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螃蟹掌花养殖的要点(大闸蟹养殖的前期准备和日常管理技术)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18|点击次数: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是一种经济蟹类。是中国久负盛名的美食。其螯足用于取食和抗敌,掌部内外缘密生绒毛,绒螯蟹因此而得名。

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对儿童的佝偻病,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能起到补充钙质的作用。

大闸蟹养殖的前期准备和日常管理技术

一、养殖池的建造

1、面积适中,一般为5000平方米左右。

2、池塘为长方形、东西方向,坡比1:2.5~3,池水深1米~1.5米,保水性强,不渗漏。

3、土质为粘壤土,底层淤泥不能过厚,以免妨碍河蟹打洞穴居。

4、环境安静,稍有惊动都将影响河蟹的摄食和蜕壳。

5、沿蟹池四周坡脚3米处开挖宽5米,深1米的环形集蟹沟,坡脚边及中间为大平台,或在蟹池中间挖集蟹沟,沟的两边为大平台。

6、蟹池中种植水花生、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种植面积占蟹池的1/5;池底种植苦草、轮叶黑藻等,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

二、蟹种选择与投放

蟹种宜选择生长速度较快、体质健壮、肢体齐全、甲壳完整、爬行活跃、规格整齐、无伤无病的优质长江蟹种。

如从外地长途购进蟹种,还应将蟹种先在新鲜淡水中浸泡1分钟,取出放置5分钟,再浸泡1分钟,如此反复二三次,使蟹种慢慢吸收水分,并冲洗掉泡沫,再行消毒放养。

放养宜选择晴暖天气,将蟹种均匀放在蟹池四周的池边上,让其慢慢爬入水中,切勿直接成堆倒入池中。放养时操作要轻,使蟹种在池内均匀分布,以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同时,蟹池不能混养凶猛鱼类和鲤、鲫等底层吞食性鱼类,因为河蟹的生长主要靠蜕壳来完成,刚蜕壳的河蟹犹如一块嫩肉,易遭吞食性鱼类的伤害。所以养蟹池内只能适量混养上层滤食性鱼类。

三、饲料投喂

大闸蟹属杂食性动物,鱼、虾、螺、蚌、蠕虫、蚯蚓、昆虫及其幼虫等均可作为大闸蟹的动物性饵料。投喂的饲料必须新鲜,一般每日傍晚前后投喂1次。饲料投放在池边浅水处,设置多个食台。全年饲料分配比重为:动物性饲料占40%,糠、饼类25%,青料35%。

四、日常管理与防病

1、每日早上和晚上要坚持巡塘,观察河蟹的摄食、生长情况,检查池埂或拦网是否有洞,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网罩是否损坏,防止逃蟹与敌害侵入。

2、河蟹对水质要求较高,溶氧要求每升4毫克以上,pH值6.8~8.7,透明度40厘米左右。若发现河蟹多数登岸、吐出泡沫、呼吸空气中的氧,尤其是白天有大批河蟹攀爬出水面,受惊也不下水,或一下水马上又上岸,表明水质败坏或严重缺氧,此时应迅速将陈水换掉。

另外,要定期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以改善水质,增加钙质,促进河蟹生长和顺利蜕壳。

3、高温季节易引发河蟹的各种疾病,坚持防重于治,辅以药物防治。寄生虫可用0.005‰~0.01‰福尔马林或其他适量杀虫药全池泼洒;细菌性病用杀菌药物进行水体消毒杀菌二三次,全池泼洒药物与投喂药饵相结合,则效果更佳。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