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鳖鱼养殖技术(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7|点击次数:

中华鳖,俗称为甲鱼、水鱼,因其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维生素,而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国人心中不可多得的一种高档饮食滋补珍品,一直深受人们的追捧。但长期以来中华鳖由于仅限野生及受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无论其在自然繁殖还是在分布数量上都不得不让人担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集约化、规模化控温养鳖技术的提升及普及,中华鳖的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也因此走上了寻常百姓家庭的餐桌。然而由于初期养殖者片面追求产量而忽略了科学的养殖管理,引发了养殖水体恶化、疾病频发、营养价值低下以及一定程度的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养殖效益低下甚至亏损成为常态。

稻一油一养殖模式是根据水稻和油菜的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中华鳖的生活习性设计而成的一种生态立体养殖模式。稻一油轮作既为中华鳖提供了生长必需的水环境,又防止了因中华鳖冬眠期耕地闲置,可以做到“一水两用,一地三收”三赢种养模式,充分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及产出效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模式。以下乡民锋哥就跟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稻一油一鳖的生态种养技术,供有志于发展农村种养殖的农民朋友们参考。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一、稻田设施改造

(一)稻田选择与作垄施肥

根据中华鳖的生活习性,要求选择水源充沛、排灌方便、保水性强、黏性土质的稻田。首先将稻田分割成若干个方形地块、大小应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及该地面积而定,平原地区每块面积近一般以3亩为宜、而丘陵地区则较小。

每年春季插秧前的15~20天,先在每亩稻田和鱼沟中均匀施加腐熟的牛粪、猪粪或有机绿肥等500公斤,然后利用机械或者人工将稻田改造成宽0.6米、高0.25~0.35米的梯形垄土,到插秧前的2~3天再重新翻整一次。为方便进行作垄操作,田内的灌水不宜过深,但也不能把水全部排干。垄向的规划应依照水流的方向和风向来确定,为便于进行排洪和灌溉,正冲田和低台田的垄向应按顺水流方向,而挡风口田垄则应垂直于风向,以防稻苗倒伏。

(二)、开挖田间沟

作垄结束后,沿着稻田田埂内侧四周开挖供中华鳖活动觅食以及避暑防寒的“田”字形鳖沟,根据稻田大小,鳖沟应以田中央为中心挖成“井”字形、“十”字形等互联的形状,鳖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20%(一般沟宽约为1~5米、深0.5米),并在稻田四个拐角处和稻田中间各开挖一个3~5米长、2~3米宽、1.2米深的鳖溜。另外为方便日后机械生产作业,应在鳖沟上修建几条宽3米左右的机耕通道,而鳖沟位置则由管涵相互连通。利用挖沟的泥土对田埂进行加宽、加高、巩固,确保田埂的保水和防逃能力。改造后的田埂高度一般应高出稻田平面50CM以上,湖区低注田的田埂至少也应高出稻田平面80CM以上,埂面宽为150CM,池堤坡度的比为1:(1.5~2)。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三)、建造防逃设施

为防止中华鳖外逃或敌害进人稻田,乡民锋哥所在地区的做法是利用石棉瓦建造防逃隔离带,具体操作为:将石棉瓦埋入田埂的泥土中20CM,地面的露出部分为50CM以上,然后采用木桩在每隔100CM处加以固定。为防止中华鳖沿夹角爬出外逃,稻田四角的转弯处要做成弧形或在各夹角处挂一个玻璃啤酒瓶以防其顺势逃脱隔离带。

(四)、改造进、排水系统

为方便管理,以乡民锋哥所见到的鳖田进、排水控制系统均设置在田边外,而没有设在稻田中央串联的情况。进行鳖田建造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块的地势及环境特点,多以将进水口和排水口按对角位设置。进水口应建在该田埂的最高位上,而排水口则建在沟渠的最低处,进、排水口的大小应根据该田块的面积及下暴雨时防洪排涝的需要而定。通常进水口的宽设置为30~50CM,而排水口的宽则为50-80CM为宜。为防止鳖鱼外逃,进、排水口处应用铁条网封住。

(五)、晒背台、饵料台以及产卵台建设

中华鳖有晒太阳的习性,所以在鱼沟中可以用粗糙面的石棉瓦每隔10米左右设置一个晒背台,饵料台和晒背台可合二为一。台面宽度可设置为60~80CM、长170~200CM,晒台的一端设在埂上,而另一端则没入水中15CM左右的呈整体斜坡状。在田中央的避静处用土建一个长500CM、宽100CM的产卵台,台坡度比为1:2,台中间应铺放30厘米厚的沙子。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二、作物的种植与鳖种放养

(一)、鳖沟消毒

为彻底杀灭鳖沟内残留的敌害生物和致病菌类,预防鳖鱼疾病的发生,应在鳖苗种放养前的10~15天期间,按每亩沟面积用100公斤生石灰兑水泼洒的方法进行田地消毒。

(二)移栽水草及建造萌棚

夏热冬寒,稻田的水温异常变化,虽有鳖沟,对中华鳖的正常生活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在晒背台处搭设若干个荫棚,并在鳖沟消毒的3-6天后,向沟内移栽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栽植面积占鳖沟面积的20%-30%,为中华鳖提供遮阴躲避的场所以及净化沟内水质。

(三)、稻秧、油菜移栽

乡明锋哥所在地区的插秧时间为每年的4~5月之间,秧苗移栽在垄坡上,行距约为17CM,株距约为10CM。稻种应选择为抗病害、抗倒伏、耐肥性强的单季稻。

在6月~8月间水稻收割结束后,进行第二造水稻种植,待10月~11月收割完成后,经过二次深翻腐蚀并施肥,每亩田地均匀施加腐熟的牛粪、猪粪等约500公斤。到12月份再选择综合抗性较强的油菜品种进行苗种移栽。

(四)鳖种放养

中华鳖的苗种投放应选在气候条件较为稳定的4月尾或5月中的温暖晴天进行,这时秧苗已经返青,根系发育完好,即便中华鳖在泥中穿行也不会伤害稻株。如果以育种繁殖为主,一般每亩稻田可放养亲鳖60只(按雌:雄=4:1的比例投放);如果放养商品鳖,每亩稻田可放养统一规格为250克左右的中华鳖80~100只。要求选择体格健壮、健康无伤病、活动力强的苗种入田,并且在放养前苗种用3%食盐水浸泡8分钟。

中华鳖雌雄鉴别的方法:雌鳖尾短而短,裙边较宽,尾端不能自然伸出裙边外,而雄鳖则刚好相反;雌性背甲为较圆的椭圆形,中部较平,而雄性则为较长的椭圆形,中部隆起。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三、日常管理

(一)饵料投喂

中华鳖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动物,人工投喂的饵料为收购的野杂鱼、切碎的鱼肉或者河蚌肉等。投喂的方法应严格遵守四定原则,即定点、定时、定量及定质,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在上午的9~10时、下年的4-5时。具体的投喂量视当天的天气、水温、活饵(田间杂鱼、螺蛳等)等情况而定,一般以鳖可以在1.5小时左右吃完为宜,水温低于18℃应停止投喂饵料。为了提高中华鳖的品质和节省饲料成本,可在稻田内预先投放一些田螺、小鱼虾类供捕食。

(二)、水位控制与水质调控

4月中旬为了方便耕作和插秧,插秧时将水位适当提高至30~35厘米,即水位恰好没过田垄;投放苗种后,根据不同生长期水稻对水位的不同要求和鳖的生长需求,适当地逐步增减水位。每隔10天用生石灰水泼洒鳖沟一次,并定期加注新水,保证15~20天换水一次,以保持水中的溶氧。

(三)、科学晒田与追肥

在水稻生长中期需要进行晒田。以乡民锋哥所在的南方河源多山地区,正常采取轻晒的办法:即将水位降至田面刚好露出水面,而田块中间又不致于陷脚,田边的表土又不会裂缝和发白,以可以见到水稻的浮根泛白为适度。待晒田结束之后,应立即将水位提高到原来的水位。需要注意的是,晒田前要进行清理及洗沟鳖沟,并调换新水,以保证鳖沟通畅不积污,保持水质清新。

中华鳖的粪便及残饵虽有一定的肥田作用,但为保证田间养料充分,种养期间需进行适量追肥。方法为每15天施肥一次,每次每亩地施10公斤腐熟的农家粪肥于鳖沟、鳖溜中,保持田水呈黄绿色。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四)、农作物病害和中华鳖疾病防治

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联控原则。稻田中的病虫害一般由昆虫引起,而中华鳖以稻田间的昆虫、飞蛾等为食,故田间虫害较少,一般可不施农药;如果病害较严重,可以选择喷洒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为防止中华鳖农药中毒,可先将其诱至整溜中暂养,待施药2-3天后方可解封。

中华鳖一般采用低密度养殖,饲养环境易于掌控,而且鳖间相互接触较少,所以一般发病机率不大。但是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应定期进行鳖沟消毒,每天清洗饵料台。为防止中华鳖肠炎病发生和增强体质,每隔10天就按每20公斤的饲料添加大蒜素50克拌后投喂,或者将中草药铁苋菜、马齿苋、地锦草等拌入饲料中投喂。疾病频发的季节,每5天用生石灰水泼洒鳖沟一次,每10天换一次水。如若发现有病鳖、死鱉应及时捕捞上岸进行移除无公害处理。

(五)、越冬管理

鳖沟水温在12℃以下时,就应进行越冬前和越冬期的预防管理。在中华鳖进入冬眠期前,进行鳖沟、鳖溜的消毒处理,每亩鳖沟、鳖溜面积用生石灰100公斤兑水泼洒进行消毒,然后将中华鳖集中在鳖溜中冬眠。越冬期间鳖溜水位应保持在1米以上,用草帘铺设在鱼沟上,并在池底铺设20CM厚的泥沙,方便中华鳖钻入泥沙中越冬;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和加注新水,保证每次加注的新水量不得高于10%,水温温差不能超过3℃,以防中华鳖发病。

若有新生稚鳖,当气温降至15℃左右时,就应该将稚鱉移人室内的越冬池越冬,以便提高稚鳖的存活率。越冬池水深1米以上,池底铺设20厘米的泥沙,越冬期间应特别注意保温防冻。

(六)、捕捞

如果养殖的是商品鳖,9月中旬以后需将商品鱉捕捞上市。鳖的收获主要采用干池法,即将鳖沟中的水排干,等到夜间鳖沟里的鳖便会自动爬上淤泥,然后用灯光照捕。

(七)注意事项

平时要经常检查修复防逃设施并及时堵漏,严防外界敌害进入田间伤害中华鳖。同时,为杜绝焚烧秸秆导致的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栽培技术。在油菜栽种后,将稻草顺油菜行覆盖还田,铺盖的稻草不仅可以增温,还可以起到抑制杂草的作用,而且稻草腐熟后可以为土壤增肥改良。油菜收获后,将油菜秆、油菜籽壳进行还田,并放水整田。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农村生态养殖新模式,稻田套养中华鳖关键技术,一亩地赚两亩地钱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