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类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禽类养殖

长尾鸡养殖场(《今日聚焦》——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9|点击次数:

来源:甘肃广电-丝路明珠网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国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一次历史性转移。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和政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使得当地群众的口袋鼓了、身板直了、文化娱乐活动也比以前增多了,乡村振兴的基础打得更扎实了。

《今日聚焦》——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这首流传于和政县张湾村的花儿,将太子山脚下张湾村的秀丽风景给唱活了。张湾村年平均气温5.1℃,无霜期11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60毫米,被称为临夏州乃至甘肃省中部地区的绿色屏障。这个美丽的村庄,几年前却是甘肃省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12个社335户177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30户696人。怎么脱贫?这成了当地党委政府思考的首要问题。

《今日聚焦》——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养殖户分散、形式单一、收入低,这些问题亟需解决。于是当地镇党委政府负责人逐村逐户排摸情况,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发展脱贫产业。

世世代代生活在张湾村的妥阿不都6年前还在外出打工,挣的钱远远不够家里六口人的开销,长期处于深度贫困之中。

《今日聚焦》——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2015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支持下,张湾村依靠当地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村里办起了丰源养殖合作社,大力发展养殖业,带动贫困户一起参与养殖,脱贫致富。经过6年的发展,妥阿不都不仅自己家养了七十多只羊,还和妻子一起去丰源养殖合作社里面打工,这让他俩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

今年年初,张湾村最后一批脱贫户43户,全部加入了合作社,通过抱团取暖、合作养殖。合作社羊棚如今已经从原来的1个发展到了3个,养殖数量达到了500多只。加上分散承包出去的800多只,合作社养的羊总数达到了1300多只。

《今日聚焦》——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养殖数量多了,饲草就成了问题,本村满足不了就要从外面购买。临近张湾村的中庄村村民李继祖正和邻居在玉米地里忙活,这些玉米成熟后,玉米和秸秆都会出售出去,成为养殖户过冬储备不可多得的有机饲草。

合作社的成立不仅让张湾村的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还带动了邻近村庄的发展。如今,在镇村干部及帮扶工作队的带领下,张湾村的村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大山深处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今日聚焦》——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乡村振兴的成果不仅体现在踏踏实实的产业上,还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文化里。就在马家堡镇张湾村养殖产业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的时候,临近马家堡镇的罗家集镇罗家集村,老年人合唱团一有空闲就会相约来到村民文化广场唱秦腔。台上的演员表演得唯妙唯肖,台下的村民看得聚精会神。距离戏台100多米的地方,是村上的“宝贝疙瘩”——长尾鸡。

《今日聚焦》——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长尾鸡适宜在高海拔、低气温、粗放型散养条件下散养,公鸡有长长的尾巴,极具观赏价值,售价也高于其它土鸡。夏秋草盛季节,长尾鸡几乎终日活动在莜麦垄和草丛中。之前以种植业为主的罗家集村怎么养起了长尾鸡呢?

由于缺乏养殖经验,没能及时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2011年田占伦养的30头牛死了一半,卖掉了一半,短短一个月内牛圈就关了门。从哪跌倒就要从哪爬起来。2012年,苦苦探索致富门路的田占伦偶然间接触到了在当地极为罕见的长尾鸡,于是他又萌发了养鸡的念头。

《今日聚焦》——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一对长尾鸡就孵化了13只小鸡,较快的繁殖速度和较高的存活率让田占伦又一次看到了搞养殖的希望。

在罗家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田占伦立足本乡镇土鸡养殖优势和“益凤源"土鸡品牌优势,成立甘肃思源现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农户"融合发展的模式,利用罗家集村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土地资源,以“益凤源"生态土鸡散养基地为载体,以基地集中管理、农户分散孵化养殖为主要模式,将长尾鸡养殖发展成了村里的主导产业。

《今日聚焦》——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经过9年发展,罗家集村的长尾鸡养殖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全村共有种鸡270只,40户农户分散养殖土鸡480只,合计养殖种鸡750只,预计今年前半年孵化出壳450只,预计全年保底收入50万元,直接带动 40 余户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村民的腰包鼓了,身板也挺得更直了,文化活动也就多了。如今罗家集人的小日子就像这台秦腔一样红红火火、欣欣向荣。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地区不同,产业发展方式也就不同,和政县马家堡镇和罗家集镇通过湖羊和长尾鸡的养殖,顺应了本地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了乡村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鼓起了更多村民的钱袋子,并摸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

编辑:杨 丹

责编:黄昕鹏

主编:史 昆

本文来自【甘肃广电-丝路明珠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标签: 禽类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