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奶牛泰勒氏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讨论【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奶牛泰勒氏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讨论

奶牛泰勒氏焦虫病属于一种寄生虫病,具有发病急、热性、传染性。泰勒氏焦虫病的传播途径是硬蜱吸血,对奶牛业具有比较严重的危害。每年的6~8月份是该病的多发期,通常在7月份达到发病的高峰期,冬季一般不见奶牛发病。临床生产中主要是成年牛和舍饲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岁奶牛感染泰勒氏焦虫病的情况比较多,但是一般不会发生死亡。该病在流行过程中通常呈散发状态。

1 临床症状

奶牛泰勒氏焦虫病一般有10~15天的病程,病程最长的不超过20天。奶牛感染的初期可见体表淋巴结肿大并且有疼痛表现,患牛体温偏高,呈稽留热,精神萎顿;奶牛感染泰勒氏焦虫病的中期,临床中可见体表淋巴结肿大明显,通常为正常的2~5倍。患牛反刍停止,先表现出便秘,而后表现出腹泻,排出的粪便中可见有血丝。感染症状比较轻微的奶牛,在患病几天后体温逐渐降低,但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严重感染泰勒氏焦虫病的奶牛会表现出卧地不起,最后会因为衰竭而发生死亡。

2.诊断

奶牛感染泰勒氏焦虫病的季节正是蜱活动频繁的时间段;临床生产中可见病羊贫血、消瘦、高热稽留、结膜黄染;通过病理剖检病死奶牛可见其胆囊肿大,胆汁浸润,淋巴结肿大,切面有黑灰色液体;镜检血液涂片明显可见泰勒氏焦虫;临床上通常采用贝尼尔对患病奶牛进行治疗可见比较好的效果,如果具有以上特点,即可对该病进行确诊。

3治疗措施

对于临床中的非典型病奶牛,可以给其采用常规剂量的抗焦虫素进行皮下注射,第一次注射0.OOlg/kg、第二次0.0009g/kg、第三次0.0008g/kg;还可以给患病奶牛皮下注射阿托品,成牛2. 5ml,,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强尔心注射液,成牛每次lOmL。通过以上的药物治疗l~3次后患病奶牛痊愈,没有出现恶病质和死亡的情况。

对于临床中的典型病奶牛,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症疗法,一般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灭虫可以通过皮下注射抗焦虫素,按非典型病例的使用剂量,连续注射3天,然后停药观察患牛2天,如果患病奶牛的体温持续高温,可给其继续用药1~2天,同时配合阿托品对其进行皮下注射,一般成牛注射用量为2. 5mL。补氧疗法,主要是通过鼻子直接吸氧法或者是静脉注射过氧化氢,这样对于乏氧的病例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输血疗法,如果感染泰勒氏焦虫病的奶牛贫血严重,可以采用健康奶牛的血1~2L,静脉输血。对症疗法,对于感染泰勒氏焦虫病严重的奶牛,在采取灭虫抗炎治疗的同时,应该根据患牛临床的实际病情选择使用具有相应效果的治疗药物,能够明显提高患病奶牛的抗病能力,同时能够促进患病奶牛尽快康复。

4 讨论

泰勒氏焦虫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奶牛感染的初期容易与呼吸道疾病混淆,从而贻误治疗该病的最佳时间,所以在治疗泰勒氏焦虫病的原则就是争取早发现,然后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治疗措施,给患牛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治愈率的前提保障。治疗奶牛泰勒氏焦虫病不仅复杂而且比较困难,治愈率受到治疗时采取的灭虫药物的影响,此外辅助疗法的影响也同样很大。所以,在对该病进行治疗的时候单独进行灭虫措施并不能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对症采用消炎疗法,以获得显著效果,增加治愈率。

临床中采用抗焦虫药物进行灭虫治疗的时候,实践中要求逐次减少用药量的原因是要尽量降低患病奶牛产生的药物反应,具体情况还需要相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奶牛泰勒氏焦虫病的流行地区,应该在每年的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对奶牛进行焦虫疫苗免疫,还要给奶牛进行预防注射,采用咪唑苯脲或贝尼尔(血虫净),贝尼尔3mg/kg.w配成7%的溶液,进行深部的肌肉注射,20天给牛群注射1次,可收到非常好的预防效果。

工作中要加强奶牛的检疫措施,避免从外场引入奶牛将蜱带入,同时要预防本地奶牛将蜱带到其他地区,所以奶牛场在引种的时候不要从疫病的流行区域引入奶牛,平时的生产中要做好奶牛运输前后的相关检疫操作。对于奶牛场新引进的奶牛必须先进行隔离观察,不可直接与原场的牛只进行混合饲养。严格将奶牛的检疫工作落实到位。泰勒氏焦虫病流行的基本要素是焦虫、硬蜱和易感动物,缺一不可,所以预防该病的关键就是消灭蜱虫。一般牛场应该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采用灭虫的药物在牛耳壳和耳根等有蜱寄生的部位进行涂擦,通常是间隔5~7天就要涂擦1次,即可将血蜱杀死,从而彻底的将传播途径切断,能有效的预防该病。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