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野生太岁如何养殖(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1|点击次数:

在我国古代,太岁始终以神秘面纱示人,是“吉兆”和“凶兆”并行的一种东西。

一方面,如果“在太岁头上动土”,即触及凶神,就可能招来祸害和灾难。另一方面,太岁是求而不得的“仙药”,使用后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这是古人在没有现代化精密仪器检测的前提下衍生的结果,那时的权威人士说什么,太岁就是什么。

那么,太岁有何神秘?在现代科学的论证下,它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关于“太岁”的传说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先民们善于探索,创造和挖掘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东西。正所谓任何传说都源于现实中留下的蛛丝马迹,很快人们就发现了“太岁”这个神秘物种。

在有据可考的文献中,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神作《山海经》的“海外南经篇”中就这样描述太岁:视肉、聚肉、太岁、封。描述“太岁”看上去和吃起来都像肉团,把它割掉了还会自行生长,惊恐它是一个没眼没嘴没脚的邪恶之物,触之恐招祸害。

在流传演绎下,说太岁是源于地下的“凶神”,它会在人们盖房拆屋时,携带木材砖瓦似飞箭般伤人。它法力无边,神秘诡测,谁碰它不家破人亡,也会倾家荡产。

因此,遇见太岁就是凶兆,它是修缮房屋的戒律,大家可千万不要在“太岁头上动土”。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民间也有祭祀“凶神”祈福平安的一面,比如朱元璋就将“太岁”奉为 “尊神”:“太岁者,十二辰之神。”道教也将太岁换作“太岁神”“太岁大将军”。

最令人向往的是,基于太岁会“自行生长”这一属性,人们将太岁标上了“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标签。

在东晋道家葛洪的《抱朴子》和汉代医学神作《神农本草经》中, 描述太岁“肉灵芝,无毒,补中、益精气、增智慧, 令人轻身,长生不老”。

到了明代,就连医学权威专家李时珍都被“忽悠”了,他也在医学名著《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太岁:久食,身轻不老,延年神仙。称之“太岁”为“生物和氏璧”。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既然各路专家们都说久服“太岁”能“长生”,演绎到近代,部分人们更是无脑追捧,早已忘了“凶神恶煞”。食一片,复一片,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求得“太岁”,可得“长生”。

那么太岁真有这么诡秘吗?

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

中国的先驱们挖掘了太岁,可不止在吃一方面,总体来说,太岁包含了三种含义。

第一,太岁是用来纪年的天体。在《辞海》中,太岁用于值岁干支的别名,如逢甲子年、乙丑年,以此类推到癸亥年,甲子、乙丑、癸亥就是太岁。

在《尔雅·释天》中, “太岁”有“岁阴”之说,“岁阴”为十二地支,故把“太岁”也当成每十二年一循环。到了明代,朱元璋甚至把“太岁”奉为“十二辰之神”,建专门祭祀太岁的祭坛。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第二,把太岁奉为迷信的“凶兆”。古人用于纪年的“太岁”星是有方位的,每年都会有固定的方位演变。一些方士为了愚弄人民,招摇撞骗,传播“太岁”是神秘莫测的一种凶神。

尤其表现在动土造屋上,说方位不对,就可能招惹“肉团太岁”,从而迎来灾难。其实到了现在的开工动土,也会掺杂着迷信行为。

第三,太岁是地下挖出的实物体。在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中,太岁喜欢在环境佳,水质好的地方生长,它的生命力极强,常出现在土壤中,这类被称为“土太岁”

也有太岁能在水里生长,比如隐蔽的池塘,潮湿的山洞等地,偶尔能发现它,这是“水太岁”。还有在地下千米岩石中生长的,这类太岁吸取岩石的稀有元素为生,品质极好,是为“石太岁”。想必《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名作说太岁能延年益寿,说的就是石太岁。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我们弄懂了太岁究竟代表何物,这只是表象,为了研究它真正内在的作用,才算彻底明白它究竟是什么“东西”。

还别说,传的神乎其神的“太岁”,一直是闻其声不见其物,直到现今的1992年,才被现代科学真正的研究起来。也就从1992年起,中国的科学家们,才算一步步揭示了太岁之谜。

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1992年8月22日,家住陕西省周至县尚村乡张寨村村民杜战盟吃过早饭后,到临近的户县劳店乡永安村北的渭河中打捞浮柴。杜战盟在一米多深的水里捣鼓了10多分钟,突然脚下一软,似乎踩到了一团软绵绵、肉乎乎的东西。

杜战盟冷不禁的挪开了脚,难道踩到“怪物”了?在好奇心驱使下,杜战盟用力把脚下的东西拖上了岸,噢,原来只是一块不知名的“烂肉”,不足为虑,扔了便是。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到了次日下午,他和村里两名青年再次来到渭河边,他发现“烂肉”还在那里。在这酷暑难耐的夏天,“烂肉”居然没有腐败变臭,连苍蝇都没有光顾,哪像旁边的死鱼,令人作呕,甚是奇怪。

惊奇之余,杜战盟和两人把“怪肉”带回了家,观察良久后,不得所以然。想到是肉,定是能吃,于是就割了一块煮了吃,没怪味后,又割了一块炸了吃。当天晚上,杜战盟还和家人一起称了称,这块“肉团”还剩23.5公斤。

三天之后的晚上,杜战盟惊奇的发现,“肉团”被割之处居然自己又长出来了。同时发现,“肉团”似乎也变大了。杜战盟又上秤称了称,不得了,“肉团”居然变成了35公斤,仅仅三天,就长了11.5公斤。这还了得,这是何方怪物。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惶恐的杜战盟一夜难眠,第二天一早他就赶赴周至县城报告情况,一刹那间,“不明肉团怪物”就传开了。当时,时任西北大学生物系教师杨兴中从西安电视台的新闻中看到消息,他闻讯来到杜战盟家一探究竟。

只见“肉团怪物”被放在一个二尺多长盛满水的大铁锅中,它通体褐黄色,局部呈珊瑚孔状,有明显分层,外形如海蚌,内部肌体纯白,手感柔软。

杨兴中即便从事了多年的生物教学和研究,他也没搞清楚眼前的“怪物”是什么,他只好割下几块作为标本带回去好做深入研究。

“怪物”的消息也传入了时任西安市市长崔林涛的耳朵中,他非常重视这件事,在8月29日,他立马指示西安市科委牵头组织西北大学、西安医科大学、西安动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进行鉴定并拨了研究经费。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各路专家一头扎进“怪物”的分析和研究中,普遍认为该“怪物”具备原生动物和真菌的特点,是一种“活”的生物体,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黏菌复合体”。

黏菌是一种介于真菌和原生动物之间且较古老的原质体生物,它以细菌、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等为食,怕光,喜潮湿,被动物学家称为菌虫。

同时,黏菌的生命层次较低下,在科学界几乎没有研究,之前仅有的文献,一是来源于我国唐代名医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提到的“鬼尿”一物,根据描述,颇似黏菌。二是1972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加电线杆上发现一种黏菌,当时被认为是“外星人”来“接管地球”的神秘物种,最后拿给研究人员保管不善死掉了。

杜战盟发现的这块“太岁”,算是真正意义开创了黏菌的研究先河,如果研究得当,也算是揭示了“太岁”这个神秘物种的千年之谜。

然而,仅此而已,专家们碍于当时的仪器设备,只能鉴定“太岁”属于一种“大型黏菌复合体”。 至于“复合体”的具体成分和具体价值,是当时无法突破的瓶颈,只能待后人去破解了。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黏菌

人们对“太岁”的神秘向往,可不止我国,1992年10月,日本明仁天皇携带美智子皇后来中国访问,还恳求我国带他来到西安参观杜战盟在渭河捞上来的“太岁”。

明仁天皇这小子可是鱼类学和海洋生物学方面的专家,他对“太岁”爱不释手,边看边问边摸,还一脸兴奋地告诉我国陪同的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目前日本正在研究此物。可见,“太岁”的秘密是很神秘的。

我国当然也不甘示下,对“太岁”的研究也一直在持续着。

随着精密仪器的不断面世,科研也在不断进步,到了2007年,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应用微生物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戴璐,就借助专业设备,专门针对“大型黏菌复合体”开展了深入研究。

通过培养、分离、纯化,以实体解剖镜、光学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镜等仪器鉴定,戴璐发现了“复合体”中含有两种明显的黏菌和至少18种真菌,算是基本搞清了“大型黏菌复合体”的生物成分。

两种黏菌分别为疣孢钙皮菌(Didymium verrucosporum)和扁垫双皮菌(Diderma deplanatum),暂时无重要的研究价值,也许存在于自然界,就是它俩的唯一价值。

18种真菌也常见于自然界,比如曲霉菌、青霉菌、木霉菌等。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显微镜下的黏菌

研究到此,从“大型黏菌复合体”这一点出发,所表现出来的生物成分来看,并不能和“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太岁”扯上关系,难道还没有研究透彻?

事实真是如此,对“太岁”的研究远远没结束。

到了2010年,还是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继续深入研究曾经戴璐留下的难题,这一次,算是真正搞明白了“复合体”的其它物质。

经过分离纯化,从“复合体”中得到一种白色絮状物,经过检测,发现是当代常用的一种化工原料: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常应用于眼药水、乳化剂、吸水剂和尼龙纤维等制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能在“太岁”体内发现,实属惊讶。另外,“太岁”中聚乙烯醇的含量,居然能占到“太岁”总重量的70%左右,更是惊叹。

有人质疑“太岁”中的聚乙烯醇是后天加入的,也有人坚信是在“太岁”中天然形成的,但经过多次求证,“太岁”中的聚乙烯醇确实占比比较大。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聚乙烯醇

同一年,辽宁大学生命研究院的朱春玉博士也牵头对“太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验室保藏的7种不同的“太岁”样品进行了生物学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算是进一步搞清了“太岁”的组成成分及含量。

研究结果表明:“太岁”除含水量较高以外,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丰富的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有少量的镉、铅等元素以及多糖物质的生物体。

看到这,大家也许明白了,一种高蛋白,且含有人体所需的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加上多糖物质,确实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益处,吃它还不如多吃两碗蔬菜,不至于上升到“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境界。

看来,古人诚不我欺,《神农百草经》《本草纲目》等名作说的都对,只不过物以稀为贵,被夸大其词了。

科普:太岁究竟是什么“东西”?科学家借助精密仪器揭示太岁之谜

博物馆展出的太岁标本

综合来说,太岁就是一个由聚乙烯醇、黏菌、真菌、水分、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及多糖物质组合在一起的“大锅菜”。

如果生存环境好,偶尔吃一吃也无妨,无伤大雅。倘若生长环境不佳,还可能交叉染上致病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吃了就有损健康。

如何辨别太岁真伪?

在1992年杜战盟发现太岁之后,各地方的太岁就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试问,真有这么多吗?其中缘由,也许只有当事人知道。

一些不法商人看中了太岁的商机,开始把太岁养殖化。他们采用高科技养殖技术,把太岁包装的营养满满,让人垂涎三尺。尤其宣称太岁是抗癌“神药”,更是让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咬牙都要买来泡水喝。

其实,都是人们在找心里安慰。

另外,市面上还有很多冒充太岁的物品,比如红茶菌和硅胶制品。

红茶菌浸泡后有股淡淡的酸味,水会变成淡黄色,这和真正的“太岁”是有差别的。

硅胶制品靠嗅觉就能闻出来,也很容易分辨。不过,可千万不要像2012年女记者报道的“西安肉灵芝事件” 那般窘态了。


部分参考文献:

1.[1]戴璐. “大型黏菌复合体”黏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7.

2.[1]姜莹莹,耿熹.众专家质疑怪物太岁有生命[J].今日科苑,2007,(13):54-55.

3.[1]朱春玉,白婷婷,姜秋实,郑方亮,艾海新,朱俊丰,刘宏生.“太岁”生物学组分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11,31(01):1-5.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