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萝卜螺养殖(常见耳萝卜螺)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9|点击次数:

耳萝卜螺 Radix auricularia,别名椎实螺、痕螺响螺,是属于肺螺亚纲,基眼目的椎实螺科的一种动物。贝壳较大,壳高一般可达24mm,壳宽18mm,壳口高21mm,壳口宽14mm。壳质薄,或略透明,在活体标本上可见到外套膜上黑色色素形成的不规则花纹,外形呈耳状。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壳薄,卵形的,使得最后一个螺纹包括其体积的90%。表面光亮,螺纹呈波浪状,壳的颜色是黄色,米色或棕褐色。


常见耳萝卜螺

该种适应能力强,喜于水草茂盛的水域,常在沿岸爬行或匍匐于水底、岩石或水草上,或在水面下游泳。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将肉体缩入体内,分泌大量粘液封闭着壳口,或者隐匿在水草下钻入泥土中,环境适宜时,又重新活动。

雌、雄同体,但异体受精,除冬季外皆可产卵,水温15-25℃时最为适宜。卵产出后包裹于胶质透明的卵袋内,卵在卵袋内一般排列成3-4行,上、下卵相互重叠,每次产卵数目、卵袋大小皆不同,10余粒至100余粒;卵产出后水温16-17℃时,需14-15天可孵岀幼螺,水温22-23℃时,则需9-10天可孵出幼螺;幼螺极小,约1-1.5mm,在夏季生长快,约2个月可达性成熟,交配后4-7日开始产卵。它们以硅藻及水生维管束植物为食料。


常见耳萝卜螺

耳萝卜螺的壳大,高达32毫米。壳宽可达29毫米,有4个螺层,螺旋部极短、尖锐,体螺层膨大,形成贝壳的绝大部分;壳面呈黄褐色或茶褐色,具有明显的生长纹,或者具有“锤击”的凹痕。壳口很大,向外扩张,呈耳形,外缘薄,呈半圆形,内缘贴覆盖=于体螺层上,轴缘略扭成“S”形。脐孔位于皱褶的后边。

卵生,除冬季外皆可产卵。卵产出后包裹于卵袋内,卵的数目随卵袋大小而不同,一般上、下重叠排列,约有70余个。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也是引起人类皮炎的土耳其斯坦鸟毕吸虫、包氏毛毕吸虫的中间宿主。

本种形态变异较大,幼体时期,体螺层不十分膨胀,螺旋部较高,因此外形多不呈耳状,在生长过程中比例逐渐变化。


常见耳萝卜螺

栖息于沼泽、小水洼、池塘、湖泊、水库到小溪的沿岸带,以及咸水湖、温泉等水域。在我国广泛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及云南等省区均有发现;亚洲、欧洲、北美、北非等。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