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水产养殖改良剂(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底质改良剂)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9|点击次数:

一、吸附型(物理)

在市场上常见的吸附型底改主要是腐殖酸钠,活性碳或者沸石粉等及其成分的底改产品,这些产品及成分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物理多孔的结构及巨大的表面积,从而对底部的还原性物质(氨氮、亚盐、硫化氢等)及有机质起到吸附作用,由于自身含有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在改底的时候还具有促进藻类生长繁殖的功能。

吸附型底改只是通过吸附池塘底部的有毒有害物质,暂时缓解底质的毒性。由于自身的吸附作用并未改变有害物质的化学结构,自身并不具有降解有害物质,促使吸附到自身的有机物的分解的能力,未能从根本上清除池塘底部的有害物质。因此,吸附型底质改良剂在使用的时候,最好搭配过氧化钙等化学增氧剂使用,促进池塘底部有机物的分解。

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底质改良剂

二、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底质改良剂有月桂椰油基季磷盐,植物油基活性剂等。它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显著降低液体表(界)面张力的物质,打破水体表面和池底表面张力,促进池塘底部泥水交界面的气体交换,促进水体中的溶氧更多地进入到池塘底泥中,促进池塘底部有机物的分解。从而达到改良底质的效果。

同时,表面活性剂还具有一定的有抑菌效果,可以预防池底致病菌过度繁殖。


三、强氧化型(化学)

常见的强氧化型底质改良剂有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及片剂、还有含溴氯、二氯、三氯等成分的氧化型底改。

而近些年来流行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剂或片剂,是一种平衡稳定的过氧化物、表面活性剂、有机酸及无机缓冲系统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过硫酸氢钾三盐复合物(KMPS)。过硫酸氢钾复合粉剂或片剂在水中经链式反应,可连续持久的产生小分子自由羟基,次氯酸,新生态氧和活性氧衍生物。

改良底质的机理就在于,养殖水体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后,释放出活性氧,增加底层水体的溶解氧,打破池塘底泥与底层水的界面,疏松池塘底质,改底解毒后能够使底部的泥土变松,使残饵和死藻等微粒悬浮,形成有机絮团,有利于底部有机物的分解;自身具有强氧化性能(过硫酸氢钾的电位值高达1.85v),能够将底泥中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还原性产物(亚铁离子等)氧化,提高底泥的氧化还原电位,减少底泥中的氧债。

在改底的同时,自身具有较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改善池塘底部厌氧条件下病原菌滋生的状况,维护池塘底部的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首次使用剂量要最小剂量,隔天按正常剂量继续使用效果好。有时候,我们常说用完过硫酸氢钾的产品水红了,其实是第一次用量大了,继而让土壤快速的松软导致水体底层的有害物质迅速从底泥中释放出来,而底层水中负担超过了,正常分解氧化的极限值,就会导致的水体大面积倒藻,或赤潮的产生。

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底质改良剂

四,微生物底改(生物)

市面很多生物底改,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部分沸石粉作为活菌载体,有时还会添加腐殖酸钠、微量元素等。

一类是以芽孢杆菌等耗氧型活菌为主的,必须在池塘底部溶氧充足的环境下才能大量繁殖,发挥作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底部恶化之后形成的厌氧环境以及底部有害菌已经形成优势菌群,影响了微生物的快速繁殖和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了它们的使用效果。

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一般会搭配化学增氧剂配合使用。由于这类生物底改在使用中会大量耗氧,尤其是底层老化池塘及无增氧设备的池塘慎用。

另一类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等厌氧菌为主的。而因其不耗氧,副作用小,不被人重视,例如,以酵母类为主的改底过程就是发酵的过程,这种发酵尽管是厌氧发酵,但其发酵的过程中就是发能产热的过程,这种因发酵导致的底热,底热引起的缺氧,会因底层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越多而越为明显,危害越大,故生产上在使用活菌底改时,应酌情避开高温雨季时使用。(总结一句话就是,有些微生态制剂本身不好氧,但是使用后处理环境这个过程是耗氧的,所以,使用微生态制剂的时候,一定要搭配氧片使用。)

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底质改良剂

有两点需要注意:

1,许多老塘底层过多的有机质,除了会引起底臭,还会滋生大量的原虫(如纤毛虫、轮虫、枝角类、桡足类),若选用活菌改底,这些浮游动物会直接把活菌当饵料而摄食,从而加快浮游动物的繁殖。

2、藻类与自养型微生物如光合细菌有竞争作用,因而藻类过多时不利于这些菌的繁殖,从而影响改底的效果。


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种底质改良剂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