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棘腹蛙养殖(特大喜讯黑斑蛙林蛙等纳入水生动物管理,能养能卖能吃了)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终于等来了这个通知,这下黑斑蛙林蛙石蛙等品种的养殖户是踏实了。关于虎纹蛙,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在答记者问的时候,已经明确表态,将和林草局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时予以明确。


特大喜讯!黑斑蛙林蛙等纳入水生动物管理,能养能卖能吃了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内蒙古森工集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

  为切实解决部分蛙类交叉管理问题,进一步明确保护管理主体,落实执法监管责任,加强蛙类资源保护,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管理责任,完善名录调整

  根据专家研究论证意见,对于目前存在交叉管理、养殖历史较长、人工繁育规模较大的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国林蛙(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等相关蛙类(以下简称“相关蛙类”),由渔业主管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对其他蛙类,农业农村部和国家林草局将本着科学性优先和兼顾管理可操作性的总体原则,共同确定分类划分方案,适时调整相关名录。各地渔业主管部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推进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调整。

  二、加强协调配合,做好工作衔接

  各地渔业主管部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确保相关蛙类管理调整工作交接到位;要做好相关证件撤回注销和档案资料移交,主动告知从业者相关管理政策,优化办事流程;对于情况复杂、短时间内难以完全交接到位的,可协商通过设立一定过渡期等措施,确保有关调整工作平稳有序,避免出现管理真空。

  三、加大保护力度,打击违法活动

  各地渔业主管部门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大相关蛙类野生资源保护力度,利用活动仅限于增养殖群体。除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等特殊需要外,禁止捕捞相关蛙类野生资源;确需捕捞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报经相关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在指定的区域和时间内,按照限额捕捞。各地渔业主管部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把蛙类保护与当地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捕捞利用活动;积极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出售、购买、利用相关蛙类野生资源的行为。

  四、规范养殖管理,科学增殖放流

  各地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相关蛙类的养殖管理,强化苗种生产审批和监管。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确定的养殖区和限养区内从事养殖生产的,要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各地渔业主管部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相互配合,科学合理安排蛙类野外增殖放流,扩大种群规模,加强放流效果跟踪评估,保护种质资源。

  五、加强科学监测,强化保护宣传

  各地渔业主管部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本底调查,准确掌握蛙类野生资源状况,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和保护体系,全方位提升野生蛙类保护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对蛙类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域、重要栖息地等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严防破坏野外生境等违法行为发生;要建立信息发布和有奖举报机制,主动公开蛙类野生资源和栖息地状况,接受公众监督,积极开展蛙类保护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蛙类保护的良好氛围。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2020年5月28日


附: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答记者问


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农村部正式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以下简称《目录》),首次明确家畜家禽种类范围。记者就《目录》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贯彻落实等采访了农业农村部负责人。


问: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还有一些建议将黑斑蛙、棘胸蛙、林蛙、虎纹蛙等蛙类列入《目录》,请问下一步蛙类管理有什么考虑?

答:蛙类是两栖动物,不属于家畜家禽范畴,不能列入《目录》。在《目录》征求意见过程中,各地反映部分蛙类存在交叉管理问题,要求明确蛙类管理划分。为此,农业农村部与国家林草局多次组织专家研究论证,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蛙类保护管理的通知》,明确黑斑蛙、棘胸蛙、棘腹蛙、中国林蛙(东北林蛙)、黑龙江林蛙由农业农村(渔业)部门按照水生动物管理。下一步,两部门将根据上述划分适时调整相关名录,并指导各地主管部门推进地方相关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关于虎纹蛙,我们将和林草局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时予以明确。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部分蛙类管理划分进行明确,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蛙类资源保护。两部门通知中明确要求,除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等特殊需要外,禁止捕捞相关蛙类野生资源;从事人工增养殖生产活动要严格按照渔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


【编后语】


很多蛙类养殖户朋友等这一天等太久了,不少人都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幸好这个通知及时下达了。下一步,养殖户朋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好做详细的规划了。但水产养殖网认为,黑斑蛙等品种的解禁,这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首先,通知要求,以后蛙类养殖证的管理会加强。养殖户必须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然后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养殖证。说白了,之前如果是无证养殖的朋友,可能还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

其次,青蛙市场消费萎靡,短时内能不能恢复。今年疫情,导致不少水产品市场消费力都不行,哪怕青蛙解禁了,也会面对类似的问题,市场的恢复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中,养殖户要有耐心,先养好蛙然后再考虑这些。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不少养殖户的管理工作因为被耽误了,要尽快的找补回来。

第三,青蛙养殖离不开药品,但绝不能滥用药!在其他蛙类养殖上,抗生素的使用已经泛滥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微信上乱七八糟的兽药原粉销售也很常见,而且已经开始蔓延到青蛙这个品种上了,再次我们希望养殖户能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牢记“防大于治”用药观念,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养出健康蛙绿色蛙,让老百姓爱吃蛙、吃好蛙,这才是青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