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小龙虾养殖技术手册(从海洋到沙漠,澳洲龙虾怎么跨越万里,定居新疆的?)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08|点击次数:


阅读此文前,点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导语:

澳洲龙虾,如今已成为新疆特产。这个令人惊叹的故事始于一位山东援疆干部的访问,而他的提议,改变了麦盖提县干燥盐碱地的命运。本文将带您走进这个不毛之地,揭示澳洲龙虾是如何跨越千里,在这片荒芜之地生根发芽的。

在麦盖提县郊外的虾塘,9月的阳光透过蓝天洒在水面上。虾农吴志友的手紧紧抓住绳索,将捕虾笼从水中拉出。

从海洋到沙漠,澳洲龙虾怎么跨越万里,定居新疆的?


这些虾笼里塞满了重达数十斤的澳洲龙虾,它们用力摆动着钳子,活力四溢。

这个地方的虾塘已成了吴志友丰收的见证,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他兴奋地说:“今年总产量估计超过3吨,每个虾塘里都有80克以上的大虾,有些甚至能达到150克。”

但这个澳洲龙虾是如何跨越万里,扎根异乡的呢?

让我们回到2020年的冬天,距离麦盖提县约4600公里的山东日照。

一位山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副教授、水产养殖专家,名叫付宁,当时迎来了一个不寻常的访客——山东省第十批援疆干部,臧运东。

从海洋到沙漠,澳洲龙虾怎么跨越万里,定居新疆的?


“我们没打过交道,在我同学介绍下见了面。但他开口就要我去新疆麦盖提县,希望给当地发展一门水产养殖产业。”付宁回忆说。

麦盖提,一个素未谋面的地名,对付宁来说同样陌生。他上网搜索了一番,得知麦盖提县位于南疆,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90%的土地被沙漠环绕,盐碱化问题严重。

面对这样的地理条件,付宁内心充满了疑虑。然而,山东援疆干部的坚定邀请让他不得不远赴这个未知的地方。

从海洋到沙漠,澳洲龙虾怎么跨越万里,定居新疆的?


在麦盖提县,他们所考察的地方是一片贫瘠的盐碱地。白茫茫的盐渍土上几乎没有植被,捏在手里是一把细沙。这片土地似乎毫无生机,难以想象在这里养殖水产是否可行。

但山东援疆干部不愿放弃,姚郭辉说:“这片土地虽然极为恶劣,但旁边有叶尔羌河,水源丰富,不能就此错失为当地居民创造产业和增加收益的机会。”

付宁和团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化验。他们发现,麦盖提县的盐碱土与其他地方不同,富含钾,贫含钠。

从海洋到沙漠,澳洲龙虾怎么跨越万里,定居新疆的?


这意味着要将其改造成适合海水养殖的环境,需要大量的钠,这将增加巨大的成本。

考虑到各种因素,付宁撰写了一份技术报告,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案:使用海边盐田晒盐池的覆膜方法,改造麦盖提县的盐碱地,然后进行淡水水产养殖。这个方案得到了日照援疆指挥部和麦盖提县党委政府的支持。

于是,一场在盐碱地上养水产的壮举正式拉开序幕。

有了水塘,但养什么?当地干部建议养南美白对虾,因为当地人喜爱,市场前景较好。

从海洋到沙漠,澳洲龙虾怎么跨越万里,定居新疆的?


但付宁了解,这种虾的养殖风险较大。他提出了养澳洲淡水龙虾和罗氏沼虾的建议。

2021年,麦盖提县的居民第一次尝试养虾。付宁派遣了三名学生,于4月开始常驻麦盖提县,提供技术支持。当地还举办了6期水产养殖培训,吸引了400多名居民参加,其中包括了吴志友。

虽然罗氏沼虾无法适应新疆的环境,但澳洲淡水龙虾在第一年的试养过程中取得了成功。盐碱地上,虾苗被投放,而成箱成箱的大龙虾长出来,这一景象令吴志友深受感染。

从海洋到沙漠,澳洲龙虾怎么跨越万里,定居新疆的?


当地政府提供承包机会时,他毫不犹豫地签下了5年的合同。

在提供培训后,山东援疆干

部和付宁的团队共同编写了一本《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手册》,系统总结了养殖经验,并免费提供给当地居民。如今,不少人开始尝试水产养殖,建立了两个养殖基地,总面积达到140亩,养殖规模达到15万尾。

然而,养殖澳洲淡水龙虾只是这个充满希望的故事的一部分。吴志友不仅要负责虾塘的日常管理,还需要密切监测水质和各项指标,如温度、盐碱度和PH值。

从海洋到沙漠,澳洲龙虾怎么跨越万里,定居新疆的?


这一切都需要精心呵护,因为虾苗异常娇贵。他们从内地迅速空运虾苗,确保从卖家手中到达虾塘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以维持虾苗的生存率在30%到40%之间。

然而,养虾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21年7月,吴志友突然发现虾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情况令他焦急不安。他紧急求助于姚郭辉,说:“姚老师,龙虾生长太慢了,是不是出了问题?”

姚郭辉马上联系了付宁,付宁也立刻从山东日照赶来。

在付宁的指导下,吴志友改善了虾塘的水环境,成功将龙虾的生长速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9月1号,吴志友的澳洲淡水龙虾进入了收获季节,这个季节一直持续到10月底。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剩余的龙虾将被转移到日光温室内,以延长它们的生长周期。

吴志友激动地表示:“每天都供不应求。超过70%的客户都是麦盖提本地居民,还有一些客户来自周边城市和县区。”明年,他们计划在专家的指导下,尝试使用温室大棚培养幼苗,以延长龙虾的养殖周期,培育更多、更大的龙虾。

然而,付宁也提出了新的想法:“我们计划将项目发展成高差池塘,养殖尾水将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实现养殖和种植的循环作业,以极大改善当地的碱性土壤情况。”

在采访中,吴志友发布了一张龙虾图片的朋友圈,立刻引来了众多询问购买链接的消息。他无奈地解释说:“澳洲淡水龙虾相对娇贵,出水后只能存活2天左右。目前我们最远售卖到14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运送更远的内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然而,姚郭辉则充满热情地说:“虽然我们目前不能将产品运送到内地,但我们诚挚欢迎各地朋友来到麦盖提,探索沙漠、品尝海鲜,体验刀郎文化。”

这个关于澳洲淡水龙虾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产业的崛起,更是对艰苦环境下勇敢创新和持之以恒的坚持的讴歌。这一特殊的农业项目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新的经济机会,还改善了土壤环境,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这个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因澳洲龙虾而焕发生机,成为了新疆特产的摇篮。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