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文山胡蜂养殖(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7|点击次数:

养蜂产业

被称为"甜蜜事业"、"空中农业"

有着投资少、见效快、用工省的特点

深受不少农村群众青睐

近年来

文山市坝心乡逐渐刮起了"养蜂潮"

……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新兴产业初步成型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胡蜂,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生物,因其具有较强攻击性,人们往往"谈蜂色变",但在文山市坝心乡,当地几名青年将胡蜂进行人工驯养从而增收致富,让"谈蜂色变"转变为"闻蜂则喜"。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春天的坝心乡,放眼望去一片葱翠,四下清爽宜人。在高笕槽村委会龙树边村,一个个白色大棚映入眼帘,"嗡嗡"声不绝于耳。走进一看,一排排白色蜂箱整齐排列,蜂箱里的胡蜂个个膘肥体壮,酣甜进食。胡蜂的主人王加伍正穿梭于蜂箱间,细心地查看胡蜂情况。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胡蜂有一定的危险性,通过人工养殖胡蜂不仅能规避它的危害,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我这里主要养殖黄脚、黑盾、七里、红娘四个品种,我养的是早期蜂,比市场上的胡蜂早上市一个月,所以价格也更高,能卖到230多一箱。" 90后养蜂青年王加伍告诉记者,自己打小就喜欢捣鼓胡蜂,从2014年开始网上学习专业的养蜂知识,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初步学会了蜂王交配、过冬、醒王、练王、筑巢、取毒、取蛹、野外放养等知识,试养成功后,于2019年下半年开始正式养殖胡蜂。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养殖户 王加伍

因为自己从小就喜欢胡蜂养殖,长大以后在网上看到养蜂行业还是可以,我就自己在网上搜资料和跟专业师傅咨询自学技术,后面慢慢成型,从开始到现在已经4年了,销路还是可以的,今年养了800多箱胡蜂,今年能卖出去550多箱,一箱230多元,今年能赚10多万元。‍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如今, 王加伍算是 坝心规模养蜂的第一人,他专业高超的养蜂技术 吸引了不少爱好者慕名前来学习。除了坝心本地人外,周边县市的养蜂爱好者也慕名前来拜师学艺,来自红河开远的王飞便是学徒中的一员,如今他到基地学习已经四个月了。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学徒 王飞

我喜欢养蜂,经朋友介绍我来到这里学习,打算学好回去自己发展养殖,初步打算养殖3000多箱。‍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细心做好绿色养殖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生态立乡、产业富民",胡蜂养殖能充分利用坝心乡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深挖林下经济增长潜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群众探索发展林下养殖,从而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胡峰养殖是门新兴产业,不砍一颗树,不争一分地,是山区绿色可发展之路。"说这话的正是高笕槽村委会陈家寨村胡蜂养殖大户汪国昌。2009年刚从云南警官学院毕业的汪国昌,放弃了从事相关专业的好工作,毅然决然回乡创业,今年是规模养蜂的第四年,已经发展胡蜂养殖1500余箱,今年能有近20万元的收入。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一般来说,一个蜂箱只放一只蜂王,每天都要查看情况,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一般温度控制在13到28摄氏度之间。"汪国昌介绍,胡蜂管理的关键是冬天保护雌种蜂安全度过冬天,春天引导早筑巢、多筑巢;在训练期间主要的就是做好营养的补充,喂食、喂水、延长光照、为蜂场消毒打扫都很重要。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养殖户 汪国昌

每年9月底,胡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这个时候最为适合收集群蜂。第二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后,越冬蜂开始苏醒散团,此时,就要立即投入蜜蜂、蜂蜜水、蚂蚱等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放蜂出笼也并不是简单的打开笼子就可以,每到4月中旬,养蜂人需要寻找合适蜂王筑巢的位置,将蜂王在蜂箱内筑好的蜂胚安置好,并不时勘察,直到收蜂季来临。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养殖户 汪国昌

我们给蜂王找好合适的位置一般它就不会换地方了,然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经常来看看它筑巢的情况,就等着收蜂了。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市场广阔多种收入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马蜂在3-10月份开始产蛹,7-10月份便是收获蜂蛹的最佳时期,蜂蛹含大量的蛋白,也是文山人极爱的美食之一,虽然价高,但丝毫不影响它的市场。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养殖户 汪国昌

一般都能卖到100元以上,尤其是红娘这个品种的蜂蛹能卖到160元一斤,我们还养了蜜蜂来喂胡峰,蜜蜂产的蜂蜜也能卖到60元以上一市斤。‍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记者注意到,喂养胡蜂的主要食材除蜂蜜水及蜜蜂外,还有人工养殖的"蚂蚱"。汪国昌告诉记者,由于蚂蚱易于养殖,繁殖率和产量极高,一斤卵10天内就能孵20公斤蚂蚱,一箱卵就能有几十万只蚂蚱的产量,这些蚂蚱又可以提供给各大餐馆及市场成为"舌尖上的山野美食",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养殖户 汪国昌

胡蜂筑巢蜂群吃蚂蚱,一只蚂蚱能抵15只以上蜜蜂,从而能够获取足够的蛋白及所需营养。喂不完的蚂蚱我们就用来出售,能卖到40元一斤,都还不够卖。下一步有打算要扩建,今年养了1500箱左右,明年打算扩到3000箱左右,附近的村民有想养蜂的,我这里都免费提供技术,还有蜂群也可以提供。‍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做好林下经济文章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坝心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王辅昌介绍,在王加伍、汪国真这样的胡蜂养殖户的影响和带动下,现在很多群众已经看到发展胡蜂养殖产业收益高、见效快,一些之前持观望态度的群众也开始学习养蜂技术,尝试起胡蜂养殖。同时,为形成林下养蜂规模,凝聚发展合力,坝心乡也在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努力尝试将农户各自散养的胡蜂集中起来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使胡蜂养殖产业也从原来各家各户的"单打独斗"变成了规模养殖。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很特殊,同时也很关键。坝心乡将立足新发展机遇,做好林下经济大文章,重点扶持林下养蜂产业,让胡蜂养殖在坝心乡多点开花,让"空中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马蜂窝变“金窝窝”,“空中产业”为文山市坝心群众插上增收“翅膀”

坝心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王辅昌

养蜂是一种新兴产业,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接下来,我们乡上也会向上级积极的争取扶持资金,加大力度引导其成为规模性发展,促进蜂产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不断融合,形成农旅结合的道路,使养蜂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让"空中产业"进入家家户户,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李春葵 杨苏洁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