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水产良种 九种水产品种介绍【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1-03-11|点击次数:

水产良种 九种水产品种介绍

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动植物及其加工产品的统称。鲜活水产品,分为鱼、虾、蟹、贝四大类,鱼类有鲈、鲑、鳗、石斑、黄鲳、左口、真鲷、三纹鱼等;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水产良种 九种水产品种介绍。

1.生物学特征

津新乌鲫母本是以1997年引进的红鲫为基础群体,经7代以上群体选育的子代。父本是白化红鲫♀×墨龙鲤♂杂交F1代中出现的黑体色个体自交后获得的F2子代,采用红细胞测量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选出的四倍体F2代。

津新乌鲫体纺锤形,侧扁,头适中,吻钝,口端位,下颌稍突上颌,无须或有须突。体被全鳞,鳞片稍大,侧线鳞清晰平直。胸鳍长达到或超过腹鳍基部,尾鳍分叉较浅,上下叶末端圆钝。全身及各部鳍条乌黑。

2.生理生态特性

(1)食性。津新乌鲫为杂食性,喜食人工饲料。鱼苗时期,摄食水体中的原生动物、轮虫和小型枝角类,也食人工制作的豆浆等;鱼苗体长长至2.5厘米以上时,主要摄食养殖池水体中的枝角类、桡足类和植物碎屑等,喜食人工配制的粉状饲料(俗称“面食”);鱼苗体长长至5厘米以上时,主要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2)抗逆性。津新乌鲫能在2~34℃的水环境中栖息、生存、生长和发育。抗寒性能强,在冰下水深1.2米的池水中可安全越冬。经多年的饲养实践,从未发生过疾病。

3.优良特性

(1)体形似鲫鱼。体粗实,侧扁,头适中,吻圆钝,口端位,无口须,有的有须突。

(2)体色乌黑。连续8年试验证明,其个体均是乌黑。

(3)三倍体不育。无论是在人工催产,还是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繁殖子代,对自然生态无影响。

(4)生长快。一龄鱼比彭泽鲫、红鲫生长速度分别快10.09%、11.68%。二龄鱼比彭泽鲫、红鲫生长速度分别快10.0%、16.02%。

(5)易饲养。抗逆性强,不易发病,饲料转化率高。

(6)营养价值高。肌肉中蛋白质含量18.8%,氨基酸含量17.7%,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0.93%,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黑色素细胞和小肽,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抗衰老、美白等功效。

匙吻鲟

匙吻鲟是北美(美国)产的一种名优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其食性类似我国的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饵料,属滤食性鱼类,但也能摄食水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匙吻鲟是淡水鱼中生长较快的鱼类之一,10厘米左右的鱼苗当年可达0.5千克以上,是池塘,尤其是水库、湖泊养殖的优良品种。

匙吻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成鱼肉多刺少,鱼肉含蛋白质18.1%,肉质细嫩鲜美,可直接加工成菜肴或加工成高级的生鱼片;也可制作成熏鱼或罐头,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成年雌鱼卵含蛋白质高达20.6%,是名贵滋补品,可制作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被誉为“黑色金块”。鱼鳔和脊索可制成鱼胶,鱼皮可加工成高极皮革制品。另外,脊索含有抗癌因子KH2,是鲨鱼的4倍~5倍,因此极具药物开发前景。

俄罗斯虹桂鱼

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布尔津地区。呈橙红色,头短、口小、细鳞,背部红白色,腹部纯白色,鳍红黄色。生存水温0℃~38℃,适宜生长水温为10℃~28℃,水温32℃时停止摄食。喜静怕惊,怕强光,性温顺,耐低氧。在自然环境中性成熟年龄为2龄~3龄,在养殖环境中性成熟年龄可提前。性成熟的虹桂鱼雌雄差异大,雄鱼腹鳍的第一鳍条粗大,雌鱼的腹鳍不分支,鳍条较小,尾鳍微凹。卵属粘性卵,成熟卵径为0.45毫米左右。成熟雌鱼的怀卵量为50粒/克~300粒/克。杂食性,可食水底腐败的有机物。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人工养殖可投喂各种商品配合饲料,体重30克以上经驯化可摄食颗粒饲料,并且集中抢食。喜欢生活在水草茂盛、溶解氧充足的江河、水库、湖泊中,耐低溶解氧。属底栖下层鱼类,常活动到水面觅食。皮肤具有呼吸功能,离水可长时间不死亡。冬季鱼体钻入池底泥层越冬。

黄颡鱼

黄颡鱼俗称黄腊丁、央丝。分布较广,除西部高原外,全国各水域均有分布。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末端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刺活动时能发声;臀鳍条21根~25根;尾鳍分叉;鼻须一半为白色一半为黑色;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白天潜伏于水底层,夜间活动。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成熟雄鱼肛门后面有生殖突。4月~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个体小、产量大、肉质嫩、少细刺、多脂肪。黄颡鱼种类较多,常见种类有长须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和光泽黄颡鱼等。

鲥鱼

鲥鱼在鱼类分类学上属于鲱形目、鲱科、鲥属(Hilsa),曾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驰誉千百年。

美国金虎斑鱼

美国虎斑鱼又称美国黄鱼,分布于美国东部各大湖泊。该鱼通体金黄,鱼体沿侧分布有墨绿色条状花纹,形态高雅优美,肉质富有弹性,肉瓣显著,润滑甘甜,无腥、无异味,无肌间刺,属肉食性鱼类,生长适温在20℃~28℃,极适于高密度养殖。具有适盐范围较广、喜聚群、易驯化、生长较快、抗病力强、较耐高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极易活运等特点。在美国备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价值,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澳洲银鲈

澳洲银鲈原产地是澳州昆士兰省的Morry-Darling河流体系,被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鱼。银鲈性温和、不会相互残食、养成率高、饲料换肉系数高、生长速度较快。该鱼环境适应性强,广温广盐,易驯化。银鲈可工厂化养殖,也可在水库网箱养殖,亦适宜于在各地淡水池塘、水库养殖,并可在海涂咸淡水中养殖,某些方面与罗非鱼的网箱养殖模式极其相仿。银鲈作为新引进的食用鱼,具有优良性状,如外形美观、肉质细嫩、少肌间刺,鱼肉覆盖率达52%以上,含蛋白质18.9%以上,含8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氨基酸含量达61.56%。同时,银鲈有一块油团,出油率高。其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被称之为脑黄金的DHA和防止动脉硬化的EPA含量均大大地超过了真鲷、黑鲷、黄鱼等名贵鱼类。

银盾鱼

银盾鱼是美国的一种高档淡水经济鱼类,其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方法、要求基本类同于我国的鳜鱼,并且其对水环境要求低,食性更广,抗病力更强。

澳洲宝石鲈

澳洲宝石鲈属鲈形目鱼类。宝石鲈的生长速度较快,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其生长速度可达800克/12个月。环境适应性强,在水温10℃~38℃范围内均能生存,投饲硬颗粒料,饲料好解决。宝石鲈可工厂化养殖,也可在水库网箱养殖,亦适宜于池塘养殖。其依据是宝石鲈饲养过程中有集群抢食、生长快速、抗病力强等优良性状,某些方面与罗非鱼、建鲤的网箱养殖模式极其相仿。

漠斑牙鲆

漠斑牙鲆隶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该鱼原产于美国,分布于大西洋美国佛罗里达洲北部沿海和墨西哥湾沿海。其肉质鲜美,比日本牙鲆更为细腻滑爽和富有弹性,并具有杂食性、适盐范围广,经变态后的幼鱼可直接在淡水中养殖、喜聚群、生长快,适宜条件下当年可达1斤,抗病力强、较耐高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易活运等特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价值,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