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嘉祥珍禽养殖(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3-11-22|点击次数:


秦汉文娱活动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斗鸡、蹴鞠等游戏形式。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斗鸡

斗鸡,即促使两只公鸡相斗,盛行于民间。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在故乡沛县丰邑中阳里时,特好斗鸡。刘邦称帝后把他接到长安宫中,太公悒悒不乐。刘邦为此专门建置了一个新丰县,把故乡的斗鸡、蹴鞠等娱乐也迁去,太公转忧为喜。当时有人以斗鸡为业,人称“斗鸡翁”。封建帝王、公卿大夫也往往斗鸡取乐。

曹植有《斗鸡》一诗,云:长筵坐戏客,斗鸡欢闲房。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挥羽邀清风,悍目发朱光。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

这首诗等于再现了当时精彩而热烈的斗鸡场面。

蹴鞠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蹴鞠,也称“踏鞠”。鞠,是一种球,“以皮为之,实以毛。”或云:“丸毛谓之鞠。”蹴鞠即踢球,传说发明于黄帝,战国时已很盛行,在齐都临淄城,居民就有“斗鸡走犬,六博踏鞠”等娱乐活动。秦汉时更为盛行,汉武帝、汉成帝都是球迷。官宦之家,多嗜于此;在“穷巷”里,也有这种活动。蹴鞠还是一项重要的军事训练内容。

《汉书•霍去病传》载:“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踏鞠也。”

蹴鞠的方式,据《鞠域铭》说是:“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是非。”大意是说,鞠是圆的,球场及围墙是方形的,球场两端各有六个月状球门,彼此相对。参赛双方各设队长,推选裁判员,按规定进行比赛。裁判要公正,不能有所偏向;队员要心平气和,输了球不要埋怨、责怪别人。田池射猎田池射猎,是通行于上自皇帝下至“豪民”的一种娱乐活动,主要包括“走犬”、“弋射”、“骋马”及养花草鸟兽等项活动。“走犬”是驱使猎狗追逐兔子,“弋射”是以弓弩射鸟。《淮南子•原道》云:“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为乐也。”“骋马”是骑马比赛。养花草鸟兽也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嗜好,在皇家和官僚地主、富商大贾的苑囿里,多有奇花异草、珍禽奇兽。如汉武帝所建的博望苑就是一个万国动物园。又如茂陵富人袁广汉,有一个南北五里、东西四里的苑囿,里面养着白鹦鹉、紫鸳鸯、牛、青兕、江鸥、海鹤,又积沙为洲峙,激水为波涛。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博弈

博弈,博指六博,始于春秋,战国秦汉时在民间和宫廷都很盛行。东汉时有人写了一本《博经》,专门介绍六博的玩法,早已散佚。在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博具。六博的场面也见于汉画像砖石。六博的玩法大致是:在博的两端各放六只棋子,两人对坐,一人执白棋,一人执黑棋(或采取其他的区别方法,如一方画虎,一方画龙),滚动骰子,依出现的字数行棋。决定胜负的方法,有不同的说法,或说六只棋子中,有一只叫“枭”,其余五只名“散”,以“枭”为贵。“枭”可以吃掉对方的“散”,“枭”在“散”的帮助下可以杀掉对方的“枭”,以杀“枭”为胜。或说到东汉时,棋局当中有一方块,叫“水”,“水”中放“鱼”,得“骁”棋后即入水食“鱼”,亦名“牵鱼”,每牵一“鱼”,获二筹,翻一“鱼”,获二筹,最后谁得的筹码多,谁就为胜。六博根据掷得的彩行棋,有很大的偶然性,故班固《奕旨》云:“夫博悬于投,不专于行。优者有不遇,劣者有侥幸;踦拿相凌,气势力争,虽有雄雌,未足以为平也。”弈是围棋,比赛方法与六博不同,按规则行棋,讲究争夺地盘,围死敌人,胜负决定于棋艺的高低。行乐钱满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的墓中出土了一套“宫中行乐钱”和一枚铜骰。“宫中行乐钱”共四十枚,外圆内方,形状与铜钱相仿,其中二十枚上分别铸有自“第一”至“第十九”的字样,另二十枚则铸有三字或四字一句的韵语,如“圣主佐”、“得佳士”、“乐无忧”、“饮酒歌”等。铜骰子径长二点二厘米,有十八个面,各个面上分别用金银错出“一”至“十六”的数字和“酒来”、“骄”字样。其比赛方法可能类似六博,先投骰再行钱,输者罚酒。窦绾将“宫中行乐钱”带进坟墓,表明她生前很爱好这一活动。


杂技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秦汉杂技表演大放光彩,常见的项目有:角抵角抵源出于古老的“角力”,至秦二世时更名“角抵”。应劭说:“角者,角材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说:“两两相当,角力,伎艺射御,故名角抵也。”可见角抵类似现今的摔跤。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的上部弧形背面的画面上,三个男子赤臂,穿短裤,翘头鞋,右边两人正在进行热烈而紧张的角抵比赛,左边一人平伸双手,似为裁判。画面上部有一帷幕飘带,说明这场比赛是在帷幕中进行的。

履索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履索即走绳。《晋书•乐志》载:“后汉正旦,天子临德阳殿,受朝贺,以两大绳系两柱头,相去数丈,两倡对舞,行于绳上,相逢切肩而不倾。”沂南汉画像石上的履索图像,是在地上立两个三角架,横系一根粗绳,绳头固定在木柱上,绳上有三个小孩,中间一个双手撑绳倒立,站在绳两端的两个小孩,手中分别拿着木橦、戟,举足向绳中间走去。绳下立着四把刀,显得十分惊险。

缘竿

缘竿俗称“都卢寻橦”,类似现代的爬竿运动,其表演形式是立一竿于人额上,或于地上,或于车上,或一人仰身躺在地上,双脚抬起,支撑一竿,在竿上,有一至三人表演各种险技。在沂南汉画像石上,有一人于额上立一十字形长竿,竿上横木的两端,有两个小女孩在翻转着,竿的顶端有一圆盘,一个小女孩用腹部在盘上旋转。

叠案

叠案类似现代在桌、凳等物上表演倒立等活动的杂技。叠案的表演形式是伎者先于一案上表演,逐渐累叠,多者达十二案。在四川彭县出土的画像砖上,有一位头梳双髻的女伎在重叠的十二案上表演倒立,以双手着案,弯腰,脚后伸,脸向上,似乎统治见脚跟。在四川德阳县出土的一画像砖上,伎者在六案之上表演倒立,旁边一人手扶叠案,故作惊骇状,给人以惊险之感。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冲狭

张衡《西京赋》中说:“冲狭燕濯,胸突铦锋”,张铣释“狭”曰:“狭,以其为环,插刀四边,使人跃其中,胸突刀上,如燕之飞跃也。”薛综注云:“卷簟席,以矛插其中,伎儿以身投,从中过。”可见“冲狭”的表演方式是以草木编成草环,环上插刀矛等兵器,刃尖向内,伎者从中穿过。

旋盘

旋盘的表演方式是伎者头顶一竿,竿端顶一盘,使之旋转。在四川和山东汉画像砖、石上都可以见到这一活动场面。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扛鼎

扛鼎是双手把一沉重的大鼎举起。这是一项强体力的活动,史书中也往往以力能扛鼎来形容一个人力气之大。如西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转石转石是将若干个大石滚串联成一线,由一人猛力启动第一个石滚,使个个石滚撞击而滚动。张衡《西京赋》中有“转石成雷,霹雳激而增响”的描写。

弄丸剑

弄丸剑又叫跳丸剑,其表演方式是以手抛接数丸或数剑于空中,往复不绝,也有丸剑并用,飞丸兼飞剑的,丸剑的数目从一至九不等。据说大秦来的幻人,“善跳丸,数乃至千”。

秦汉时期的人民都有什么文娱活动

手搏

手搏又称卞,即徒手相搏,技术高超者,可以与持兵器的人相搏而不伤。《汉书•艺文志》中有《手搏》六篇,皆已散佚。

戏兽

张衡《西京赋》中说:“熊虎升而拿攫,猿狖超而高援,怪兽陆梁,大雀踆踆踆,白象行孕,垂鼻麟囷”,就是玩兽的场面。

弄蛇

在山东嘉祥武氏祠左室第五石上有一弄蛇图,图上三人,当中一人双膝并拢跪在地上,右臂着地,侧身蜷伏,两臂相交,左臂挟一蛇,蛇头直立,蛇尾盘曲;左边一人长袍高冠,左手持斧;右边一人长袍不冠,持一锤,两人似为保护人。此外,还有一蛇飞舞于上,并有蜥蜴之类的东西点缀其中。

魔术

张骞“凿空”以后,中西交通开辟,从西方传入了魔术表演。《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安息“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索隐》引《魏略》云:“黎轩多奇幻,口中吹火,自缚自解。”又《后汉书•西南夷传》亦载,安帝时,掸国(今缅甸)献大秦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