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与管理标准_库百科养牛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5-04|点击次数:
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与管理标准_养牛

为加快奶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以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目标,按照相对统一、兼顾地区差异的原则,制定奶牛养殖场标准。下面就来简单为大家介绍下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与管理标准。

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与管理标准

一、选址与布局

1、养殖场(小区,下同)选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背风向阳,通风良好,给排水方便。

2、养殖场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交通方便,有稳定水、电供应,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3、养殖场附近应有条件获得足够的青粗饲料供应。

4、养殖场的整个功能区布局合理,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三大部分,管理区和生产区应处在上风向,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应处于下风向。

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与管理标准

二、设施与设备

1、养殖场应有车辆消毒池、更衣消毒室、兽医室、隔离区、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兽医防疫设施。

2、养殖场应有挤奶厅、质量检测、饲料加工或贮存间、档案资料室、青贮窖等生产及管理配套设施。

3、养殖场应有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内部净道和污道要严格分开,净道主要用于奶牛周转、饲养员行走和运料等,污道主要用于粪污等废弃物出场。

4、圈舍朝向、规格、及各栋圈舍距离合乎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充足的运动场区。

5、养殖场应有挤奶设备、质量检测设备、牛奶贮存及运输设备、青粗饲料加工调制设备、兽医诊疗器械等必要的设备。

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与管理标准

三、管理及防疫

1、养殖场有集中统一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规范。

2、养殖场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内容包括:奶牛配种、系谱、分娩、牛只变动、饲料、兽医防疫及用药、产奶量、牛奶质量等。

3、养殖场内有足够数量的管理及技术服务人员,所有人员应符合从业健康及技能要求。

4、养殖场有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消毒防疫措施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并做好防疫记录。

5、挤奶厅配有相应挤奶能力的挤奶设备及牛奶储存、质量检测设备,牛只消洁、挤奶设备清洗消毒、挤奶过程管理、牛奶质量检测、牛奶冷却与储存程序应科学合理,符合规定要求。

6、养殖场应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饲草料供应方案,饲草饲料来源清楚、质量可靠,添加剂使用符合有关标准,每年每头成母牛应有不少于7立方米青贮饲料,可采用集中青贮或分户青贮的方式自行设计和安排。

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与管理标准

四、环保要求

1、养殖场周边、场内道路两旁应有绿化措施。

2、养殖场污水和粪便应进行集中处理,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益应根据建场规模计算和设计,处理后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3、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工艺应因地制宜选择达标排放技术模式或综合利用技术模式。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想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的知识,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