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室内温室立体养殖青蛙(人工养殖青蛙要注意哪些方面,场地、方法、管理、病虫害)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7|点击次数:

场地选建

1.场地选择:应选安静、进排水方便、便于管理之处,面积以200平方米起,采取生态立体养殖。

2.江苏泰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棚生态立体青蛙养殖技术,虎纹蛙,黑斑蛙无需冬眠,一年四季可繁殖。

人工养殖青蛙要注意哪些方面,场地、方法、管理、病虫害

人工养殖青蛙要注意哪些方面,场地、方法、管理、病虫害

人工养殖青蛙要注意哪些方面,场地、方法、管理、病虫害

3.产卵池、孵化池:面积200平方米为例,其中在池当中修建宽1.8m,深度0.35m孵化池。池内要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时要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亲蛙产卵和受精卵孵化。场地建设不同 孵化池也有所不同。

4.蝌蚪池、变态池:采斜坡式,高低落差0.25m-0.35m左右,这样,池子随着蝌蚪变态而逐渐降低水位,落出部分陆地供已变态的幼蛙栖息。

5.幼蛙、成蛙养殖池:如果养殖池保水不好则池壁要衬上一层塑料薄膜,池的一端略高于另一端,便于排水清洗。养幼蛙时较高的一端可不淹水而作饵料台使用,池深0.5m左右,但四周要有高1.2m的养殖围网,围网应向池内90度稍倾斜以防逃逸。

养殖方法

1.青蛙的培育:经过一个冬眠,到开春即3月上旬,温度上升到16℃以上时,青蛙就要开始觅食,此时要投喂固体饲料等,让青蛙近快恢复体能,以利下一阶段繁殖、孵化。 (湖北锦绣田园生态立体青蛙养殖技术,可直接繁殖孵化)

2.繁殖、孵化:繁殖、孵化技术是虎纹蛙,黑斑蛙养殖的关键技术,水温上升到16℃以上时要作好繁殖前的准备,也就是将建好的产卵池、孵化池进行消毒,而后注人清水,最后通过调节水位和光照来调节好水温。一切准备好后即可将青蛙从温棚移出,移出后先用5mg/L的高锰酸钾药浴5分钟,然后移人产卵池。产卵池水位保持在0.2m,水温在20℃以上。正常情况青蛙进入产卵池后2天一天就可以抱对产卵,若青蛙成熟较好、气温较高,常常是在青蛙进入产卵池后2小时-16小时就全部产卵。产卵池每天上午8点以后要注意观察,当卵团充分吸水膨胀就捞出移入孵化池。受精卵孵化时最适温度20-28℃,要有充足的氧气,在孵化时最好让受精卵浮在水中,如果沉入水底,要将受精卵移动,以免与池底粘连,导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而影响孵化率。

3.饲养技术:蝌蚪培育的关键技术是蝌蚪分级饲养。饲料优质多样化。投饲料随蝌蚪日龄的增长而增加,日饲料2次刚变态的幼蛙,视觉和嗅觉尚不完全适应陆栖生活,此时应投放1号料,最后完全过渡到饲料喂养。定点投饵,在池底向排水口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占池底面积1/4-1/5的陆地作为投饵处或设固定的饲料台,投饵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

日常管理

1.虎纹蛙,黑斑蛙白天穴居,因此应在池内设置隐蔽场所,如种植水生植物或在周边种植蔬菜、瓜果等。幼蛙期最怕惊动、强光,对周围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因此在幼蛙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边环境的安静。

2.及时清除残食、粪便,更换池水消毒,保持水质清新,减少疾病的发生。

3.投喂的饲料粒径大小以能一口吞食为宜;饲料表面光滑,吸水软化快,不含过多的盐、油脂和异味,饲料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在38%以上。

病害防治

1.红腿病

症状:发病个体精神不振、活动能力减弱,腹部膨胀,口和肛门有带血的黏液。发病初期后肢趾尖红肿,有出血点,很快蔓延到整个后肢。

防治:(1)将病蛙捞出集中在一个池内,用庆大霉素浸泡,用药量约50-150mg/L,每天1次,连续3天;(2)若蛙仍能摄食,可在饲料中加拌抗生素,同时添加护肝用多维等药物,连续投喂3天。

2.气泡病

症状:一般发生在蝌蚪期,腹部肿大,消化道内聚集大量气泡。

防治:控制池中水生生物量,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另外,可以向养殖池加入食盐15g/立方米。

3.胃肠炎

症状:病蛙食量明显下降或停止摄食,在池中瘫软无力,捕起时缩头弓背,解剖可见胃外表有树枝状充血,胃粘膜出血,肠道外表发红,胃肠空。

防治:在饲料中添加盐酸黄连素4g/kg饲料或氟呢酸2g/kg饲料。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