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养殖好还是种植好(农业、养殖业市场分析,农业不要局限,要懂得变通,打破常规)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12|点击次数:

很多人看到农业和养殖业脑海中就会出现两个字“包地”,然后投身于生产建设中去,其实不是不然。就目前来说农业板块都是供大于求的状态,养殖行业也一样,那为什么我依然能看中这个行业?不外乎是运营模式的改变罢了。

我对于农业和养殖业的要求不在于规模,而是在小而精、高品质上。

我并不需要满足太多人的食品供应,只需要维护好我的核心会员就好了。

很多人看大盘,其实我并不理解。大盘只能决定大方向走势,跟你的圈子并没有太大关系。举个例子,去年,当普通鸡蛋卖到4块钱1斤的时候,我家的土鸡蛋还是2块一颗,对我并没有什么影响,我的用户还是会买我家的蛋,这跟价格没关系,跟信任和产品质量有关。

再举个例子,别人都是包山头养成千上万只鸡,管理起来费劲、人工成本、饲料成本高额无比,所以到了成本线就会卖掉,处理掉。而我不一样,我农场里养200-300只鸡,都有编号,每天喂的都是农场里生长微瑕的蔬菜瓜果和玉米,我并不着急卖,也养的没有负担,客户吃的蛋品质也有保障,那你说客户会选谁家的呢。

当然我这个农场的规模,服务人群数量受限很大,所以并不急着扩张,也不需要太多人,那会打乱农场的计划,给你造成一定的假象。稳扎稳打,服务好一千个家庭就够了,这难道说不是一种成功吗?

小而精的农场投入、管理、种养、装修等都要小很多,但售卖价格会比量大的贵一些,贵在了精力投入、贵在了食品安全、贵在了量少质高。

再说说养殖,我的农场除了鸡鸭鹅还有其他的动物,只不过是鸡鸭鹅数量多一些,例如梅花鹿、孔雀、羊、小矮马、鸵鸟等等,那这些动物的存在呢更多的是起着观赏的作用,带动本地生活的板块,例如说露营、亲子活动等等,而种植区呢提供采摘、团建(自己做饭)等服务。

这就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的产业多元化,与本地生活的项目接轨,这是本地项目其中的一个,其他的会在之后文章中讲述。

回到种植,除了瓜果蔬菜还会规划一些特色区域,例如玫瑰园、中药材种植基地,那么这些量也不会大,一个品种300来颗。农场的规划是种植100+种植物,那你说这样的农场有特色吗?有竞争力吗?

像可食用重瓣玫瑰会做成玫瑰花茶,黄芪、党参等中药材会做成初级农产品,提供给会员们日常生活中养生食用。相当于我的农场是专门为会员提供服务的。

这不就是玩法嘛?那么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就会问,那会员用户从哪来,凭什么相信你。这就要看运营方法了,这要结合电商、自媒体来做,包括往年的一些积累等等。

回到三农市场问题,农业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主要考虑的问题是销路。像定价、需求、竞争对手这些等等市场销售相关的问题都很重要;第二个是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的重大灾害预防、疾病预防等。第三个就是风险预期的经济损失,能否扛得住。

最后啊,如果你有能力做好小众市场,定价合适,有一定门槛,能推广至部分人群认可,前景就好。如果都不具备,那前景就不明确。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当地业态本身实际为主,按实际情况分析,否则分析就没有任何价值。网上看到的一堆前景好的项目,看他们讲的逻辑通顺,但实际就是坑。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