱仔产生,使产出仔猪整齐一致)。

  ⑻每头母猪饲料供应量增加至2.75公斤,冬季给量3.25公斤,饲喂方法依旧。

  ⑼饲养员必须知道母猪预产期,如有错误,要及时核对;并按要求给够饲料,对体况依然较差的母猪给予特殊照顾。

  ⑽产前1周调入产房,携带产牌,不得赶得过急,不得惊吓;并对产栏和猪体进行消毒。

  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使每一头仔猪都吃上初乳,想方设法提高仔猪成活。)

  一、哺乳仔猪

  ⑴出生仔猪3_5天内要人工辅助固定奶头,每隔1.5小时放奶一次,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2_3对奶头。

  ⑵仔猪在寄入寄出时,要考虑三个原则。 “下寄”原则,即出生早的往出生晚的窝中寄出; “一致”原则,寄出的猪要与带养猪中仔猪个体重大小基本一致; “适当”原则,带养母猪所带仔猪头数要适当。

  ⑶仔猪生后3天补水,4天要补料诱食。仔猪料要采取勤添少给的办法,严格管理,避免浪费。

  ⑷不留种小公猪18日龄去势。

  ⑸要保证补饲槽的清洁卫生。

  ⑹出生后28_35天时断奶, 主要依据仔猪的个体重和认食情况、母猪体况进行。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室饲养。

  二、断奶仔猪

  ⑺断奶仔猪要防止应激产生的拉稀,采取有效措施。饲料采用跨阶段料或逐渐过渡,冬季要尽可能保证仔猪培育室气温与产房一致,并减小昼夜温差。

  ⑻在饲喂上采取前10天先控制,而后自由采食的办法;乳猪料每头6公斤,仔猪料不定量。

  ⑼发生拉稀要积极地对症治疗。

  ⑽仔猪70日龄转群后,要对圈舍进行清刷消毒,然后备用。

  三、其他要求

  ⑾仔猪死亡要做好记录(填写仔猪死亡记录表)。

  ⑿注意观察舍内温度变化,并做记录。

  ⒀做好仔猪出生15天后的气喘病的免疫和断奶后转群前的五号病免疫。

副标题

生长猪的饲养管理

  一、生长猪25─60公斤阶段

  目的意义:减小猪只因饲料和环境条件改变产生应激的程度,实现猪饲养管理的平稳过渡,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达到最佳程度。

  ⑴由仔猪培育室转群来的生长猪按猪只的大小、强弱、种用和非种用、花色分舍分栏饲养。每栏饲养9─11头(大港式)、10─12 头(新舍)。要挂牌标出转入时间;对种猪还要注明品种。

  ⑵转群后一周内做好调教,使猪只采食、排泄、休息实现三定位。

  ⑶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法,保持料槽中有足够饲料;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检查采食槽中饲料的情况,如饲料不漏或漏出过多都要及时处理,饲料如有浪费,或被猪拱出,或加料撒出要及时回收,杜绝人为浪费。

  ⑷每天要认真观察猪群采食、排粪和猪只的精神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兽医或技术人员报告,并及时处理。

  二、生长猪60─90公斤阶段

  目的意义:采用合理的饲养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耗料,达到最大的增重。

  ⑸饲料使用方法依⑶款进行,待用饲料要堆放整齐,以免售猪时被踩压、蹄带,使饲料污染,造成浪费。

  ⑹出售种猪时,要严格选售合格种猪;出售肉猪时,要本着全进全出的原则,80公斤体重往上的猪均可同圈出售。

  ⑺猪只出售后,要对圈舍进行及时调整,根据两圈头数基本相等、大小基本一致的原则进行。

  ⑻调群、出栏后的空圈要尽快冲刷干净,并清洗消毒备用。

  三、其他要求:

  ⑼认真填写异动表,协作技术员做好统计和技术工作。

  ⑽要认真观察猪群,发现病猪要及时与兽医联系治疗。

副标题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目 标: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母猪效率。

  选择依据:良好的健康状况

  优良的品种性能

  健壮的四肢

  足够有效的乳头数

  高产母猪的后代

  购买:在配种前45──60天购买,要有至少15天的隔离适应期。

  饲养:群体饲养,占圈面积每头至少0.66M2/头。

  肥瘦母猪须分圈饲养。

  每头母猪限饲2—3公斤妊娠母猪料。

  配种前10—14天,给每头母猪增加饲喂量至3—3.5公斤,配种后恢复。

  配种:初情期:150—200日龄。

  诱情:可用调圈、合圈和成年公猪刺激的方法。

  初配时间:初情后第三发情周期;体重105公斤以上; 225 日龄以上时配种。

  更新数量:年更新头数=基础母猪数×年更新率。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