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螃蟹盒子养殖技术(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文|不知

编辑|不知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青蟹属于甲壳纲、梭子蟹科(蝤蛑科)下的一种海产品。常见于中国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的半咸水水域,常被称为青蟹、黄甲蟹、蝤蛑、红膏蟳等。青蟹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因此被广泛用于沿海地区的人工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物种。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苗种的选择和质量鉴定-->

良好的苗种具备生命力强、疾病少、成活率高等特点。为了降低养殖风险和减少损失,选择适宜的青蟹苗种非常重要。

首先应选择体质强壮的青蟹苗,这些蟹苗的甲壳呈青绿色、十足齐全、活动力强、身体各部位完整无损伤,比如,眼睛、步足、双螯等都应该完好。

其次应选择无病害的蟹苗,一般可以通过观察蟹苗外面的肌肉色泽来判断。通常健康的蟹苗的步足基部肌肉呈蔚蓝色,肌肉无下陷且具有弹性。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相反,肌肉呈黄红色或具有白色斑点,肌体关节间肌肉下陷,无弹性,体弱的蟹苗不宜作为养殖对象。

在进行挑选时也应剔除携带蟹卵的蟹苗,它们往往会把蟹卵黏附在养殖池内,对养殖池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运输青蟹苗的措施也非常重要,一般使用硬箩筐或木箱,底部铺一层湿草,运输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最好不要超过7天。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池塘混养-->

混养形式及培育条件

其中鱼虾蟹混养模式是应用最为广泛和优选的方式。混养池塘水深以1.2-1.5米为佳,同时需要设置进、排水阀门、拦网防逃设施,并在池塘四周的田埂内侧设置塑料布等防逃装置,高度不低于50厘米,稍倾斜于池塘。

苗种放养密度

在放养苗种方面,一般先放虾苗,待虾苗适应池塘约10天后再放蟹苗,最后放养鱼苗。放养密度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和规格来确定,一般每667平方米的混养池塘放虾苗3000-5000尾,蟹苗800-1200只,或者1cm以下1000-1200只。放养鲻鱼、罗非鱼100-150尾。放养鱼苗时需考虑较大规格的鱼种,通常需要鱼苗达到5-8厘米长。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养殖模式分析

虽然混养模式效益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利弊之处。其优点包括充分利用空间和天然饵料,温盐适应性相近,产量高且利润大。不足之处则包括投喂不方便、程序繁琐、时间耗费较长等。无论选择何种养殖模式,都需要注意苗种的选择和放养密度的确定,以避免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池塘单养-->

培育条件选择

在青蟹单养的养殖方式中,选择虾塘作为养殖场地较为常见。针对虾塘的特点,无需进行大规模改造,只需要在池塘四周田埂内侧设置防逃装置即可。常用的防逃材料有塑料片、水泥板、网片、油毛毡和白铁板等几种。青蟹池塘池底最好选择泥沙材料,可以澄清水质,同时也有利于青蟹适应生活习性。池形最好选用长方形,水深在1.0~1.5米之间。根据不同季节青蟹的生长情况,可以适当进行换水或加水,每隔3~4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20~30厘米左右为宜。养殖海水的pH值最好控制在7.8~8.6之间,盐度对青蟹的生长尤其重要,常年盐度在10~18之间对青蟹蜕皮非常有利,盐度调控不当会导致“白芒”、“红芒”肠胃炎等病症。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消毒处理

在放养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和清淤。清淤需要排干池塘水并曝晒1~2天。通常,放苗前半个月进行池塘消毒,消毒药物试剂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处理后,应等待药效消失再逐渐增加水位到1.2米以上。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的确定需要结合个人的养殖技术水平和池塘条件。一般青蟹进行两茬养殖,夏苗在每年5~6月进行放养,放养密度为小型规格青蟹苗每667平方米放养2000~2500只左右。秋苗在9~10月进行放养,可以适当增加数量,一般为2500~3000只/667平方米。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日常管理-->

青蟹的饲料主要以肉食性鲜活饵料为主,例如福寿螺、兰蛤、小杂鱼和虾等,需要切碎后投喂或者与人工配合饲料。对于投喂方式,应采取定时定点的策略,每天分早晚两次,投喂量约为螃蟹重量的6%-10%。在投喂方面,需要考虑到青蟹的活动习性、水质和水温等因素。青蟹在15摄氏度以上时食欲最旺盛,而25摄氏度是最适合青蟹摄食的温度。此外青蟹会在晚上12点到凌晨1点阶段逃跑,因此在11点左右进行投喂可以减少青蟹之间的斗争和逃离。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另外青蟹的养殖还需要科学调节水温、盐度、透明度、pH值和溶解氧等水质指标,养殖水质理化指标应保持在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6、盐度12-18、氨氮0.5mg/L以下和亚硝酸盐0.2mg/L以下。在越冬期间,需要在青蟹开始穴居前的半个月内足量投喂高质量饵料,以便青蟹能获得充足的能量过冬,并对水体进行消毒以防止病原带入越冬。此外,靠近冬季需要适当降低水位以促使青蟹在池塘两侧挖掘洞穴,洞穴位置一般在蓄水位10cm左右。在冷空气来临前,尽可能加高水位平均蓄水1.2米以上,以防止青蟹被冻伤影响成活率。在越冬期间,水温在10摄氏度以下时不需要投喂饵料,12-14摄氏度时需少量投喂,而在14摄氏度以上可适量增加饵料投喂量。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养殖模式分析-->

从养殖角度看,青蟹池塘单养存在两个方面不足:其一是未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其二是易发生疾病。由于青蟹剩余的残饵得不到充分利用,容易导致残余有机物积聚并污染水质影响青蟹的生长发育。此外由于残饵过多,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大量纤毛虫和丝状藻繁殖附着在蟹体上,增加了青蟹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因此养殖过程中需要每半个月进行一次水质改良,通常可以采用在全池塘泼洒25mg/L生石灰或0.3mg/L溴氯海因的方法,确保青蟹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红树林滩涂养殖-->

红树林滩涂养殖采用每缸养一只青蟹、每年养两批的养殖方式。养殖场地选择在土质沙多泥少、横向平坦、纵向向海倾斜的地带。养殖容器选用直径为30-40cm、高40-50cm、口径为30-35cm的瓦制缸。缸身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都有不同大小的孔,缸底也有5-8个孔,方便海水循环流通和排水。缸盖需要打7个孔,中央一个直径为2cm,周围六个直径为1cm。通常将瓦缸放置在两排红树林之间,每两株红树林之间放置一个缸,能够给青蟹提供足够的阴影和一个避荫的环境。在放置缸之前,应仔细清除淤泥,为了方便行走和管理,同时也便于放置瓦缸。缸底需要垫上一层砖头围成的小圆形池,以保持缸底湿润,有利于青蟹排泄废物。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根据天气和潮汐的变化,每天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青蟹体重的6%-12%。温度高时减少投喂量,下雨天不需要投喂,大潮时多投喂,小潮时少投喂。退壳期时不投喂。日常管理中应注意缸内外的清淤,以避免缸孔堵塞。清淤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旦发现大量淤泥应及时清除,否则会影响青蟹的代谢废物排出。另外,缸内的残饵应及时清理,以免影响水质,引起青蟹发病或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首先每个缸放养一只青蟹能够有效地减少种内斗争和病害发生,方便管理,同时提高了养殖成活率。这种养殖模式符合青蟹的生长特性,因为青蟹是底栖爬行动物,能够适应潮汐变化。所以涨潮时海水淹没青蟹,退潮时青蟹露出水面,这种自然变化规律符合青蟹的习性。

这种养殖模式能够充分地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安放瓦缸,利用红树林树枝上附着有小牡蛎、螺等贝类,这正是青蟹的天然饵料。青蟹的排泄物等有机物也能够被红树林利用,促进红树林生长,实现青蟹和红树林的共生。

但是这种养殖模式的不足在于投喂饵料时间较长,且受地理因素限制,如果大量养殖,则需要考虑地理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红树林分布不一定有规律排布,因此瓦缸也难以规律排布,需要注意养殖管理的不便之处。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室内工厂化养殖-->

“蟹公寓”养殖

该养殖系统包括蟹盒、水泥池、水质净化器、污水池、水泵等。系统为分层式结构,多使用塑料材质,根据实际场地空间设置大小,通常有5~8层重叠设置,每层有50~100个蟹盒。蟹盒长约30~40厘米,宽10~20厘米,高8~10厘米,最底层的蟹盒底部设置一条凹形的水泥沟,方便排水。蟹盒正面是操作口,蟹盒内部设置进排水口,方便保持养殖水体交换、清除青蟹剩余饵料和排出代谢废物,减少有害细菌的滋生。

苗种挑选

应尽量选择个体较大、当地适应性强的本地种苗。如果选用长途运输的苗,应在当地暂养5~7天,以适应养殖环境。蟹苗的规格应整齐,体色是青绿色,肢体应完整无损伤,反应灵敏,活动力强,爬行迅速,属于健康的蟹苗。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饲养及管理

每个蟹盒只放养一只青蟹苗独立饲养。投喂饲料应科学合理,根据个体大小、活动情况和天气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喂养。不同蟹体的投喂次数不同,幼蟹1天喂1次,成蟹一天喂两次,分别为早晚各1次。一般投喂时间是在早晨7:30-8:30和下午17:00-18:00。日投喂量应控制在体质量的5%~10%之间,其中早晨喂养量要占全天的1/3,晚上则为2/3。采用每格单独直接投喂的方式。

在日常管理上,应及时排除剩余饵料,通过自动排水系统排除残饵及粪便。同时要注意水质的保持,pH值应控制在7.8~8.4之间,溶氧量应保持在7mg/L,盐度应控制在20±2,水温应保持在(25±2)℃左右。

青蟹育种与养殖技巧

结语

“蟹公寓”养殖方式具有很多优点,其中包括有效减少青蟹间的斗争和降低养殖风险,避免疾病的传播,提高青蟹的存活率;养殖可控性强,可以节约海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收获方便和快捷,不再使用笼捕或其他传统方式,而是直接从蟹盒中取出成品,极大地缩短了收获周期和减少了人力成本。这些特点使得“蟹公寓”养殖方式在现代养殖业中越来越受到追捧和重视,无论是在经济效益、生态环保还是人力成本等各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同时,该养殖方式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养殖密度、水质管理、防疫等方面的细节,以确保青蟹的健康和产品的品质。

参考文献

《池塘混养青蟹与草鱼养殖技术

《红树林滩涂养殖系统产业化研究》

《“蟹公寓”养殖模式的应用分析及市场前景》

《室内“蟹公寓”生态养殖模式与效益分析》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