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网箱养殖大头鱼密度(广西大化大头鱼资源利用及保护)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19|点击次数:

作者:莫小政 花金锡

摘 要:大化大头鱼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本地鱼种,因其头部特别大,因而俗称大头鱼,鱼头的表皮和咽喉部的肌肉味道特别鲜甜、口感爽滑,已经于2013年12月31日获得原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为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广西大化大头鱼的生长环境、资源条件、生产管理、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情况,以期为进一步发展大化大头鱼养殖业提供帮助。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隶属于河池市,县内主要河流有红水河,其一级支流共9条,境内地表河河网密度为0.16 km/km2。红水河水面宽阔平稳,周边无污染源,水质特别清新,给各种淡水鱼提供了优质的生存环境,鱼类资源丰富。目前经济鱼类30多种,隶属6目12科,主要包括鲤形目鲤科的草鱼、青鱼、鲢、鳙、倒刺鲃、鲮、卷口鱼、唇鲮、鲤、三角鲤、南方马口鱼、赤眼鳟、鳊、白甲鱼、鱿等,鳅科的泥鳅,还有鲇、罗非鱼、大眼鳜、长臀鲍、斑鳠、大刺鳅、斑鳢、太湖银鱼、日本鳗鲡和黄鳝等。

大化瑶族自治县的特产大化大头鱼(鳙),是本地鱼种,因其头部特别大,因而俗称大头鱼,主要分布在岩滩水电站库区,又因其具备生态养殖的优点,1995年岩滩库区掀起养殖大头鱼的热潮,2007年达到最高峰,规模化养殖、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健康养殖相继出现。2013年,库汊拦网养殖大化大头鱼达128处共0.32万hm2,网箱养殖大化大头鱼62 hm2,年产量9 100 t。

大化大头鱼体侧扁稍高,头部肥大,体色偏深、光泽油亮;头皮肥厚,鳃盖膜宽厚,粘膜褶肥硕,嘴宽唇厚,鱼头重量占体重40%以上;鱼头的表皮和咽喉部的肌肉味道特别鲜甜、口感爽滑、无腥味(图1)。2013年12月30日,原国家农业部批准对“大化大头鱼”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广西大化大头鱼资源利用及保护

图1 广西大化大头鱼


1 产区、地域保护范围及规模

大化大头鱼产自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电站库区、大化电站库区,水面面积1.33万hm2。2013年,库汊拦网养殖大化大头鱼达128处共0.32万hm2,网箱养殖大化大头鱼62 hm2,年产量9 100 t。大化大头鱼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东经107°19′8″~102°2′14″,北纬23°56′16″~24°22′15″,地域面积1 663 km2,覆盖大化瑶族自治县红水河沿岸12个乡镇,包括大化镇、岩滩镇、都阳镇、七百弄乡、贡川乡、百马乡、古河乡、北景乡、乙圩乡、板升乡、江南乡、羌圩乡(图2)。保护规模为全县1.333万hm2的红水河、盘阳河、清波河、羌圩河流域面积。

广西大化大头鱼资源利用及保护

图2 大化大头鱼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范围


2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2.1 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大化瑶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雨量充沛,光照条件好。年降雨量为1 249.0~1 673.4 mm,年平均气温18.2~21.7℃,年均日照时数为1 531 h,最高气温39.2℃,最低气温-3.3℃。平均相对湿度为75%~80%。大化、岩滩两大水电站库区年均水温21.3℃,日最高水温27.1℃,最低水温11℃,水温适中,p H值6.8~8.2,年日照时数1 589.9 h,年辐射量为1 749.6 mm,这些条件对发展渔业生产十分有利。

2.2 水文特点

大化电站、岩滩电站库区主河道平均水深30~40 m,库湾库叉主要分布在岩滩库区,水流速为0.05~0.10 m/s,属微流区或相对静水区;干流年平均水温20.8℃,平均水温低于14℃的天数有15.5±7.5 d。

2.3 水资源条件

大化瑶族自治县自建县以来相继建成大化、岩滩两大电站,大化电站于1987年建成发电,岩滩电站于1992年建成发电。两大电站库区地处石山地区,红水河水系十分发达,共有10条小河。电站建成后,水面从0.6万hm2扩大到1.0万hm2,涉及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贡川、百马、古河、都阳、江南、岩滩、乙圩、北景、板升、羌圩、七百弄等12个乡(镇),89个村。可开发利用面积达到0.333万hm2,加上池塘461.67 hm2,山塘水库150 hm2,可利用水面达3 945 hm2。库区由于水面扩大,流速变慢,河汊沉降率增大。上游的天生桥和龙滩电站将相继建成,两大电站库区将拦截上游的大部分泥沙,从而使大化、岩滩两大库区水域含沙量不断减少,增大纯洁度。库区水域p H值为6.8~8.2,溶氧量为5~9.08 mg/L,含氧量丰富,各种理化因子都符合渔水水质标准,无污染,无毒害。库区周边植被保存完好,主要水源为世界著名“长寿圣水”———巴马盘阳河,周边及上游均无工业污染源,水质达地表Ⅱ类水质。

2.4 饲料来源供应条件

库区受淹没的耕地土质较肥沃,蓄水后,有机质分解库区水体,有丰富的营养源;浮游生物量增多。广西水产研究所的调查分析,大化、岩滩库区有浮游植物63种,浮游动物为615 543个/L(0.048 8 mg/L);底栖动物15种,底栖动物现存量为113~177个/m2(1.404~2.352 g/m2),还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00多种。库区的光、热、水质条件较好,饲草来源广,田边、地角、岸上、水里均有各种野生青草,为网箱养殖草食性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来源。同时,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草料、种草等可为草食性鱼类提供源源不断的饲草来源。

3 生产方式及管理

3.1 场地选定

水流平缓、底泥软硬适中,交通便利。养殖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的规定。

3.2 苗种选择

鱼苗鱼种来源于有资质的苗种场,质量符合《鳙鱼鱼苗鱼种质量》(GB/T 11778)标准要求。

3.3 生产方式

大化大头鱼的生产方式主要为拦网养殖(图3)和网箱养殖(图4)。在拦网和网箱里以大头鱼为主养鱼,配以鲢、青鱼、鲮等鱼类进行混养,大头鱼投放数量占数70%以上,鲢鱼种占20%左右,青鱼、鲮鱼种各占5%。在拦网、网箱中投放大头鱼的养殖密度分别为60~150尾/667 m2、1~2尾/m2;在养殖水域、网箱、拦网中投放大规格青鱼、鲮鱼种的密度各分别为10~30尾/667 m2、2~5尾/箱、8~20尾/667 m2。依靠青鱼、鲮摄食网片上的淡水壳菜和青苔等生物附着物,增加水体流通,保证养殖安全。养殖全程不投喂饲料,大头鱼依靠摄食水中的有机物和浮游生物来促进生长。

广西大化大头鱼资源利用及保护

图3 拦网养殖


广西大化大头鱼资源利用及保护

图5 捕捞上市


3.4 生产过程管理

生产过程管理执行广西地方标准《绿色食品鲢、鳙鱼养殖技术规范》(DB45/T 456)。坚持合理的养殖密度、保持良好养殖环境、做好日常生产记录,严格执行水产品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养殖过程不定期检查并修补破损网片。

3.5 收获

大化大头鱼商品规格2 kg以上即可起捕上市(图5)。

广西大化大头鱼资源利用及保护

图4 网箱养殖


广西大化大头鱼资源利用及保护

图6 大化大头鱼菜谱


4营养价值

经测定,大化大头鱼每100 g鲜肉中含蛋白质17.8~19.7 g,脂肪4.2~4.5 g,钙54.6~60.4 mg,铁0.64~0.70 mg,锌0.63~0.69 mg,肌苷酸为299~330 mg,维生素A为14.1~15.5μg,胆固醇为64.6~71.4 mg,氨基酸量为13.6~15.1 g。

大化大头鱼头油、肉嫩、质鲜、味美,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多种烹调方法,尤以清蒸、油浸最能体现大头鱼清淡、鲜香的特点(图6)。

5 资源保护

大化瑶族自治县水产管理站在开展大化大头鱼遗传资源保护中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已经于2013年12月31日获得原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作者:莫小政 花金锡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六也乡水产畜牧兽医站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水产管理站

作者简介:莫小政,男,1979年生,水产工程师。

来源:《养殖与饲料》期刊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