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大闸蟹大棚养殖(他初入河蟹养殖:第一年就亏本,不顾家人反对,再投资却遇台风)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7|点击次数:

“河蟹养殖大王”的致富经


他是金瑞富,蒲城人,20几岁便外出开鞋服小店。2011年,金瑞富结束十几年在外漂泊的生活,回家帮父母打点蔬菜收购的活计。农闲之余,跑去稻田抓大闸蟹,看着满田野白色的塑料大棚,金瑞富发现大闸蟹少了、不好找了。“我当初养蟹的初衷很简单,就是那次去抓蟹发现找不回小时候那种农村的感觉,于是就想自己搞一块地养蟹、抓蟹。”金瑞富说。

但当他决定搞养殖时,村民们狐疑地看着他:这“愣头青”在外做生意赔了钱后回来养大闸蟹,不是扯淡吗?但今天,他养的“仿生态”深山大闸蟹收获众多食客的心。当初质疑他的村民们无不竖起拇指直夸:这大闸蟹养得好!

他初入河蟹养殖:第一年就亏本,不顾家人反对,再投资却遇台风

◎失败要敢于找原因

2012年,金瑞富谈妥土地承包后,开始挖塘引水。围塘建成,金瑞富着手四处收购野生蟹苗。那一年清明前后,他总共投放了600斤的蟹苗。他问父亲:“马站地区有人养过大闸蟹吗?”父亲告诉他:“有是有,但大多是以失败告终。不是蟹死了,就是蟹跑了,养成功的不多。”

听了父亲的话,金瑞富清醒地告诉自己:如果是把蟹养死了,多少是技术问题;如果是蟹跑了,就是设施问题。不管我这次成功与否,一定要坚持五年的时间,即便失败,也要找出失败的原因。

2012年,农历十月前后,金瑞富开始打捞自己的大闸蟹了。年初投放的600斤蟹苗收了600斤的大闸蟹,投资了13万元,才卖了2万块钱,金瑞富预想到第一年不能回本,但没想到差距这么大。

“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从捕到的蟹来看,金瑞富发现,他养的大闸蟹个头偏小。为了找出大闸蟹“养不大”的原因,金瑞富上网购买了大量养蟹专业的书籍。根据指导,金瑞富预判是养殖场的水质、土质以及防逃设施出了问题。

“既然土壤的酸碱性可以改变,那我也可以把土壤改造成适合大闸蟹生长的弱碱性土质。”金瑞富从书中找到改造之道——用石灰。

没有完成防逃设施之前,各个池塘的大闸蟹会乱爬,一些围塘里挤满了大闸蟹,另外一些围塘只有十几只大闸蟹。但我在投放饵料的时候还是按照原来的量。这样一来,有几个塘的大闸蟹吃不饱,又有几个塘白白浪费了饵料。他总结道。

他初入河蟹养殖:第一年就亏本,不顾家人反对,再投资却遇台风

◎下定重挖池塘的决心

2013年,金瑞富继续养蟹,家人有些反对了。但金瑞富是个较真的人,既然已经都知道第一年失败的原因在哪里,今年一定会养成功的。他还是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为了表明养蟹决心,金瑞富更加花心思去研究大闸蟹的方方面面。书里的知识是指导性的,有些经验还是得请教有经验的养殖户才更靠谱。有了这个想法,金瑞富决定外出取经。

这时,他想起在江苏开店时认识的一个朋友,那朋友的父亲是个资深的养蟹户。联系好朋友,第二天,金瑞富直奔江苏。朋友的父亲告诉他,养蟹要先养水,南堡岭的泉水没问题,但水有点“瘦”,只要把水养肥了,大闸蟹也会跟着肥。

他初入河蟹养殖:第一年就亏本,不顾家人反对,再投资却遇台风


特定时期,公蟹、母蟹要分开养,减少蟹的死亡率。原来,到了一定时节,公蟹、母蟹便会进行交配,交配后的公蟹在一定的时间内会自然死亡。如果在留有足量蟹苗的情况下,把公蟹和母蟹分开养,便会大大减少公蟹的死亡率。这么一讲,金瑞富恍然大悟。回来后,金瑞富干劲更足了。

看着儿子天天在山上,在满是污泥的蟹塘里徒手抓蟹,人都被晒得乌溜溜的,“反对不了,那就支持吧。”金家父母到底是心疼儿子。

哪知入了秋,台风“菲特”咆哮而来。那一夜,金瑞富守在养殖场,拿着钉耙盯着排水口。“为了怕大闸蟹跑出去,最大的排水口用铁丝网包着。但是台风一来,把山上的树枝杂草冲下来,这样就会堵住排水口。如果不把树枝杂草捞赶紧,水就排不出去。”

“刚开始水是黄的,后来流出来的水变成了黑颜色。肯定是最上面的围塘被冲垮了!如果最上面的围塘绝堤了,第二个就会跟着跨掉。我当时想,既然围塘不能全保住,一定要保住最大的一个。”当时的金瑞富只想着最大的一个围塘,一扑通便跳下去,扯掉铁丝网。

针对水浑养殖户可以使用菌类来进行调控。EM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使用效果被广泛认可。但是EM菌发酵好的原液使用起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厂家经销商长时间储存,菌的活力也会下降。近几年市场上比较受到养殖户欢迎的是EM菌菌种。养殖户购买回去后可以自己扩培。自己发酵的EM菌菌液使用起来成本低,而且现发酵的的菌液数量多活性好。那么在选择EM菌菌种的时候大家要关注菌种的好坏。一般而言,判断菌种好坏有一个最简单的指标pH值。因为EM菌种的乳酸菌含量最多,EM菌菌液的pH值较低说明乳酸菌含量丰富,也就意味着整体的EM菌活性较高。一般而言pH值在3.5以下就算是好菌种,如果可以达到3以下就算是质量特别好的EM菌种了。

而水浑还将会导致一个问题:池塘的溶解氧含量降低!对于河蟹来说轻则减慢其生长,重则会直接引起河蟹的大量死亡,导致最后的产量出现降低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优先地考虑进行增氧的工作。



“我想想,也只能这样了,起来后就躲在屋子里。那天晚上我觉得真冷,盖了两条棉被后还觉得冷。”金瑞富说,自己听了一夜的风雨声,不敢睡也睡不着,睡不着也不敢出来看。“外面肯定是一片狼藉,我不敢看。我想了一夜,当初说是五年时间,今年才是第二年,难道真的要放弃吗?”

他初入河蟹养殖:第一年就亏本,不顾家人反对,再投资却遇台风

倍感无助的他在天亮后,打电话给山下的父母告知受灾情况。金家父母安慰说,这是天灾,躲不过的。钱财损失,没关系,只要人没事就好。父母的一席话,让金瑞富备受触动。

几天后,挖机公司派来挖机。而这挖机师傅之前只有挖矿山的经验,面对湿答答的围塘,竟无从下手。不行,再换一个师傅,还是不行。金瑞富很是着急,而当时的挖机公司只有这几名师傅了。金瑞富坐不住了,自己托人去请了有经验的师傅来。


经过数月改造,金瑞富的养殖场有大大小小的围塘,共36个,最大的占地面积有三亩,最小的也有两分多,总养殖面积达到32亩,设计上也更加科学规范。而这一次,又花了他十几万元。

◎坚守品质打造精品大闸蟹

2014年,金瑞富终于有了不小的“收成”。在销售方面,金瑞富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直接进入市场买,即便是“仿生态”养殖,顾客一听是“养”的,价格自然就上不去。于是,金瑞富要等着顾客上门。

“因为我对自家螃蟹的品质很有信心,我用的是流动的山泉水,喂养的是收购回来的田螺、鱼虾,这样的螃蟹,从各方面来说都很好。只要有一个人来我这买蟹,肯定就会有第二个、三个人。”如金瑞富所料,口口相传下,金瑞富家的大闸蟹十分走俏,一年下来,卖了20多万元。

2015年,金瑞富重造池塘生态环境,在放养大闸蟹的同时,开始在池塘内引入其他的虾虫鱼草,人工保育野生大闸蟹,还在围塘四周种上经济苗木,利用空地养鸡养鸭,逐步完善养殖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如今的大闸蟹养殖场更像是一个生态园。

2016年元旦三天小长假,金瑞富的“瑞富生态园”来了8批客人。“现在的螃蟹不多了,只有零散的几个,不过客人来我这里还是有其他的鸡鸭鱼虾吃。有些客人想要体验农家生活,我还特地砌了一个土灶,让他们自己做菜。”

他初入河蟹养殖:第一年就亏本,不顾家人反对,再投资却遇台风


谈及下一步养殖计划,在“大养蟹”,还是“养大蟹”的问题上,有了底气的金瑞富毫不含糊。“既然我养大闸蟹有一定的生态优势,下一步我打算养精品蟹。因为目前市场上最多还是中小规格的螃蟹,三四两的就算大蟹了,而且数量也不多。但我的蟹都是大蟹,最大的有七两重。只要我坚守住品质,我的大蟹一定有更好的市场。”

(文章来源:苍南新闻网 )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