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海虹怎么养殖(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09|点击次数:

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9月2日,日照市大泉沟渔码头,几位渔民正在往橡胶皮子里“种”海鲜,带着好奇,小编过去看热闹。【原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必究】

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两位渔民大叔配合默契,一个把橡胶皮子扒开,一个把一串黑乎乎的海鲜塞到缝隙里。

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渔民大叔说,这是在“种”海虹,手里黑乎乎的那种东西叫海虹,学名叫贻贝。

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日照当地人称贻贝为海虹,海虹素有“黑鲍鱼”之称,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锰、锌、硒、碘等多种微量元素。贻贝的营养价值高还由于它所含的蛋白质有人体需要的缬氨酸、亮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其含量大大高于鸡蛋以及鸡、鸭、鱼、虾和肉类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图为一位渔民大哥展示成串的海虹苗。

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一串海虹苗大约有2米多长,基本以人工养殖为主。

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养殖的海虹苗附着力很强。

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渔民把已经种在橡胶条上的海虹苗,准备运到海水池子里暂养。据介绍,这些橡胶皮子都是用废旧橡胶轮胎制作的,也算是废物利用吧。

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已经种好的海虹苗,暂养在海水池子里,将很快运到大海里养殖。

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渔民一般在养成海区设置延绳浮筏,将分包移至养成绳(1.5~2米长)上的贝苗,分挂在浮筏上养成(绳间距约 0.5米)。此外还可将贻贝(海虹)与扇贝等套养或间养,以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渔民在橡胶上“种”海鲜,餐桌上的“黑鲍鱼”原来是这样养殖的

海虹苗经过大约半年在海水里的养殖,即可收获。渔民大叔说,现在是阴历的7月,到春节前就可以收获上市了,到时餐桌上就会有海虹大餐可以享受啦!亲爱的读者朋友,现在您该知道海虹是如何养殖的了吧?(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清风视觉)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