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大量养殖刺鳅好养殖吗(高回报养殖项目,新手创业经验分享,大刺鳅的繁育和养殖介绍)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2|点击次数:

大刺鳅( Mastacembelue armatus)在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俗称辣锥、猪姆锯、石锥等。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酷渔滥捕和江河环境污染,野生资源枯竭。大刺鳅被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0年以来,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大刺鳅池塘驯化养殖技术”的基础研究项目,取得了可喜进展。现介绍其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

1、人工繁殖

(1)鱼的选择:在每年4~8月份的生殖季节,选择成熟的亲鱼进行催产。其中,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生殖孔大而凸出;雄鱼则身体较雌鱼略长,生殖孔微呈粉色,人工挤压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雌、雄鱼按111的配比进行催产。

高回报养殖项目,新手创业经验分享,大刺鳅的繁育和养殖介绍

(2)催产催产药物采用或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促黄体激素释激素类似物(LHRH)。药物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溶解,注射剂量按鱼体重0.5mL/kg计算,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注射使用两针法,第一针注射剂量为总量的1/5,第二针注射剩余部分的剂量,间距24h。雄鱼用药剂量减半。水温20~25℃时,效应时间为36-48h

(3)产卵池和鱼巢的准备:药物催产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交配产卵池一般使用面积在50~100m2左右的水泥池,水深1.2~1.5m,池水使用80目的网片过滤。催产前,在水泥池中设置以质地柔软、新鲜无毒的水葫芦、水花生等做成的人工鱼巢,以供亲鱼发情产卵,鱼巢放置数量为1~2个/m2。亲鱼发情产卵时,产卵池周围一定要保持安静。人工催产后,大刺鳅亲鱼会自动发情配对,在鱼巢中进行产卵,严卵后卵粒遇水即具有黏性,可黏附在鱼巢上面。亲鱼产后取出鱼巢进行孵化。如果进行人工授精,则采用干法受精。

(4)受精卵的孵化:亲鱼产卵后,要及时将受精卵收集而放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池以面积为4~6m2的水泥池为宜,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0万~1.5万粒/m2。孵化过程中,注意防止水霉;孵化期间,尽量保持水温18~31℃,最宜水温20~28℃,变幅范围应控制在2℃左右,并且每天更换新水3次,保证水质清新,溶解氧丰富(溶解氧含量不低于4mg/L)

高回报养殖项目,新手创业经验分享,大刺鳅的繁育和养殖介绍

2.苗种培育

(1)鱼苗培育:采用水泥池培育,也可直接用孵化池培育,放养密度3000~5000尾/m2,刚孵化的鱼苗,全长3~4mm,腹部有一膨大的卵黄囊,体质较弱,活动能力差,侧卧池底,在3~4天内以自身卵黄囊为营养来源,不必投喂。5天以后,鱼苗的卵黄囊完全消失,开始主动摄食。鱼苗初期,主要投喂丰年虫幼体或小型枝角类,每天投喂4次;鱼苗经过8~10天的培育,体长可达1.5~2.0cm,体色转黄,此时可投喂切碎并经消毒的水蚯蚓;经过30天的驯养,鱼苗体长达2.5~3.0cm,开始成群见食,体色变黑。有期间,每天适当换水充气,且用胶管虹吸池底的排泄物,保证水质清新。随着个体增大,对饵料生物、溶解氧等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此时应及时分池转入鱼种培育阶段。

(2)鱼种培育:根据实际情况,鱼种培育可使用土池或水泥池。其中,使用水泥池培育时,培育池面积一般在20~40m2为宜,池深60~80cm,且排灌水方便。鱼苗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等消毒清洗培育池,然后贮水即可投放鱼苗。投放的鱼苗必须同一批次、规格一致,一般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m2因为在水泥池中培育,池水中天然饵料生物严重不足,所以必须投喂人工饲料,小规格鱼种时投喂切碎消毒的水蚯蚓,个体增大后可直接投喂水蚯蚓。当规格达全长8cm以上时,则开始驯化摄食鱼糜,经过5~7天的驯化可完全摄食鱼糜(冰鲜鱼浆)。如果由于冰鲜鱼来源困难,还可驯化摄食鳗鱼饲料。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少量多餐,并提供充足的饲料供其摄食,同时注意定时、定位、定量投喂。日常管理中,由于投喂大量的鱼糜会败坏水质,所以要经常巡塘,观察水质,如发现水质变坏则要及时换水,一般采用先排后灌,换水量为池水的1/2左右。另外,可在池中放入占水面1/2左右的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可以净化水质,同时可供大刺鳅鱼种隐蔽。

(3)适时分级分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大刺鳅鱼种在规格上会出现一定的差异,当差异较大时,要特别注意及时过筛、分级、分养。

3.成鱼养殖

成鱼养殖一般采用精养方式

(1)池塘要求:一般以土油为好,池塘面积一般为607~1334m2,池水水深1.5m以上,塘基高出水面50cm以上,池底淤泥少,池塘排灌方便且四周环境安静。池塘内种植1/5左右水面的水葫芦、可以调节水质和为大刺鳅隐蔽遮阳。鱼种下池前,以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然后贮水,待药物毒性完全消失后才可以放入鱼种。

(2)鱼种放养:一般在每年5~6月份投放全长5cm以上的鱼种,要求投放的鱼种同一规格,一次投放足量,鱼种体质健壮。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667m2。经过8~10个月的养殖,成鱼平均个体达200g以上,即可收获上市,每667m2产量一般达250~300kg

高回报养殖项目,新手创业经验分享,大刺鳅的繁育和养殖介绍

(3)饲料:大刺鳅为杂食性鱼类,目前人工养殖大刺鳅主要投喂冰鲜鱼,经过人工驯化后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但要注意的是:要求冰鲜鱼的质量应比较好,不要腐烂变臭,否则容易引发细菌性疾病。

(4)日常管理:因为养殖密度较高,所以要求经常加注新水,防止因大量投喂饲料而导致水质恶化;在雷雨天气,要及时巡塘,检查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大刺鳅跳逃和池水漫池;做好饲料的保鲜工作,确保饲料新鲜,不腐烂变质,同时投喂要做到“四定”;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每隔15~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水1次,以调节水质,如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