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肥西豪猪养殖场(安徽清剿国民党武装残匪的历史)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19|点击次数:

清剿国民党武装残匪

安徽清剿国民党武装残匪的历史

民国38年(1949年)4月,溃败南逃的国民党当局,有计划地在皖北、皖南潜伏下一批特务和留置一批武装,他们收容散兵游勇,与当地惯匪、反动会道门相勾结,组建、扩充反革命队伍,妄图卷土重来。据民国38年6月的不完全调查统计,全省有10人以上股匪205股,其中百人以上股匪有72股,总数约5万余人。较大的股匪有大别山区的游权、汪宪、周醒民、岳歧山等和皖南山区的汪汉、洪国顺、李少白等。他们妄图以山区为基地,开辟所谓“第二战场”,为策应其主力反攻作准备。其中尤以汪宪为总司令的“鄂豫皖边区人民自卫军”(约万余人)和以洪国顺为司令的“人民自救军”为害最烈。在大别山区,股匪曾一度控制14个县。在皖南,股匪曾控制12万人口的地区。这些股匪,在全省各地到处袭击中共区乡武装和基层政权,残害中共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皖北地区自民国38年(1949年)春至1950年冬,股匪武装袭击区乡政权达213次。岳西县在解放后的半年内,被股匪杀害的中共基层干部有128人。肥西县3个月内被股匪武装打死或活埋的区乡干部达92人,被打伤的56人。在股匪造谣煽动、组织策划下,阜南、怀远、蒙城、颍上、潜山、宿松、太湖、贵池、青阳、东至、无为等地的反动会道门,频频举行武装暴动,多则千人、万人,少则数百人。民国38年5月4日,蒙城县数千名天门道徒进行武装暴乱,攻占望町区人民政府,杀死中共区委副书己、副区长,农会主任等8人,次日攻入蒙城县城,包围县人民政府机关和公安局。此后数日内,全县77个乡万余天门道徒先后暴动,3个区、30个乡人民政府遭攻击。颍上县反动道会门在暴乱中,杀害中共县委副书记王怀仲和江口镇镇长、副镇长等6人。1950年春荒期间,匪特乘机煽动灾民抢粮,广德县3天内8处粮库40多万斤粮食被抢,皖北地区在2天内有6个专区、l个矿区、19个县、35个区、63个乡发生抢粮事件47起,33个粮库148万余斤粮食被抢。他们还拦路抢劫,打家劫舍,奸淫妇女,破坏交通,抢劫案、纵火案、投毒案、破坏交通案屡屡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秩序,阻碍支前、救灾、土改等工作的顺利进行。鉴此,人民解放军皖北、皖南军区把肃清残匪作为中心任务之一,组织所属部队开始剿匪作战。华东军区为加强安徽的剿匪力量,先后派遣第十军第二十八师,第二十五军第七十四、七十一师,骑兵第二十五团和徐州警备等五团进驻皖北、皖南,配合地方武装,按照“军事清剿、政治攻势、发动群众”三者密切结合的剿匪方针和“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攻受奖”的剿匪政策,采取先歼平原股匪、后歼山区股匪、再肃清散匪的步骤,展开大规模的清剿行动。至1951年6月,全省股匪、散匪基本肃清。“人民自救军池徽边区指挥部”、“鄂豫皖边区人民自卫军”、“人民自救军皖赣边区指挥部”、“国防部皖西人民自卫军司令部”、“国防部华中剿匪江北指挥部”、“中国人民铲共军第十一军”、“国防部先锋三支队”、“陆军九路军安徽反共建国独立师第一团”等,相继被歼,击毙匪首洪国顺等,汪宪、樊迅、袁成英、周醒民、汪汉、岳歧山、刘养波、黄英、王述言等贞要匪首先后被擒或投降。在历时2年多的清剿武装残匪的斗争中,战斗4091次,歼土匪近5.5万人,其中毙、伤、俘大队长以上匪首2748人,缴获长短枪4.1万余支,各种机枪368挺,大小炮176门,各种弹药85万余发,电台9部,及其它大批军用物资。

安徽清剿国民党武装残匪的历史


一、歼灭洪国顺股匪
民国38年(1949年)4月下旬,贵池县解放后,原贵池县国民政府委员、第七区联防区署副主任洪国顺,趁人民政府令其收集国民党军队遗留枪支之机,建立反动土匪武装——“人民自救军贵至东祁石边区游击指挥部”,下辖第一、三、五3个人队。8月改名为“中国人民自救军池徽边区指挥部”,下辖13个大队、6个直属中队、l个独立分队。同时,在各乡、保设置情报站,组织义勇队、大刀会。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其活动的达2000余人,其中武装股匪864人,6至9月间,洪国顺股匪采取“以集中对分散,以分散对集中,以游击对游击”的方针,先后袭击贵池县杨坑、灌口、至德县葛公,石埭县丁香、横渡等区乡人民政府,抢劫枪支、公粮,杀害干部和群众20余人。为消灭匪患,人民解放军皖南军区即组织部队对其进行围歼。
【葛公之战】
民国38年(1949年)6月30日(农历六月初五),洪国顺趁至德县葛公区政府干部赴县开会之机,围攻该区政府。时留守区政府的仅有区武装部长王平一人,王平使用多枪,顽强坚守,激战多时,众匪无法靠近。不料炊事员通匪,打开后门,匪徒一涌而入,王平腹背受敌,不幸牺牲。股匪劫去机枪1挺,手枪1支,步枪8支,子弹2箱,电话机1部。
【小河口之战】
民国38年(1949年)7月8日(农历六月十三日),洪国顺趁贵池县小河口区政府干部去县城开午征会议之机,调集大批武装匪徒,于是日下午袭击该区政府。区中队长黄小毛率领留守的6名战士,沉着机智,以自动武器集中火力坚守东门,击退股匪的多次冲锋。股匪强攻失败,改用火攻,后又改用手榴弹轰击,战况激烈,一直持续到黄昏。激战中,黄小毛头部受重伤,战斗力减弱,遂决定趁夜幕掩护,从东门后门突围。经过一阵冲杀,突出包围圈,经高坦至殷汇。股匪进占后,枪杀了未及突围的电话员、通讯员3人和群众1人,枪去子弹13箱,手榴弹100枚及军衣,毛毯等物资。
【丁香之战】
民国38年(1949年)8月底,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遣第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第二二一团,池州军分区独亿团及贵池县大队,在公安部门配合下,对贵池地区洪国顺股匪进行清剿。9月1日,进剿部队以洪国顺大本营——丁香胡村为目标,自贵池分两路开进,一路从殷家汇,奔袭灌口、牌楼,先头连在牌楼街遭洪国顺股匪伏击,经战斗,歼其第四、六大队各一部,余匪溃退丁香,进剿部队牺牲指导员1人、战士3人;另一路经青阳、铜陵向高坦、刘田、横船渡等合击,抓获洪国顺股匪政治部主任费而隐等一批骨干分子。当进剿部队进至胡村前的一座石桥附近时,遭股匪疯狂阻击,部队前进受阻。是时,前一路进剿部队赶到,遂集中火力攻打桥头顽匪。进剿部队派出尖刀班,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强行冲过石桥,占据有利地形,压制了顽匪火力点,使进剿部队得以迅速过桥,压向胡村。与此同时,邻近县、区地方武装为配合丁香围歼战斗,由至德向项家街、丁香树方向搜剿、堵截。股匪见大军压境,倾刻土崩瓦解,争向龙泉、库柏山一带逃窜。丁香围歼战,历时14天,全歼洪国顺股匪建制中队及第一、七、八、十大队,挺迸支队,击溃其第二、三、五、六大队,股匪主力大部被歼,其盘踞的20余乡12万人民获得解放。
【搜捕散匪之战】
民国38年(1949年)9月14日,洪国顺股匪主力大部被歼后,余部化整为零,继续在丁香一带活动。进剿部队根据匪情变化,从15日开始,将部队划成若干小分队,以丁香为中心,夜以继日,在深山密林搜捕散匪。经过多次小型战斗和政治攻势,至月底,除匪首洪国顺及少数残余在逃外,余被全歼,生俘其上校参谋长郝斯龙、高级参议徐斌等116人(其中含汪汉股匪皖南游击支队仇照田)。上校顾问陈鼎一、第五大队大队长胡天佐、第六大队大队长吴定一、第七大队大队长黄治平、挺进大队大队长方可元等423人先后向进剿部队投诚。
【追捕洪国顺之战】
民国38年(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洪国顺股匪大部被人民解放军剿灭。匪首洪国顺及其子洪泽江带领二三名亲信昼伏夜出,到处流窜,白天躲在山岭、茅栅、坑洞,利用其亲威、徒弟为其送饭。每当夜晚转移时,采用专人在前探路,自己远距离跟踪,一有情况,立即他逃,追捕部队曾连续追捕过20余处,均扑空而返。洪泽江被迫捕部队侦察排捕获后,洪国顺便采用单人行动,一夜移动多处,沿着豪猪垅、汪西垅、陈家塘一带躲藏,最后窜至雷岭。10月27日,追捕部队根据徐少基(被争取过来的一名匪徒)的密报,立即派出20余人秘密过河,于10月28日21时,将洪国顺包围于莘田乡东庄保洪家大院,洪国顺自知恶贯满盈,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畏罪自杀。至此,皖南地区最大的股匪“人民自救军池徽边区指挥部”被彻底歼灭,计缴获60炮3门,重机枪3挺,轻机枪18挺,手枪22支,各种步枪210余支,子弹2.6万余发及其它军用物资一批。


安徽清剿国民党武装残匪的历史


二、歼灭汪宪股匪
民国38年(1949年)3月,驻武汉的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为在大别山部署“第二战场”,将原活动在金寨的股匪改为立煌游击支队,委立煌县县长袁成英为司令。5月,又改编为“鄂豫皖边区人民自卫军”,委原国民党军第九十二师中将师长汪宪为司令,袁成英、樊迅为副司令,将大别山区大小股匪统一整编为14个支队和8个独立团,在皖北境内有第一、二、四、五、六、十支队和淮河挺进支队等七个支队,约8500余人,其余均在河南、湖北地区。汪宪股匪,奉蒋介石之命,在大别山区积极扩大反革命武装,到处拦路抢劫,残酷杀害革命战士和基层干部,危及人民新生政权,扰乱社会治安。淮河挺进支队岳歧山股匪,一次在金寨与霍邱县交界处偷袭人民武装,捕杀、活埋战士27人,在霍邱的孟集、长塘、大顾店杀害区乡政府干部45人。6月初,人民解放军皖北军区部队奉命配合第二野战军第十军第二十八师及徐州警备第五团,组成4个剿匪指挥所及剿匪兵团,对平原、山区股匪开始有计划进行清剿。3个月共歼匪8805人。8月,鄂豫皖边区剿匪指挥部成立,统一指挥3省剿匪部队。皖北军区撤销平原地区的4个指挥所,成立鄂豫皖边区剿匪指挥部(亦称皖北前线剿匪指挥部),进驻麻埠,下设第一剿匪指挥所,位六安;第二剿匪指挥所,位岳西。以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四军第七十一师为主力,配以皖北军区警备第二旅第四、六团,六安军分区基干第一、二团(后编为警备第七、八团),安庆军分区警备团,岳西县团,警备第一旅第一、三团,共11个团兵力为进山剿匪兵团。以皖北军区警备第一旅旅直驻桐城,警备第二团驻肥西,负责平原清剿。山内山外,撒下天罗地网,陷汪宪股匪于灭顶之灾,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10月,基本将其肃清。
【合击金寨股匪之战】
民国38年(1949年)9月5日,遵照人民解放军鄂豫皖边剿指挥部的部署,3省剿匪部队,对以金家寨为中心的匪“鄂豫皖边区人民自卫军”和“鄂豫皖行政长官公署”实行合击。皖北地区以第七十一师向六安方向、警备第四团由白塔畈方向向金家寨出击,以警备第一、三团及警备第六团的2个营、第七十一师第二一三团的1个营和六安军分区基于第一团,进击燕子河、漫水河匪巢,以六安军分区基干第二团为机动部队,在山外设伏堵截。是时,金寨股匪千余人分路向船板冲、流波等地袭扰,被进剿部队击退。5日,各部队对金寨股匪开始清剿。第二一三团第一营于5日下午占领金寨县城东北60里之杨家滩。深夜,股匪以一部兵力袭扰第一营驻地,当第一营组织反击时,股匪即无踪影。警备第六团由杨家滩奔袭金寨途中,6日在傅家高山与匪首岳歧山的淮河挺进支队千余人遭遇,经猛烈冲击,歼匪数十人,其大部北窜霍邱县境内。同日,解放金寨,股匪预先获讯潜逃。黄英立煌支队股匪则于燕子河以西张、马二畈地区分散隐蔽。据此,则以警备第三团、第七团清剿黄英散匪,以警备第囚,六团各2个连由叶集出发,追击岳歧山股匪。在剿匪部队强大的军政压力下,黄英股匪逃窜于三元店、叶集地区之一部320余人携械投降。7日,剿匪部队在金家寨召开有5000余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宣传全国革命形势、解放军剿匪决心和惩治土匪条例。人民群众纷纷向剿匪部队举报匪情。10天之内,剿匪部队即在双河、金刚台、汤家汇、莲花山等地歼灭匪冯春波等一支队150余人,张天合第六支队130余人,岳岐山淮河挺进支队200余人,生俘匪独立第三营营长汪德芝及其以下30多人。
【分兵驻剿股匪之战】
民国38年(1949年)9月上旬,汪宪股匪在人民解放军重点清剿中,遭到沉重打击后,便化整为零,进入深山老林。针对变化了的匪情,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即由重点清剿转为分兵驻剿,并与县区武装及民兵开展分区联防,实行内线控制要点,外线严密封锁,一处打响,各处支援,白天看烟,夜晚看火,发现匪踪,穷迫不舍的战法剿灭股匪。各部队还抽调一批精干的指战员,采取以便衣治便衣、以分散治分散,以游击治游击的方法,深入乡镇村庄,探明匪情,然后深夜潜伏,拂晓包围。黎明进屋,发动突袭。警备第六团于9月18日在霍邱、固始间的白大山地区,会同固始县地方武装毙俘岳歧山股匪100余人,其中有副团长、军需主任等10多人。警备第四团在燕子河后畈歼灭了黄英的“老八团”、“小八团”。截至20日止,东线剿匪部队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山里山外共歼股匪1478人,缴获轻重机枪31挺,长短枪1147支,各种子弹4.3万多发。
【追捕汪宪之战】
民国38年(1949年)9月下旬,人民解放军第七十一师第二一三团以第二营追捕汪光,以第一营第三连和第一连第二排组成加强连,配属第二营搜剿。第三连在帽山顶地区捕获汪宪报务员,供出匪参谋段长胜携电台隐藏在帽山顶山上。第二排排长周小贵即率第四班到段家,向其家入反复讲明形势、交待政策。段长胜的父亲在政策感召下,当大下午,即将段长胜和电台带向第三连投诚。通过段长胜口供,得知汪宪联络点为汪家冲的地主汪清堂家,第二连立即兵分2路直扑汪家冲,抓住汪清堂。在第三连政策攻心之下,汪清堂终于供出汪宪妻子的住所,第三连战士押着汪清堂,连续翻过几座山头,来到狮子口山顶上,在松树林里的一所矮草棚中,抓获汪宪妻子。汪宪妻子在无可抵赖情况下,供出汪宪的隐藏地点,并要汪清堂带路。汪清堂将第三连领至汪宪隐藏的洞前喊逍:“汪司令,我有事找你”。洞里一阵嘈杂声,两匪窜出洞来,第三连战士猛扑上去将其逮捕,继而进至洞口,厉声命令:“决把枪扔出来,否则就向洞里仍手榴弹!”汪宪无可奈何,只得将枪从洞里一支支扔出来,和十多个土匪一道走出洞口,举手就擒。随后,相继俘获匪少将副司令樊讯、袁成英和少将参谋长马君慈等头目。股匪“鄂豫皖人民自卫司令部”被彻底摧毁。
【搜捕散匪之战】
民国38年(1949年)9月,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进驻皖西后,一面进行军事清剿,一面广泛展开政治攻势,各地散匪在政策感召之下,纷纷携枪归降。自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共争取匪团长以下1353人归降,缴小炮4门,重机枪5挺,轻机枪18挺,冲锋枪1支,步枪1200余支,短枪77支,子单3.1万余发,炮弹1900余发,手榴弹233枚及电台,发电机、马匹等。在发动政治攻势的同时,剿匪部队对少数顽抗的残匪,进行了坚决打击。剿灭散匪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1949年12月,在皖西大别山区歼匪千余,匪首黄英、立煌县调查室专员王述言、第四支队司令郑荣波、立煌支队团长潘树师等被迫投降,匪首阮志陵、张天合、陈新民、冯春波、叶藩、吴曙光、何静峰等均被剿匪部队生俘或击毙。1950年2月,在寿县板桥附近抓获岳歧山。1951年3月23日,六安军分区警备第七团第二营第七连在金寨吴店飞机场东南冲将匪首周醒民抓获归案。
二、歼灭汪汉股匪
民国38年(1949年)4月,至德县解放后,原国民政府至德县长汪汉网罗国民党残兵败将和当地的地痞流氓500余人,组织“中华人民自救军皖赣边区总指挥部”,自任总指挥。活动在至德县与江西省的彭泽、浮梁县交界一带,在栗埠建立伪县政权,公开叫嚣“要拿下至德县城”、“光复中华民国”。7月下旬,池州军分区独立团3个连,在金行生司令员和查富德团长率领下,进驻至德县第三区小梅铺进行清剿。26日,汪汉股匪数百人攻打四区(昭潭)人民政府,驻昭潭街的独立团第二连第一排被围,军情危急。27日17时,独立团获报后,立即驰援。28日拂晓独立团赶抵昭潭时,战斗正在激烈进行中,独立团3个连立即兵分3路,对股匪实行合围。第一连在迂回运动时,被匪发现,当即遭到猛烈扫射。第一连第二排指战员在火力掩护下,抢渡至龙泉河对岸,占据有利地形,消灭了匪火力点,全连迅速渡河,截断匪退路,与第二、三连形成对昭潭街的包围之势。并立即发起进攻。第二连第一排和区小队,亦趁势突围反攻,匪腹背受击,经激战,大部被歼。在龙泉河对岸山上指挥匪作战的匪首汪汉,发现情况不妙,匆忙带领少数匪徒向浮梁方向逃窜。1951年春,在肥东县将潜逃的汪汉抓获,押回至德县公审处决。

安徽清剿国民党武装残匪的历史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