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刀鳅养殖技术大全(垂钓棘鳅的黄金季,用对钓法与饵料,才是提高鱼获的关键环节)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2-03|点击次数:

不知不觉又到了4月,远离寒冬,虽然依旧有点冷,但南方的天气已经稳定在15度以上了,鱼类的生长繁殖也即将结束,可以说一年之中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钓鱼时节。中华刺鳅,农村的“鱼三宝”,对于城市的钓鱼人认识的可能很少,也进入了垂钓期。

自小就钓到过的棘鳅,目前在野外生存的野生棘鳅的数量越来越少了,只能靠人工养殖供给。以小编身处的珠三角为例,在西江和北江等水域里已经很难钓到它了,最近钓获它还是在去年的11月底,在北江的支流绥江钓到的。现在又到了钓棘鳅的季节,那么该如何钓获它呢?需要怎样施钓?得从以下三点开始说起。

垂钓棘鳅的黄金季,用对钓法与饵料,才是提高鱼获的关键环节!


  • 棘鳅的特征与习性有哪些?
  • 棘鳅的钓位与钓法有那些技巧?
  • 垂钓时需要注意那些事项?

棘鳅不好钓,只有真正撑握了以上几点,并且很准确地了解它们的习性,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垂钓。

棘鳅鱼的特征与习性

1、棘鳅

棘鳅,为刺鳅科初级澹水鱼类。 体呈长条状,似泥鳅,吻端尖且向前突出,口下位。背、臀鳍前有一排分离之硬棘。鱼体呈绿褐色,体侧具14-17条不太明显之暗色横带;背鳍基底下方有6-7个黑色镶白边之圆形斑。背鳍基底长由鱼体全长之2/3处直达尾柄,但不与尾鳍相连;无腹鳍;臀鳍亦长几乎与背鳍平行。最大体长可达38公分。

棘鳅的叫法很多,也叫刺泥鳅,锯齿泥鳅、带刀鱼等,小编的乡下叫猪嘛锯,学名是“中华棘鳅”,棘鳅是野生淡水鱼类,这种泥鳅比普通泥鳅头小,嘴尖,胡须小,它形似一把细而长的小刀,故称“刀鳅”。

垂钓棘鳅的黄金季,用对钓法与饵料,才是提高鱼获的关键环节!


2、棘鳅鱼的生活习性

1)、底栖性鱼类,对水质之适应性强,能生活于澹水与半澹咸水区。生活于多水草的浅水区。

2)、喜好弱酸性的软水,是属于夜行性的鱼类。故白天均潜伏砂中,只留鼻与口在外,或隐藏于暗处,静待夜晚的来临,始出来活动觅食

3)、觅食习惯。性喜吃食活饵,包括孑孓、红虫、小型甲壳类甚至蚯蚓,属肉食性鱼类。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的泰国、印尼及马来西亚等国家之河流中。

4)、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印度以东的东南亚之广大区域,在国内刺鳅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水系,在南方分布很广。中国台湾省亦产,分布于台北桃园一带。

5)、生存环境长吻棘鳅喜欢栖息于河川之中、下游略缓流区,或是小沟渠及池沼中较清澈、低污染的水域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在有流水的地方居住觅食,常躲藏于砂泥底中。

垂钓棘鳅的黄金季,用对钓法与饵料,才是提高鱼获的关键环节!


棘鳅的钓位与钓法有那些技巧?

一、钓位的选择

想要钓到棘鳅必须得找到一个好的钓位,只有找到正确的钓位才能钓获它。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好的钓位呢?根据棘鳅的生活习性去寻找钓位。

1、有缓流的水域。各大江河的中、下游略带缓流的水域,或者各种小沟渠及池沼中较清澈、低污染的水域中。以小编的经验,各大发电站的泄洪闸的出水口,是钓棘鳅的最佳钓位

2、各种沙石底质的水域。由于棘鳅常躲藏于砂泥底中,所以需要找那些有乱石堆,或者沙泥底质的水域。

3、水草水域在各种有流水的水草浅水区里,存在有大量的小型无脊椎动物,比如小虾小鱼,各种水生生物,这些都是棘鳅的食物。

垂钓棘鳅的黄金季,用对钓法与饵料,才是提高鱼获的关键环节!


二、钓饵的选择

棘鳅主要是肉食性鱼类,对于钓鱼人来说,钓饵别无选择,荤饵是唯一的选择,但一定要保持它的活性。

1、石虫。石虫是垂钓棘鳅的最佳钓饵,它比蚯蚓垂钓的效果赢百倍,这是经常被现在的钓鱼人所不知道的并且经常被忽略。

到现在还记得找石虫的经历,在有急流的石头堆里,搬开急水处的石头,随便可以找到石虫这种虫子是钓棘鳅的绝佳饵料。

2、蚯蚓。蚯蚓也是钓棘鳅的上好饵料但不是所有蚯蚓都合适,需要选择红色的蚯蚓才合适,而且蚯蚓不能过大,尽量选择个体小的比较适合。

对于除石虫和蚯蚓之外的其他钓饵,小编没有用过,不敢发表其他看法,但小编知道垂钓棘鳅时一定要保持荤饵的活性,才是最好钓棘鳅的饵料。

垂钓棘鳅的黄金季,用对钓法与饵料,才是提高鱼获的关键环节!


三、挂饵法

垂钓棘鳅的挂饵法是非常讲究的,由于石虫已经比较少人用了,只能用蚯蚓做钓饵,讲述蚯蚓穿钩的垂钓方法,保持蚯蚓的活性才是最主要。目前主要有二种挂法。下面给介绍下:

1、半条蚯蚓。把红蚯蚓对折截断,需要保持蚯蚓的另一头的活性,在截断头处穿钩挂饵。这样既保持了蚯蚓的蠕动,又方便棘鳅的咬钩吃饵,而且截口处释放出的腥味更浓,唯一弊点就是蚯蚓容易死。

2、 穿一条蚯蚓。穿一条蚯蚓也有两种穿钩法:

1)、一是把鱼钩从蚯蚓的头部穿入钩,把蚯蚓穿满钩,注意要把蚯蚓的尾部留也一小段让蚯蚓蠕动。

2)、另一种穿钩法叫半身入法,是用鱼钩从蚯蚓的头部下面穿入,然后将蚯蚓绕钩2~3圈,然后把蚯蚓下半部再穿入钩中,需要把蚯蚓的头尾部分露出保持蠕动。

垂钓棘鳅的黄金季,用对钓法与饵料,才是提高鱼获的关键环节!


四、钓具钓法

1、钓刺鳅可以用手竿,选择长4.5米或5.4米的,用单竿单钩。刺鳅第一次拉竿的时候力量不大,先不提竿,第二次拉力比较大的时候就要立马提竿,要一次性把鱼挑上岸,钓上来后可以欣赏棘鳅在那跳钩尖舞了。

2、插竿钓。插竿钓是小编小时候最常用的一种懒人钓法,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就是上山砍一条小竹子,大约二米长,配上2米左右的钓线,那时是通线装上鱼钩,把鱼竿竖起直接斜插入地下,并把钩饵抛入到水中大约40~80厘米的水深,每隔十几分钟去提竿一次,这种钓法一次性可以插10支竹竿。保证收获大。

3、线组。棘鳅属于吃死口的鱼类,基本对钩饵一口吞下,所以对浮漂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对于主线也没什么太大的要求,1.0或1.5的主线足球以应对,子线还是要选择好的,毕竟是单钩垂钓,又是在乱石堆等地方垂钓,单钩7号长柄钩。

垂钓棘鳅的黄金季,用对钓法与饵料,才是提高鱼获的关键环节!


垂钓时需要注意那些事项?

1、棘鳅属于夜行鱼类,注意钓鱼时间,一般下午4点后,或者早上9点前垂钓。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在夏天上午10点点到下午四点又是垂钓黄金时间。

2、每年的4月~10月是黄金季节,现在刚好是开始垂钓的时候。

3、沉底钓。垂钓棘鳅不需要过于深水,需要在有急流的缓流区域内垂钓,而且一定要沉底垂钓

4、需要摘钩器棘鳅吃钩基本一口闷,在抢吃的过程中经常把钩饵吞入肚子里面,摘钩时需要摘钩器。

写到最后

如今由于工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水体变差,想寻觅到棘鳅的踪影已经很难了。依笔者了解,现在的棘鳅只有在农村的荒野河流中广泛存在,还有就是靠专门的养殖了。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时的山青水绿、清澈见底的溪流己经形成了回忆。可能只有农村长大的人,依靠小时钓鱼时钓获过它,现在很难很难了,如果你现在有机会钓到它,是不是非常讨厌钓到呢?

垂钓棘鳅的黄金季,用对钓法与饵料,才是提高鱼获的关键环节!


最后建议:环境保护是每个钓鱼人的责任!请随手带走自己身边的垃圾,创造一个美好的钓鱼环境!我是钓鱼铃当,记得关注我!谢谢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