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中国哪里有养殖萤火虫(浙江乡下的萤火虫,竟然带动了“夜经济”)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1|点击次数:

近日,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赏萤季开始了,“萤火虫节”已是第二届。

公园内的萤火虫数量超过千万只。记者本以为,萤火闪烁,游人如织,一定热闹非凡,赞叹声连连。没想到,园内比想象中安静许多。不能大声说话、路边没有路灯、甚至拍照不能开闪光灯……赏萤时候的九龙湿地,竟然黑黢黢、静悄悄的。

萤火虫怕光、怕声音,以上做法都是对它们的保护。九龙国家湿地公园的故事,不仅关乎萤火虫,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案例。

赏萤护萤

2019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运营方、丽甬公司招商运营部负责人周鹏杰和同事们已经意识到,萤火虫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之一,可以成为丽水旅游的亮点,吸引长三家游客。不过直到2021年,公园才举办了第一届赏萤节。对于办节,他们多番纠结:参观人数过多,是否不利于萤火虫的保护?游客夜间入园游览,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公园方先到武汉请来了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主任刘全。刘全做萤火虫的相关保育工作将近10年。经过一年的实地调研之后,刘全得出结论,在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有5种萤火虫是优势物种,其中三叶虫萤数量最多,萤火虫总数可达千万以上。放在全国范围看,这都是惊人的数量。

浙江乡下的萤火虫,竟然带动了“夜经济”

九龙国家湿地公园里萤火闪烁。 吴菊芬 摄

萤火虫之所以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是因为其生存繁育需要水质干净、环境湿润、食物充足的地方。公园内有3000多亩枫杨林,湿度高,遮蔽性好,非常适合萤火虫“安家”。在刘全看来,萤火虫在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数量和周围环境达成了相对平衡,适当的观赏活动不会对其造成伤害。

赏萤节虽然能办,但萤火虫依旧“脆弱”。比如,萤火虫怕光,若它们处于被路灯照射到的范围内,第二年可能将全部消失;萤火虫怕吵,一点声音就能把它们吓跑。刘全给了几个建议:设立萤火虫保护区,在此范围内,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规划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萤火虫的保护;固定赏萤路线,搭建专门的赏萤步道,和萤火虫集中活动的区域中间留出一定距离,步道两边设置小的护栏,地面上放置暗光源指路,不设置路灯;采用线上预约的方式限制入园人数……

浙江乡下的萤火虫,竟然带动了“夜经济”

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中的“荧光海”。 程子齐 摄

说来简单,但不文明的赏萤行为时有发生,游客走出步道、开灯照射、丢弃垃圾等,对萤火虫而言,都是生存威胁。为此,公园方又投入大量人力。入园时,便有工作人员轻声细语地叮嘱游客赏萤须知;每个路口或拐角处,都有保安站岗守护。一方面时刻提醒游客文明赏萤,同时也保障了游客安全。

去年,第一届赏萤季顺利开幕。丽水本地人呼朋引伴前往,上海、杭州、金华的地游客慕名而去。人最多的时候,公园附近道路被挤得水泄不通。今年赏萤季,萤火虫依然如满天星火般铺满草木。

从无到有

游客们不知道,九龙国家湿地公园原本没有萤火虫,现在的公园所在地以前只是一片几乎被废弃的荒地。

九龙湿地是片在瓯江水长期冲刷作用下形成的滩涂,地势低洼,当地人向记者描述,“就像一个碗”。2008年之前,因湿地周边蕴藏着丰富的砂石资源,人们或为了赚钱,或因自家建房、修路等原料采集需要,常有乱挖砂石料的事情发生,滩涂变得千疮百孔,碎石裸露。湿地及周边还有31个规模养殖场,10多处违规搭建的沙发厂、水泥预制场、废品加工场等,污水遍地,臭气熏天,“垃圾山”堵路,湿地一度处于旱化状态。

2008年,经批准,九龙湿地建设定位为国家湿地公园。建园后,资源保护、湿地修复整理、植被恢复提升等工程慢慢跟上。比如,沟通水系堵点,湿地上游是农田,农业灌溉用水以前直接排入湿地,公园将湿地水系连通瓯江,确保水动力。再比如,历史遗留下来的挖沙场,被改造成了“月牙泉”,把碎石恢复,植被种回去,水自然漫入,形成一片湖水。

浙江乡下的萤火虫,竟然带动了“夜经济”

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中如今白鹭成群。 尤慧仙 摄

生态修复是个长期工程,不过肉眼可见的改变逐渐发生。丽水摄影师夏伟义从2015年入园拍摄,是对九龙湿地样貌变化最忠实的记录者之一。植被变“野”了,之前光秃秃的地方长成了高大的枫杨林,树叶青翠欲滴,枝干横七竖八;还有齐人小腿的草丛,细的粗的,宽的窄的,肆意铺开。动物变热闹了,鹭鸟安心觅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秋沙鸭惊喜现身,后来引进的鸳鸯、黑天鹅生活得很好,成双成对。夏伟义的镜头里,四季四时,公园风光各异。冬末,水面起雾,好似仙境;夏初,日头刚浓,树木投影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秋天,芦苇荡开花,一层又一层,像是迷宫。2019年之后,他拍摄的对象,多了夏日夜晚的萤火虫。

美丽经济

曾经,不少人觉得萤火虫“除了好看没什么用”,毕竟萤火虫对农业生产没有直接贡献,为什么要保护它们?如今,萤火从让小孩子觉得新奇,情侣眼中是浪漫,还有人看见的是乡愁;萤火虫的价值远不止“好看”,至少它们可以成为非常热门的旅游资源。

浙江乡下的萤火虫,竟然带动了“夜经济”

萤火虫如满天星火铺满草木。 朱卫中 摄

刘全正在各地开展实践,以保护萤火虫为支点,推动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浙江平湖有一个长三角萤火虫研究和繁育中心,台州天台山也在打造萤火虫观赏景区,南京灵谷寺也借助萤火虫省会来吸引游客。“办一个萤火虫节,大家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好处。”刘全说,为了留下萤火虫而保护环境,这是看得见的生态效益;赏萤活动火爆的时候,周边农民自产自销的农产品销量激增,附近宾馆都不够足,这是摸得着的经济效益。

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正因萤火虫和美丽生态收获红利。走出公园,右侧的广场上,灯光熠熠,游人如织,“萤火集市”正火热营业。文创产品、科普作品、优质农产品琳琅满目。公园附近新落成的萤火虫博物馆即将对外开放,萤火虫主题度假酒店正筹建。

栏目主编:孔令君 题图来源:高克鑫摄

来源:作者:巩持平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