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江西山羊种羊养殖基地(惠于农,让利于农)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9|点击次数:

来源:【农民日报】

3个数据,让记者对一家农业担保公司有了直观认识:累计为超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免担保费超3亿元,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超8亿元。

作为一家专注农业的政策性担保公司,江西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农担)始终坚持让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7年来,江西农担打好降费减费“组合拳”,保持整体低担保费率,积极降低融资成本,充分让利于农,让农受益。

目前,江西农担注册资本金21亿元,在保项目4.31万个,在保余额136.19亿元,担保放大倍数6.49倍。在做大担保规模的同时充分让利于农,江西农担为如何解决农村融资难题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零费率担保规模占担保总额比重超70%,真正实现为政府分忧、为农户解困

赣鄱大地春管春耕中,江西农担作为一支活跃的金融队伍忙碌其中。

“‘财农信贷通’零费率!”近日,一场金融培训会在赣州举办。来自市、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成员单位,6家合作银行以及江西农担驻县办事处共计600余人参加培训。

“财农信贷通”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2年8月,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江西农担积极配合省财政厅和省农业农村厅对该产品进行升级,主动承担更多代偿比例。

为了更好推广该产品,今年以来,像这样的培训会在鹰潭、新余等多地开展。江西农担的业务经理积极配合财政、农业农村部门,就“财农信贷通”业务管理系统操作及“白名单”审批流程、不良贷款代偿程序等方面业务进行详细培训。

谁能申请“财农信贷通”?

“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会进行筛选,将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成‘白名单’。”培训会上,江西农担的业务人员进行了全面介绍,申请对象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农业产业政策和生态保护要求、经营稳定等信贷条件的小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凡是纳入“白名单”的就能申请“财农信贷通”,额度在300万元以内,期限1至3年,一律免收担保费。

前不久,看着200万元贷款到账,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的水稻种植大户孙胜乐开了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孙胜向新建农商银行联圩支行提交了申请,第二天就通过了“白名单”审核,第三天,享受到江西农担免担保费政策后,就分别与新建农商银行、江西农担签订了合同,当天贷款就到账了。从申请到拿到贷款,仅仅用了3天时间。

据统计,截至2023年4月底,纳入江西农担担保范围的全省“财农信贷通”在保客户19406户,在保余额75.79亿元,真正实现了为政府分忧、为农户解困。

自2020年以来,江西农担维持整体低费率水平,推行“零费率+低费率”组合,其中零费率担保规模占担保总额的比重超70%,其他产品也都保持低担保费率,300万元以内的政策内担保项目担保费率降至0.5%、300万元以上的项目降至1%。2022年,江西农担平均担保费率0.11%,系全国农担体系最低。7年来,累计为超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免担保费超3亿元。

创新“特色贷”担保产品,以低息惠农助力农业特色产业

翻越一个个山包、绕过一道道山弯、再颠簸10来分钟,只见山坳处天然牧草长势茂盛,“哞哞哞”声此起彼伏。看到江西农担的工作人员,高安市石脑镇港口村肉牛养殖基地负责人周斌热情招呼。

“去年扩大养殖规模时缺少资金,多亏江西农担替我担保,让我申请到了100万元贷款,养牛才更有底气!”周斌憨笑着说。自己从事肉牛养殖已有10年,之前也贷过款,但都没有这次便宜,年化综合融资成本总体算下来不到5%(利率4.42%加担保费率0.5%),很划算!

如今,在江西农担的担保下,像周斌一样,越来越多的种养大户和小农户都能便捷优惠地申请到银行贷款。江西农担高安市办事处负责人介绍,以前由于缺少抵押物,农户到银行贷款难度很大,即使能贷上款,利息也高,现在有了江西农担的支持,不仅愿意贷款的银行增加了,贷款利率也比以前降低了2至5个百分点,极大节省了融资成本。

“低息惠农政策是国家对农业经营者的大力支持!”江西农担董事长曹忠明介绍,在银担合作过程中,江西农担坚持“利率优惠、风险分担、不缴存保证金”原则,并将信用类担保贷款上限由50万元增至100万元,充分让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力支农惠农。

“降低自身利率,让利于农……”听闻合作要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多家银行先后抛出了“橄榄枝”,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金融惠农的队伍。

一场农担和银行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目前,江西农担已与20家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授信总额高达313.3亿元,年化综合融资成本(利率加担保费率)4.55%。自成立以来,江西农担已累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降低综合融资成本超8亿元。

为支持江西特色农业产业朝专、精方向发展,江西农担与银行机构加强合作,创新推出“特色贷”担保产品。自2018年“油茶贷”推出以来,还陆续开发了“粮食贷”“生猪贷”“脐橙贷”“山羊贷”等18款“特色贷”担保产品,助力了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下一步,双方将及时做好特色产业摸底工作,持续跟踪农业产业最新政策,组织产品对标分析会,适时调整信贷担保条件,进一步提高产品方案与特色产业发展的适配性。

据统计,截至2023年4月底,江西农担累计为全省59879户特色农业产业种养殖户提供贷款担保共计327.01亿元。期末在保客户30102户,在保余额94.61亿元。

深挖农业保险增信融资功能,推广“农保贷”为农户兜底

距离首笔“农保贷”业务成功落地已将近一年。

首笔受益人是赣州市兴国县农户罗祖城。去年,随着生猪养殖规模扩大,他在资金上犯了难。这时,了解到江西农担联合保险机构在推广“农保贷”业务,罗祖城决定一试。凭着保险保单和江西农担的担保,他很快就拿到了工商银行发放的50万元贷款资金。

农业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让许多银行机构“惜贷”。2022年,江西省财政厅在全省推广“农保贷”业务,深挖农业保险保单的增信融资功能,推动“银担险”三方合作,着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

“保险的加入,既能增加农业保险的增信功能,又能畅通涉农贷款风险缓释渠道,对农担、银行、保险、农户来说都是好事!”江西农担有关负责人分析道。一方面,农户申请贷款时有了“双保险”,银行更放心放贷,农户更容易贷到款;另一方面,当农户出现风险时,江西农担和保险机构能各自承担相应的生产、经营、自然风险,为农户兜底。

“农保贷”业务开展以来,江西农担、银行机构、保险机构三方聚力,积极在县域推动“农保贷”落地。江西农担与人保、人寿、大地、太平洋、恒邦等5家保险机构进行了“险担”业务合作研讨,积极对接各保险机构开展“农保贷”业务,截至2022年底,新增担保项目95笔,新增担保金额4698.31万元。

“江西农担将推动‘农保贷’业务落地,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驾护航。”曹忠明说,继续推动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与政策性保险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险担联动”模式覆盖范围,为农户提供全方位、高效率、一站式担保服务,以险带担、以担促险,探索政策联动、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合作之路。

眼下是农耕生产关键期,在江西农担的助力下,一股股金融力量注入赣鄱沃野,一幅幅农耕生产图正徐徐展开。

本文来自【农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