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菌菇种植

猴头菇发生畸形和粉红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6|点击次数:

猴头菇发生畸形和粉红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猴头菇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和较高营养保健价值的中高档食用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猴头菇的销售市场逐步扩大。普及猴头菇栽培既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又可帮助菇农致富。猴头菇在栽培过程中,常由于通气不良,水分管理不当,或温度过高,湿度偏低等原因,引起子实体发育不良产生畸形。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猴头菇发生畸形和粉红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jpg

一、畸形菇

1.光秃无刺菇

症状:子实体呈块状,没有菌刺分化,块状子实体表面粗糙,有时出现皱褶。子实体能够不断膨大,但菌肉质地较为松软,具有猴头菇子实体的独特气味,表面颜色较正常猴头菇子实体深。

原因:如果猴头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的环境温度高于24℃、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菌刺就会停止生长,形成光秃无刺菇。

防治措施: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注意适当通风透气,增加洒水量,控制环境温度不超过2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

2.丛枝珊瑚菇

症状:子实体基部长出很多丛状分枝,主分枝上又不断长出小分枝,子实体呈珊瑚状。丛状分枝的基部与培养料上索状菌丝相连,有的分枝会逐渐萎缩,而有的分枝会继续生长,分枝顶端会膨大成小型球状子实体。

原因:猴头菌属于好气性真菌,子实体生长需要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如果菇房通气不良、二氧化碳浓度高于0.1%,就会出现丛枝珊瑚菇。另外,如果培养料的养分不足,也会出现丛枝珊瑚菇。因此,第二潮子实体发生畸形菇的比例一般高于第一潮子实体。

防治措施:在实体生长发育期间,适时合理通风透气,使菇房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0.1%以下。采收第一潮子实体后,及时向培养料中补充1%的蔗糖水或0.1%的复合肥溶液、淘米水等营养液。

3.色泽异常菇

症状:子实体生长中后期,颜色逐渐由白色变成黄褐色或粉红色,菌刺变短变粗,子实体味道变苦。

原因:当子实体受到霉菌侵染时,颜色会由白色变成黄褐色,菌刺变粗变短,逐渐停止膨大变成僵菌,味道变苦,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另外,当菇房温度低于14℃时,子实体颜色会逐渐变成浅红色,且颜色会随着低温时间的延长而加深。

防治措施:当个别子实体出现浅红色时,应立即提高菇房温度,使之保持在15~2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同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防治。如果发现有霉菌侵染时,立即挑出霉菌侵染部分,再喷洒上述杀菌剂。

二、粉红病

症状:粉红病有两种症状,一是子实体颜色变红,但还可继续生长,不发生腐烂;二是子实体光泽暗淡、不再膨大、出现萎缩,表面长有粉红色的粉状霉层,最后子实体逐渐腐烂,并影响下一潮子实体的形成。

原因:当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低于14℃、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菇房散射光强度超过1000勒克斯时,极易发生粉红病。

防治措施:栽培环境按照技术规程彻底消毒,菇房保持适宜的溫度和湿度,散射光的光照强度控制在200~400勒克斯;合理通风透气,及时摘除病菇并立即用杀菌剂喷洒消毒,清除受感染的病菌袋,带离菇房销毁。

猴头菇畸形的防治方法

光秃无刺猴头菇:

这类畸形主要是温度偏高,湿度偏低,常在25℃温度条件下子实体蒸发量过大,而湿度又没及时跟上,造成不长刺毛而形成光秃菇。

光秃无刺猴头菇预防方法:注意控温保湿。当气温超过25℃时,野外菇床栽培的应早、晚揭开盖膜通风,白天把两头盖膜打开,使其透气;畦沟灌水降低地温,空间喷洒雾化水增加湿度,保持在90%以上,并加厚阴棚遮盖,减少阳光透进,减轻水分蒸发。

珊瑚丛集形的猴头菇:

珊瑚丛集的菇体基部多次分枝丛集,形似珊瑚,可明显看到有一条似根状菌索与培养基相连。这种子实体有的在出菇期就死亡,有的能继续生长发育。小枝顶端不断膨胀,形成多个猴头菇状态的小子实体。形成这类菇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刺激菌柄不断分化,抑制中心部位的发育,致使形成不规则的珊瑚状;也有的因为培养料中含有芳香化合物或其他杀菌物质,使菌丝生长发育中受到抑制或异常刺激;有的栽培者片面强调保温、保湿,忽视通风换气,在这种饱和的湿度和静止空气条件下,迫使子实体向异常发展。

珊瑚丛集形的猴头菇预防方法:

1、加强菇场通风换气,排除畸形幼菇的发生,特别是室内栽培,要倍加注意通风,改善环境条件。

2、选择培养料时,要注意剔除杉、松、樟、杨、槐等含杀菌效果的树木。

3、已形成珊瑚状的子实体,在幼小时立即将它连同表面培养料一起刮掉,然后再行培养,正常出菇。

菇色异常的猴头菇:

一般为菇体色泽发黄,菌刺短而粗,有的子实体变成红色或幼菇开始到成熟均呈粉红色,菇体味带苦。形成这类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偏低,常因秋、冬季栽培,气温突降,子实体发育生长阶段低于10℃,菇体发红,并随着气温下降而颜色加深。室内栽培通风时,子实体受到直流风刺激,菇体萎黄。

对色变的菇应区别病因,对症处理。因低温引起的,则在安排接种时就要考虑到接种后25天左右,当地气温以不低14℃为妥,以此为界,向前推算最佳接种期,即可避开低温所害。野外畦栽可把盖膜密封,中午气温高时通风,并把遮盖物拉稀,引光增温;室内栽培的避免通风时风直吹菇体,或在靠近窗户的菇袋上盖上湿纱布。

此外,由于菌种传代次数过多,种性退化,产生畸形猴头菇时,应采取提纯复壮,培育优良菌种,提高种性和纯度。准备培养料要进行杀菌消毒,放置两天后加入0.5%左右的益富源益生菌,保护猴头菇生长环境,出菇及生长过程定期喷洒益富源菌菇生态宝,抑制病菌杂菌生长,为猴头菇的生长提供一个有益环境。

标签: 菌菇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