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山东鸵鸟养殖场(村子里的“新农人”:章丘小伙辞职养鸵鸟)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3-19|点击次数:

  在章丘南曹范村有一个鸵鸟养殖基地,每到周末节假日,都会有外地游客来这里参观。2020年,33岁的刘志刚辞掉了银行的工作,和妻子陈虹回到老家章丘的村子,全职养起了鸵鸟,致力于“探索小而精的绿色生态养殖”。

  两年多时间里,养殖场从最开始的五六只鸵鸟,到现在的百余只,规模不断扩大,一切渐渐步入正轨。刘志刚表示。虽然有不少人挺不理解他的做法,但只要自己坚持,并且喜欢,相信养鸵鸟也是一门大学问。

村子里的“新农人”:章丘小伙辞职养鸵鸟

  辞职养鸵鸟 从副业到主业

  2010年,刘志刚离开济南章丘老家,前往烟台就读土木工程专业。2014年毕业后,他回到了济南。当时,他和许多同龄的毕业生一样,不外乎寻求一份生活上的稳定。他进入市中区的一家银行工作,一待就是5年。其间,刘志刚在济南成了家。妻子是高中同学陈虹,她现在是一名小学教师。

  2019年末,回老家过年的刘志刚和陈虹在章丘待了“三四个月”,无处可去的他心里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不能光在家待着,得思考怎样搞点副业”。刘志刚说,自己和妻子都是闲不住的人,希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一次偶然的机会,小两口去章丘野生动物世界游玩,看到了鸵鸟,在朋友的指导下,他们两人都觉得饲养鸵鸟前景不错。

  2020年,刘志刚从湖南引进了五六只鸵鸟,圈在村里自家的小院里“养着玩”。他告诉记者,此前他已多次抽空前往南方考察,如湖南、广东等,此外也去过石家庄等地学习养殖经验。然而毕竟是副业,上班忙碌之余便交给父母照料。陈虹读大学时所学专业是会计,她告诉记者,2020年疫情缓解后,她也常在下班后以及周末等假期时间里,参与到丈夫养鸵鸟的“副业”中来。自去年以来,随着不断的学习,二人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开始研究大规模做这件事,重新规划场地的建设等问题”。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刘志刚和妻子有了新的打算,如果成规模地养殖,利润还不错,就把重心转移到养鸵鸟上来,让副业变成主业。经过一番考量,刘志刚辞掉了银行的工作,回到村里“买了一块地”,建起了鸵鸟养殖场。当初的一份“副业”,成了他的“主业”。

  谈起辞职,刘志刚说,没有什么后悔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拿出勇气做出挑战,既然选择了养殖鸵鸟,自己就打算做下去。

村子里的“新农人”:章丘小伙辞职养鸵鸟

村子里的“新农人”:章丘小伙辞职养鸵鸟

  证明自己 从工作到事业

  刘志刚告诉记者,鸵鸟以非洲鸵鸟为代表品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不会飞,但奔跑起来速度奇快,如今在世界诸多国家被广泛驯养。

  “鸵鸟的抗病能力强,比较好养,平时食草,而且长势不错,具有肉质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满一年出栏后,一只成年的鸵鸟重量可达200斤左右。”刘志刚说,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比较难,父母和周围的人都不理解。那时,刘志刚的心里憋着一股劲,希望通过努力证明自己。2021年,刘志刚饲养的60多只鸵鸟销量不错,“基本都卖出去了”。之后,他趁热打铁,开始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占地三亩的养殖场里,养了100多只鸵鸟。

  据刘志刚介绍,出栏的鸵鸟经屠宰后先运往冷藏厂,然后进行分销。网上零售价每斤60-80元左右。平时饲养的时候两个人做挺轻松,偶尔家人会来帮忙,屠宰的时候需要雇人。两年多养殖鸵鸟的创业历程,对刘志刚来说,是一个饱含汗水的劳动过程。

  饲养鸵鸟其实和养其他动物一样,每天早上、中午各喂一次。平时,早晨6点起床后,刘志刚便开始着手两个小时的拌草料的活儿,然后投喂。“喂完后,鸵鸟需要一段时间奔跑。”等到吃过饭,他就要开始准备中午投喂的草料。下午主要的工作是‘接蛋’。鸵鸟一般下午产蛋,产蛋的时候需要人盯着,个别鸵鸟是站着产蛋的,蛋容易摔坏。下午六七点左右,天渐渐黑了,鸵鸟也趴下睡觉,一天的工作就基本结束了。”

  “其实,最初鸵鸟养殖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养家糊口的一份工作,后来时间长了,就觉得这是自己的一份事业。”刘志刚对记者说。

  村子中,年轻的新农人

  “整个养殖区,除了我们,一个年轻人也没有了。”南曹范村周围多山地,可耕用的土地较少,村民多以养殖业为营生,“基本都是父母辈的人在做养殖”。刘志刚的养殖场就建在村东边的山上。“整座山上划了一个养殖区,养殖户汇集在一起,现在有各类养殖场三四十家。”“村里给通了水、电、网,修了路,现在正在建设一个大型冷库。”

  当初,刘志刚希望“探索小而精的绿色生态养殖”,“寻找一种健康的肉类食材,一种绿色有机食材。考察了很多,最后选择了鸵鸟。”刘志刚告诉记者,“平常给鸵鸟喂的都是农村山坡上长的青草、青菜,几乎没有污染,肉质口感、营养价值等比较好一点。”他表示,等到养殖场的主体逐步完成建设,后面还会规划生态旅游等项目。电商渠道成为刘志刚推销产品的重要方式,他在各个电商平台都开了网店。

  陈虹主要负责一些宣传、财务工作,平时经常在短视频平台分享一些养殖鸵鸟的经验和知识,如“刚满月的小鸵鸟吃什么”“鸵鸟场地为什么不能用水泥硬化”“鸵鸟粪便和圈舍的清理”等,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刘志刚说,从一开始的满腔热血,到创业过程中体会到的艰辛,2022年,刘志刚的养殖场成功自主孵化了第一批鸵鸟幼鸟。他告诉记者,“去年收入不多,才5万元左右。今年估计能翻一倍。”

  刘志刚希望同行越多越好,这样大家可以抱团发展。他告诉记者,如果冬天村里有的养殖户不知道从哪里采购青菜,他从网络平台找到价格公道的菜源,会给大家捎回来,或者一起开车去拉。就这样,大家互帮互助,交流越来越多。刘志刚认为,做农业、养殖业,周期是比较长的,要积累的东西很多,这个行业并非一个短期内能实现盈利的行业,自己一定会坚持下去,在热爱的事业中,争取更大的成就。

津云新闻记者 赵克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