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蔬菜种植

窑洞种植蒜黄(阿里乡村特派员在黄土高原:带日行两万步的黑猪进盒马,骨折后坚持工作)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2|点击次数:
阿里乡村特派员在黄土高原:带日行两万步的黑猪进盒马,骨折后坚持工作

阿里乡村特派员梁玉和黑猪在一起


5月31日,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的黑毛土猪、大棚蔬菜正式入驻盒马。也就是说,耳朵装着计步器,每天跑2万步,带有“雪花纹理”的清涧黑毛土猪将被送上更多人的餐桌。


打造这个“黑科技”土猪肉的人叫梁玉,是阿里巴巴公益派驻陕西清涧县的乡村振兴特派员。在清涧,梁玉给猪住窑洞、喝山泉水、吃红枣、听道情(陕西的一种非遗戏曲形式)、练跑步,立志养出有文化、有内涵的养生黑毛土猪,因此被当地人称为“黑猪网管”。


最近他摇身一变,又从“黑猪网管”变成了“独臂大侠”。梁玉开始带着乡亲们种植大棚蔬菜,而且在勘察蔬菜大棚时,不小心踩空摔断了左手。尽管只能依靠一只手工作,他也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做完手术1周后,又马上回到了工作岗位。

一个曾经分不清韭菜和蒜苗,吃过猪肉没没见过猪跑的互联网员工,为什么要在黄土高原养猪、种菜?梁玉说,希望利用阿里巴巴的数字技术升级当地的产业,乡村振兴,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真正为农户增收。


阿里乡村特派员在黄土高原:带日行两万步的黑猪进盒马,骨折后坚持工作

陕西首个“盒马县”挂牌


逼猪减肥、大棚种菜 打造首个“盒马县”


清涧县坐落在陕晋黄河大峡谷西岸,紧邻革命红城延安,是《平凡的世界》路遥的故乡,也是其中故事发生地的原型,前年这里刚刚脱贫摘帽。


据统计,清涧全县共计养殖黑毛土猪10万头。没有受到工业产业污染的空气和水源,高原充足的光照,恰好适合黑毛土猪生长。清涧黑毛土猪圈养到4个月,就在山林之中散养,晒晒太阳,奔跑打斗,啃食野草,这样可以使黑猪更好的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也造就了其具有“雪花纹理”的肉质。


为了精确管理黑猪的运动量,让猪肉拥有更好的品质,梁玉“逼猪减肥”。他联系了阿里乡村振兴技术官,给猪耳朵上装上计步器,只要耳朵一抖,就计一步。黑猪每天要跑够2万步才算达标。他们还通过溯源平台,让每一头通往市场的猪都有“身份证”,只要查阅数字ID,就能获得这头猪的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等信息。


如今,清涧黑毛土猪终于走进了盒马,这不仅标志着黑毛土猪的品牌化,更重要的是,让原本因为猪价暴跌打算转行的养殖户看到了希望。


养猪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梁玉想把经验复制到了其他产业中。他的目光又转向了县里布满杂草的蔬菜大棚。


据了解,清涧有近3000个蔬菜大棚,但大部分大棚闲置着,原因是大棚种植的投入高,产出蔬菜的收购价又跟普通地里的蔬菜一样,所以很多大棚被荒废了。


如何把废弃的大棚利用起来,给大棚蔬菜找个好销路?根据之前养猪的经验,梁玉找到盒马,借助“以销定产”的模式解决“菜贱伤农”的问题。


“以销定产”的订单农业模式,是指让供需两端实现了无缝对接。一方面依靠销售端的用户反馈,把更多市场信息和用户需求带到田间地头,另一方面在农产品种植前约定采购金额和采购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简单理解,也就是农户只需种出符合标准的农产品,盒马负责商品的推广和销售,解决销售渠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棚种植的大部分是反季节蔬菜,经济效益会更高,将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


在梁玉的计划里,清涧将与盒马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他将合作归结为三类,一个是标品类,比如紫金枣、红枣饮料等当地的特产加工品;第二类是以黑毛土猪为代表的家禽、肉类等,第三类则是大棚蔬菜。“如果成功,清涧盒马县的经验可以复制到更多欠发达县域。”梁玉兴奋地说。


阿里乡村特派员在黄土高原:带日行两万步的黑猪进盒马,骨折后坚持工作

阿里乡村特派员梁玉骨折坚持工作


一指禅不影响工作” 农户利润将达40%


梁玉是上海人,学的是金融专业,原本在阿里巴巴做运营,每天的工作是与业务方谈项目、开会、写周报……所以当他说要搞大棚种菜的时候,没有人愿意相信一个连大葱和蒜苗都不分的城里人。


梁玉只能一家家大棚去跑,跟老乡聊与盒马的合作。清明节期间,梁玉依然在下乡的路上,在勘察大棚的过程中,不慎踩空导致左手骨折和韧带断裂。在西安手术一周后,他又回到大棚,“虽然打了铆钉也还要继续做康复,不过一指禅不影响工作。”梁玉笑着说。


困难梁玉不是第一次碰到,在养猪的时候拒绝梁玉的养殖户就不在少数。大部分养殖户认为,没有实实在在的收益都是瞎折腾,梁玉的养猪方法看起来新鲜,可谁也不敢拿血汗钱轻易尝试。当时,梁玉找到了韩永文合作做养猪试点。韩永文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辞掉了城里的份高薪工作返乡创业,更愿意接受梁玉的想法。他们的试点做出成绩后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


而这次种菜,梁玉也找到了致富带头人合作搞试点,目前试点已有近130个大棚,这些大棚严格按照盒马的标准育苗、浇水、施肥。不久前,他给盒马试送过一次菜,利润率能有40%,收购价比原来高了70%。


但是因为盒马品质要求高,一个大棚的出品率最多只有50%,剩下50%可能不符合要求,所以接下来,梁玉在摸索另外50%的蔬菜销路,探索农业发展的分层运营机制。


阿里乡村特派员在黄土高原:带日行两万步的黑猪进盒马,骨折后坚持工作

阿里乡村特派员梁玉(右一)和老乡一起考察大棚蔬菜


慢慢地,梁玉越来越像是当地人,既养得了猪也种得了菜。他说,大棚种菜就跟盖被子的逻辑一样,每天早上要把棚上的棉布打开,让光照进来,下午的时候需要把棉被再拉下去,让大棚保温。6月中下旬,第一批种下去的黄瓜就要成熟了,梁玉期待着那天的到来。

标签: 蔬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