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虎纹蛙养殖(建立“虎纹蛙-水稻”生态种养“物质循环”系统)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8|点击次数:

建立“虎纹蛙-水稻”生态种养“物质循环”系统

翁民钦

1 基本理论

1.1 生态学理论

在稻田中划出2%~7%左右的田块,挖深30~50cm,通过养殖既可摄饵又可吃虫的杂交虎纹蛙建立生态种养模式。一方面,利用稻田浅水位和稻株蔽荫的生态环境作为杂交虎纹蛙良好的栖息地,同时,稻田害虫又为其提供优良的食料;另一方面,虎纹蛙的排泄物和残饵又为水稻提供有机养分。因此,稻田养殖杂交虎纹蛙,建立“虎纹蛙-水稻”生态种养“物质循环”系统,不仅能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能减少农业用品投入量,尤其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还使产出的稻谷达到绿色健康食品的标准,从而提高了产品价值,真正做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 经济系统

在水稻田中,通过养殖虎纹蛙来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而养殖一定数量的虎纹蛙又能增加稻田的产值与收益。一般概算:

水稻亩产量400~500kg,稻谷单价可提高1倍以上,亩产值2700元(6元/ kg);蛙亩产300~500kg (12元/kg),产值3600~6000元。两项效益合计:亩经济效益可增1800元以上。


建立“虎纹蛙-水稻”生态种养“物质循环”系统


2 种养技术

2.1 做好田间准备

2.1.1 稻田选择:养殖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每块稻田面积不宜过大(过大要用网隔开),便于操作管理。

2.1.2 夯实田埂,架设防逃网:幼蛙投放前(4月中下旬)将田埂夯实、加固、挖休息洼地,在稻田四周设置防逃网。防逃网用质量好的1.2m60目的聚乙烯网片制成,沿田埂四周内侧布设,每间隔1m用竹竿或木棍固定,防逃网下部埋入地下0.25m。在稻田的进出水口安置密眼的铁丝网,防止虎纹蛙外逃。

2.1.3 开蛙沟、设置食台,铺设防鸟网:水稻秧苗返青后,根据田块大小在稻田四周开挖“田”“口”与“井”字型蛙沟,沟宽0.3~0.5m、深0.1~0.3m,移出秧苗往蛙沟两边移栽。在田埂四周的蛙沟中放置规格1.0×2.0m 2 的饵料台3~9个,饵料台可用竹板或木板制成,要求平整无缝隙、设置高出蛙沟水面3~5cm,可作为蛙休息和摄食的场地。由于白鹭等鸟类是虎纹蛙稻田生态种养的最大敌害,应采取了竖稻草人、定时放鞭炮等办法进行驱赶,有一定的效果,但白鹭等鸟极为聪明,一段时间后均失效。根据白鹭摄蛙范围和飞翔特点,在蛙沟特别是饲料台上方2.5m处放置多个3×8m 2 的网片(网目8cm左右),效果较好。如果实行连片大面积推广,应该使用专人驱赶的办法。

2.2 选择适养苗种

2.2.1 虎纹蛙品种选择:用泰国虎纹蛙实施稻田养殖模式存在明显的不足,一则由于泰国虎纹蛙不耐低温;二则泰国虎纹蛙生产太快,造成蛙养殖时期与水稻生长不同步,使稻、蛙管理极为不便。因此投放养殖生产的虎纹蛙苗种是经过本地多年选育、繁殖、培育改良的。同时还要注意选择活力好、无伤无病、规格相对整齐的幼蛙。

2.2.2 水稻品种的选择:选择耐肥、抗病力强、茎秆粗壮、不易倒伏、品质优的品种,最好在单季稻田开展,如优质稻65002、汕优10号等。

2.3 把好运输放养

2.3.1 抓好运输环节:幼蛙由于体质较弱,如果运输、操作不当,极易出现下田3~5天后大量死亡。试验的主要做法:一是选好起运时间,选择在持续晴天的早上起运,10:00前下田,避开中午高温;二是做好包装准备,苗种包装采用规格为0.3×0.3×0.25m 3 的泡沫箱,箱四周打26~30个烟眼大小的洞,并放置适量的水葫芦,每箱放幼蛙400~450只。

2.3.2 选好放养时间:秧苗返青后10~15天(6月底或7月初)进行虎纹蛙幼蛙投放。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晨,放养密度为每亩投放2500~4000只为宜(蛙养殖50~60天就可轮捕上市)。

2.3.3 投放大规格蛙苗:投放蛙苗的规格大于7~9g/只为好,保持幼蛙较高的成活率最好大于15g/只,但也不宜太大,规格平均是关键。合适的虎纹蛙放养规格与密度是保证虎纹蛙养殖产量,确保稻田生态种养、不施肥的关键。


建立“虎纹蛙-水稻”生态种养“物质循环”系统


2.4 抓好田间管理

2.4.1 选好料、投喂足:由于养蛙的残饵和粪便等作水稻的肥料,通过一定数量的虎纹蛙来保证稻田不施肥。因此,如果是上季有养殖过蛙或鱼的,肥力足的可不施肥。如肥力不足则要施,以基肥为佳(有机稻生产)。前期所用饲料最好是质量过硬的品牌料,后期也可使用自配颗粒料。在投喂上做到定点、定质、定量,直接投在饵料台上。投喂1次/天即可,时间在傍晚6-7时。同时,在饵料台上方悬挂黑灯光,晚上8时至夜间12时开灯诱虫(隔壁田打药时注意)。

2.4.2 勤巡田、常检查:坚持早、中、晚巡田,常观察、检查蛙的活动、生长情况和水稻的长势、病害情况;常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防逃网是否牢固、破损;及时驱赶蛇、白鹭等敌害生物;随时注意蛙沟水质,常排换水,疏通蛙沟;特别是在下雨和打雷时要及时做好防洪、防逃工作。

2.4.3 抓好蛙病防治:养蛙稻田,水稻基本不发生病害,主要是做好虎纹蛙防病工作。一是要注意蛙沟水质的肥瘦;二是饲料的营养质量要保证,在营养需求上能满足虎纹蛙生长需要。目前发现的主要病害是烂皮病,通过饲料中添加鱼肝油或多维维生素可以预防此病发生。

2.4.4 蛙的轮捕: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根据蛙生长与市场情况,适时将生长速度快,达到100g/只以上的蛙可捕获上市。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