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桑葚种植技术及高产要点【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桑葚种植技术及高产要点

桑葚,桑科,果实叫桑果。果桑的适应性强,无论栽植在黄绵土、沙壤土或壤土上,都能健康生长,水肥、光照越好,产量越高,一般耕地,田边地旁,均可利用。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桑葚种植技术及高产要点。

桑葚种植几年结果?三年的桑葚树苗当年就可以结果。实际上一年的苗就可以结果了。

种植户:果桑专门以它的果实为主,果实一亩地产量大概为300到500公斤。如果一公斤按30元计算,一亩地300公斤,大概它的产量就是900元。如果再算上桑叶,桑树枝产值就可能达到一万元以上。

果桑在北方适合保护地栽培,果桑的成熟期正是我国南北水果淡季,这种反季节栽培有利于农户创收.

负责人:果桑现在它的价格比较高,农民用它作为鲜食的果实销售就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了,等到果桑得到大规模发展以后,它不但可以作为鲜食的品种,还可以进一步开展它的深加工工艺。像做一些果汁、果酱,它还可以入药,这样它的经济效益就会大幅度提高,到时候农民种植它经济效益就会非常可观。

虽然保护地种植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北方农户种植果桑还需要注意温度的变化.

专家:果桑因为要求的温度还是比较高,白天至少在20度以上。如果温度太低,容易造成低温高湿,湿度大容易产生病害。

桑葚品种选择

以鲜食桑椹为主,宜栽无籽大十和红果2号。前者果味佳,成熟早;后者产量高,较耐寒。以加工桑果汁等为目的,宜选用红果1号、红果2果,8632。红果1号耐寒,特高产。注意,无论栽哪个品种,都必须配置5-10%的雄株作授粉树。

桑葚栽植密度

无籽大十品种枝条较软,树形松散,采用行距150cm、株距120cm(每亩370株)形式;其他品种枝条直立,树形紧凑,采用130cm×100cm或130cm×130cm形式。

桑葚定植方法

秋末落叶后至第二年开春发芽前为栽培时期。整平土地,按株行距挖50cm深的沟槽,施入土杂肥和磷肥。把购回的桑苗大小分开,将结果树与授粉树合理搭配布局,栽后浇足定根水。

桑葚修剪技术

开春发芽前,距地面40cm高处平剪。6月初,对生长健壮的枝条留15-20cm平剪,促发侧芽。当年加强水肥和防虫管理,使其快速成长.第二年春就有桑葚初产,采果后要对桑树定形修剪,每株选留3-4个粗壮枝,基部留长15-20cm平剪,成为支干。支干上萌发新枝,即为下年结果枝。

桑葚高产技术要点

1.每年开春覆盖地膜,既能提早桑椹成熟,又能有效防除桑椹菌核病和椹樱蚊为害,是桑果持续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2.果桑生长需硼,在春季萌芽后扬花期防治病虫害时加0.1%硼肥,可省工增效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夏伐抽芽肥为主,其他为辅;n、p、k要适当搭配。

4.幼果膨大期选用0.3%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施肥,对提高果实含糖量和色泽有好处。

桑葚品种选择

以鲜食桑椹为主,宜栽无籽大十和红果2号。前者果味佳,成熟早;后者产量高,较耐寒。以加工桑果汁等为目的,宜选用红果1号、红果2果,8632。红果1号耐寒,特高产。注意,无论栽哪个品种,都必须配置5-10%的雄株作授粉树。

桑葚栽植密度

无籽大十品种枝条较软,树形松散,采用行距150cm、株距120cm(每亩370株)形式;其他品种枝条直立,树形紧凑,采用130cm×100cm或130cm×130cm形式。

桑葚定植方法

秋末落叶后至第二年开春发芽前为栽培时期。整平土地,按株行距挖50cm深的沟槽,施入土杂肥和磷肥。把购回的桑苗大小分开,将结果树与授粉树合理搭配布局,栽后浇足定根水。

桑葚修剪技术

开春发芽前,距地面40cm高处平剪。6月初,对生长健壮的枝条留15-20cm平剪,促发侧芽。当年加强水肥和防虫管理,使其快速成长.第二年春就有桑葚初产,采果后要对桑树定形修剪,每株选留3-4个粗壮枝,基部留长15-20cm平剪,成为支干。支干上萌发新枝,即为下年结果枝。

桑葚高产技术要点

1.每年开春覆盖地膜,既能提早桑椹成熟,又能有效防除桑椹菌核病和椹樱蚊为害,是桑果持续优质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2.果桑生长需硼,在春季萌芽后扬花期防治病虫害时加0.1%硼肥,可省工增效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夏伐抽芽肥为主,其他为辅;n、p、k要适当搭配。

4.幼果膨大期选用0.3%磷酸二氢钾等进行根外施肥,对提高果实含糖量和色泽有好处

桑葚种植技术

繁殖技术

耐旱、不耐涝、耐瘠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用种子、嫁接和压条繁殖。

1.种子

采取紫色成熟桑椹,搓去果皮,洗净种子,随即播种或湿砂贮藏。春播、夏播、秋播均可。夏播、秋播可用当年新种子。播前用50℃温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浸泡12小时,放湿砂中贮藏催芽,经常保持湿润,待种皮破裂露白时即可播种,按行株距20cm×30cm开沟,沟深1cm,每1公顷用种量7.5~15kg。覆土。约经10日出苗。苗高3~4cm间苗,去弱留强,并补苗。春、秋季按株距10~15cm定苗。

2.嫁接

袋接法,于嫁接前20日,剪接穗,湿砂贮藏,使砧木剪口处的皮层和木质部分离成袋状,然后插入接穗,以插紧为止。芽接,春、夏季用“T”形芽接或管状芽接(套接)。

3.压条

早春将母株横伏固定于地面,埋入沟中,露出顶端,培土压实,待生根后与母体分离。春或秋季进行定植。按行株距2m×0.4m开穴,穴径0.5~0.7m,穴底施入腐熟厩肥,上铺薄土一层,栽入,填表土后,将植株向上提一提,使根部舒展,再填心土,压实,浇水。定型后通过修剪、疏芽、摘心,养成一定树型(如地桑、低桑、中干桑、高干桑、乔木桑等不同类型)。

修剪可用拳式修剪法,每年在基部伐条,利用潜伏芽萌生新条,几年后在修伐处成拳状的树疙瘩。另有无拳式修剪法、留枝留芽修剪法等。

病害有桑萎缩病、桑疫病、桑褐斑病、桑根结线虫病等。虫害有桑螟、桑蟥、桑象虫、桑白蛴、桑天牛、桑蓟马、桑始叶螨等为害。

中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的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在商代,甲骨文中已出现桑、蚕、丝、帛等字形。到了周代,采桑养蚕已是常见农活。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成片栽植。

桑葚产地分布

说到桑葚产地 ,估计很多人都无法说出来,因为桑葚毕竟不算是我们常说的家常水果。不过桑葚的营养价值是一点儿也不亚于我们常吃的家常水果,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两大桑葚产地:

1、黄河故道的桑葚:黄河故道的桑葚较之普通的桑葚差异很明显,一般的桑葚是紫红色的,但是这里的桑树所结的桑葚是乳白色的,而且个头也比普通桑葚更大,吃上去口感也更好。所以但凡见到乳白色的桑葚,这必是出自夏津黄河故道。

2、新疆的桑葚:新疆盛产桑葚,而且主要集中在南疆,那儿的桑葚不但个头大,而且味道浓甜,入口感觉极好。不过这里也出产一种白桑,与黄河故道的桑葚有些类似,到了六七月份桑葚出产的时候,行走在路边上,随处可见卖桑子的,这些小商户以个人种植为多,因为桑葚摘下来之后不耐储藏,所以它们一般只能本地消化,无法运出去。

桑葚产地环境

桑葚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气温12℃以上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4~30℃,超过40℃则受到抑制,降到12℃以下,则停止生长。

桑葚的产地不一样,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稍迟一点。

桑葚病害防治技术

1.桑椹菌核病

随着桑园综合开发的不断深入,种桑不单只为采叶养蚕,果、叶二用的果桑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果桑比较容易发生桑菌核病,现将桑菌核病的基本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基本症状

桑菌核病是果桑一种主要病害,俗称桑白果病,属真菌类病害;桑树开花时病菌开始侵入,结果后病状显现,颜色呈白色;病果无商品和食用价值。果桑品种较易发病,如不及时防治,严重地块发病率将高达90%以上。

防治方法

1、防治时间:分3次进行,每隔7至10天防治一次。

第一次:始花期(桑花初开时);

第二次:盛花期(桑花全面开放);

第三次:盛未期(桑花开始减少,初果显现);

2、对口农药: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

注意事项

1、喷施时雾点须细、周到,不可漏喷。一般每亩用量3~4背包,花序、叶、枝充分湿润,以滴水为度。

2、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应交替使用。

3、防治时农药浓度须按标准配,不可任意提高浓度,否则不利于今后防治。桑病防治主要是以防为主,所以应重视前期防治。

2.桑园青枯病

1、加强植物检疫,培育无病苗木。

2、合理采摘桑叶,全年在采叶喂蚕过程中,尽量减少伤流。

3、推广免耕法栽培,实行土地轮作。

4、推广盛东一号等抗病品种。

5、及时排除桑园积水。

6、清除桑园病株和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挖起集中烧毁,对病穴周围用铜铵合剂浇灌处理,即用碳铵3公斤、硫酸铜0.5公斤,拌和后在塑料袋密封24小时,每公斤兑水200公斤浇根部,隔7天1次,连续3次。

青枯病防治重点是加强桑园的培育管理和农业防治。

3.桑树断梢病

桑树断梢病是近几年来北方蚕区多发的一种桑树病害,以陕南春伐蚕区发生较为严重,其它地区也有发现。

(1)发生特点:本病发生在新梢基部。凡桑椹小粒菌核病(白桑椹病)症状明显后,椹柄逐渐变黑褐色,新稍基部皮层慢慢由点线状斑点扩展成块斑至四周围斑。发病新梢病斑部位产生愈伤组织,先出现龟裂之后病斑下陷造成环缢,病变部位失水变细,遇风、雨天或上部触动易折断倒挂树上。

(2)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发现白桑椹及时摘除、集中烧毁,青椹期摘除青椹防治效果更好。

②药剂防治:一般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乙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在桑树花期喷雾以杀灭病菌。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