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奶牛布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_库百科养牛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5-04|点击次数:
奶牛布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_养牛

奶牛布病即我们常说的奶牛布氏杆菌病,该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不但影响奶牛的生产力,而且威胁人的身体健康。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奶牛布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吧!

奶牛布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一、奶牛布病的危害

奶牛布鲁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它不仅严重危害奶牛业发展壮大,还对奶品质量及人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在家畜中,奶牛也属较易感染动物。一旦感染,很难治愈,况且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二、奶牛布病的特点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奶牛布氏杆菌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牛及其皮毛、乳汁、尿液和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等。

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为病牛接生进行感染。而且从事屠宰病畜、挤奶等工作的人员均可经过皮肤破损处感染细菌,也可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结膜、性器官黏膜感染。人群最容易感染这种病,在我国感染这种病的主要为奶牛养殖户,而且以青壮年男性居多。

奶牛布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三、奶牛布病的症状

布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当奶牛感染此病后,主要症状以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为特征,具体可引发子宫、腹膜、关节、睾丸、淋巴结等炎症,最显着的症状则是怀孕母牛发生流产或不孕症,有些奶牛还会从阴道流出恶臭的分泌物。人若患此病,其免疫力降低,并且感染者会逐渐增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奶牛布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我们必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控制和消灭奶牛布氏杆菌病提供更有利的技术支持。

四、奶牛布病防控

首先,要控制传染源,在引进奶牛时要严格把控检疫,并且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并用凝集实验等方法进行两次检疫。对阳性牛快速隔离淘汰处理。对规模小区及规模场提倡自繁自养,杜绝因引进布病奶牛造成疫病的传播。

同时,要了解已经发病的布病奶牛及携带布菌的奶牛是本病的传染源,当奶牛发生流产时,胎儿、胎衣、羊水、子宫分泌物、乳汁或感染公畜排除的精液,都含有大量的布鲁杆菌,污染周围环境,致使健康家畜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感染,还可经吸血昆虫叮咬而传播。所以必须淘汰病畜,才是阻断本病扩散的最有效的措施。

其次,要按免疫规程进行有效的免疫接种。接种牛19号布鲁氏杆菌苗(简称S19菌苗),或牛45/20佐剂苗,每年2次,共免疫3年,之后停免1年,实施血清学检测。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想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的知识,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