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龙虱哪里有养殖基地(和味龙虱)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0|点击次数:
和味龙虱.

都说广东人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躺的除了桌椅,其它的都拿来吃,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老广对食物的无所顾忌。我不挑食,也敢于接受挑战,但是,面对着一些样子恐怖的食物,确实也不敢下奢。四川的朋友李总来广州,我们宴请他们一行,善于搜罗各种奇形怪状食物的徐姐姐,带来了一碟和蟑螂长得一模一样的“和味龙虱”。


和味龙虱.

▲ 龙虱

龙虱,俗名水鳖,别名泽劳、黑壳虫、水龟子、水鳖虫、射尿龟、小龟子。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水生昆虫,全球有4000多种,中国有230多种,龙虱在我国分布较广,主产于广东、湖南、福建、广西、湖北和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吃龙虱这个习俗,主要是广东人,以致于野生龙虱都不够老广吃,开发了人工养殖,可见老广有多喜欢。


和味龙虱.

▲ 正在享用龙虱的陈晓卿老师

怎么吃?徐姐姐做了个示范:首先,把它背上的两只硬翅膀剥去。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旋动它的头部,头颈连接处有一条线状物一直连着身体。把线状物完整地拖出来,这样它的肚肠也跟着出来了。然后闭上眼睛,张开大嘴,直接放入嘴里,慢慢咀嚼。据说香、脆、酥、甘环绕口腔,绝对让你回味无穷,最重要的是半夜你绝对不用起床尿尿,一觉美美地睡到天亮。


和味龙虱.

▲ 《海错图》画的龙虱

为什么叫龙虱呢?清朝博物学家聂璜的《海错图》给出了答案:“此物遇风雷霖雨,则堕于田间,故曰龙虱。”原来,古人认为打雷下雨,是龙在抖动,古人看到下雨天龙虱就跑出来,以为是龙身上的虱子,龙一抖,虱子就掉了下来,觉得这些怪物就是龙身上的虱子。其实,龙虱是水生昆虫,雨后闷热的夜晚是昆虫活动的高峰期,水生昆虫会钻出水面活动,龙虱也不例外。说龙虱是龙身上的虱子,这一说法,连聂璜都不相信,所以在《海错图》中它说“岂真龙体之虱哉”?聂璜已经是那个时代很有见地的动物学家了,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和味龙虱.

▲ 黑龙虱


老广餐桌上的龙虱,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身体两侧各有一条鲜艳的黄边,叫“金边龙虱”,又叫“母龙虱”,另一种是不带黄边的,叫“公龙虱”。《海错图》里说“龙虱状如蟑螂,赭黑色”,没有说带黄边,画里画了正反两面两只龙虱,也没带黄边,看来聂璜画的是“公龙虱”。现代生物学家已经给出了答案:聂璜画中的龙虱,和老广口中所说的“公龙虱”,其实是另一类水生甲虫,学名水龟虫,又叫牙甲,并不是真龙虱,它只是长得很像龙虱而已,“金边龙虱”才是真龙虱!别看龙虱种类繁多,能拿来吃的只有“金边龙虱”,因为它够大,其余常见的三星龙虱、三斑龙虱、锦龙虱、墨龙虱,都因个体太小,上不了餐桌。“金边龙虱”长3.5-4cm。前胸及鞘翅两侧黄条斑中间夹有一条黑色斑纹,分辨它是公是母并不容易,母的金边龙虱鞘翅上密布沟纹或皱纹,仅端部及中缝处无纹。把水龟虫当成“公龙虱”这个乌龙,聂璜几百年前就摆了,现在喜食龙虱的老广们继续指鹿为马,就不应该了。真龙虱肉比水龟虫多,所以说“母龙虱”比“公龙虱”好吃,这倒是对的。


和味龙虱.


老广喜食龙虱,不仅是因为它美味,还因为传说中的各种神奇疗效,比如说可以治晚间尿频。唐朝陈藏器撰于开元二十七年的《本草拾遗》说它“主治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和面部褐斑”。清代赵学敏的《陆川本草》说它:“滋养强壮,治小儿遗尿”。加工龙虱时,要先给龙虱排尿,方法是常温水下锅,加热,随着水温升高,龙虱就撒出尿来,古人估计是看到这一现象,就联想到这一功能。为什么只针对老人和小孩呢?因为青壮年少有尿频的。小孩遗尿,是因为膀胱肌发育未成熟,老人尿频,是因为前列腺增生,龙虱能否解决这些问题,我就不懂了。

和味龙虱.

▲ 陈藏器《本草拾遗》


龙虱治小孩遗尿老人尿濒,这一说法,连聂璜都未予采信,他倒是说了龙虱的另一功能——化痰。这一神奇功能又是怎么推理出来的呢?《海错图》说“鸭食之则不卵,故能化痰。”大概逻辑是——1,鸭子吃了龙虱就不下蛋;2,那是因为龙虱把蛋化了;3,人如果吃了龙虱,就会把痰化了!这个推理链条之牵强,真的让人摇头。除了逻辑不通,还有两处致命伤:1,鸭子吃了龙虱就不下蛋,是真的吗?2,鸭子吃了龙虱就不下蛋,那么人吃了龙虱岂不是会导致流产?这个逻辑比化痰更靠谱啊!


和味龙虱.


传说中龙虱的功效,还有什么滋补强壮,治疗肾炎,补肾填精等。龙虱体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57.13%,粗脂肪含量占干重的27.34%,总糖含量占干重的8.51%,龙虱体内具有多种脂肪酸,所以说可以滋补还有些靠谱的。说龙虱有美容健肤之功效,人补充了蛋白质,吃得肥肥胖胖,看起来确实是精神饱满,面色红润,这些说法都没毛病,现在还在龙虱身上发现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就是化妆品大宝SOD蜜宣传的那个东西,理论上可起到促进微循环、破坏氧化自由基和防老抗衰作用,这个作用如果大力宣传,龙虱的价格那就上天了。

和味龙虱.

▲ 《岭外代答》书影

老广好吃,不论好丑,这个传统,可谓历史悠久。南宋时长期在广西钦州从事教育工作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说“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其间异味,有好有丑。”这里的“深广”,指广州的偏远地区,“溪峒”指的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云南贵州一带,这些地方获取蛋白质不容易,鸟兽蛇虫就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古人这一传统,还只极限于偏远地区,而今人却把它发扬光大,把它们端上大都市的餐桌。


这真是应了一句广州俗语——唔理好丑,至紧要就手!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