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江西进贤龙虾养殖基地(安徽东至东流镇:稻渔种养新模式 乡村振兴新路子)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4-04-22|点击次数:

人民网-安徽频道

9月6日,在池州市东至县东流镇红叶村粮食烘干厂内,几辆满载稻谷的货车正在有序等待烘干。“当前正是中稻收割,我厂每天接待当地及周边的种粮户运粮到这里进行烘干。极大的保证了粮食质量,种粮户表示非常满意。”烘干厂负责人吴大革介绍说。

东流镇红叶村位于省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核心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9537.5亩。近年来,村党总支依托本村耕地多、水资源丰富,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引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走出一条村民致富、集体增收、企业做强的互惠互利乡村振兴之路。

安徽东至东流镇:稻渔种养新模式 乡村振兴新路子

为了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势,改变旧有的小规模农业生产模式,在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后,村党总支领导合作社制定具体章程,强力开展农业招商工作,先后引进安徽舜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巨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艺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麒麟大棚西瓜种植大户等落户。招引来的企业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增收致富的岗位,也为红叶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思路。安徽舜风、安徽巨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来了稻虾共养农作模式,田地不打农药,种一季水稻、养一季小龙虾,虾可以为田地除草、松土、增肥,稻可以为虾供饵、遮阴、避害,秸秆还可以直接还田作为生物饵料,既提高了土地的附加值,也促进了绿色农业发展。村两委果断的抓住了这一发展思路,土地流转合作社与企业、大户签订合同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稻虾共养产业,该产业也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2018年,东流镇被列为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镇,镇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的通知》,打造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产业,村两委趁势而上,主动作为,在全村推进稻虾养殖模式,与企业签订合同流转土地3468亩,村集体可以从租赁承包费中获得每年每亩100元的保底收益,仅此一项就能为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同时成立了东至县东流稻渔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围绕稻虾共养产业拓展产业链条,利用村内资产建设小龙虾交易市场,稻渔综合养殖专业合作社为虾稻销售提供服务,获取服务费。帮助企业打造了“菊江牌”、“稻虾乐”等稻米品牌,探索放大“互联网 ”经营模式,与电商平台合作,建立辐射全县乃至全省的小龙虾种苗繁育养殖基地。

安徽东至东流镇:稻渔种养新模式 乡村振兴新路子

今年,红叶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110万元,村党总支荣获全市集体经济大赛二等奖,被中国渔业协会淡水龙虾分会授予“安徽省龙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生产的虾稻米荣获安徽虾稻品牌金奖。

红叶村党总支书记钱寿祥高兴地介绍道:“通过党组织细致的工作,红叶村顺利的完成了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在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后,村两委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流转土地5600余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58.7%。参加入股的村民达323户,有效的提高了土地的效益,每年分红达到382.4万元。也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红叶村土地流转合作社规范各项规章章程,吸引村内企业、大户、农户组成利益联合体,生产的稻米和小龙虾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再通过合作社与收购企业谈定收购价格,通过大批量、稳定供应提高产品收购价。为了保障农户收益,村党总支要求合作社与农户签订5-10年期限的合同,农户签订入社协议,成为合作社股东,流转出去的土地实施三次分红,第一次为土地流转费,每亩流转费按500斤中籼稻的上年度国家保护价折算;第二次分红为土地集中外包的增值收益;第三次分红为土地流转的政策补贴。通过三次分红模式,农户的收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并且能够根据市场行情和农业政策水涨船高。在基础的土地承包之外,农户还可以在企业务工获取收入,每人每天能够通过务工的方式增收约100元,红叶村龙虾产量55.5万斤、水稻产量450万斤,年均利润1000万元,带动全村8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用工31人,人均增收5000元。在开展的稻虾种养土地流转中,集中流转了31户贫困户的土地,面积454.87亩,流转租金每亩693元,合计31.52万元,户均增收4299元。同时,村党总支还与企业合作开办稻虾养殖技能培训,无偿给农户讲解稻虾养殖技术,贫困户张进贤户,通过技术培训掌握了小龙虾的养殖技术在企业从事小龙虾养殖,增加了经济收入。

红叶村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通过了东至县农商行的整村授信,授信额度3780万元,为村集体和农户提供低息贷款,解决农户发展产业资金不足问题,如村集体成立无人机合作社,通过信贷资金购买无人机设备,成立了无人机专业植保队,提供专业农机社会化服务,获取租金设备。村李贵环户通过信用贷款7万元及时购买生产资料发展产业,有效的应对了疫情停产停工带来的损失。

“红叶村党总支将继续深耕稻渔种养产业,与七里湖片区的村合作开展连片经营,提高规模化效应,在原有稻虾共养的基础上,培养稻蟹、藕蟹、稻鱼等产业项目,促进产业多样化。利用资金建设秸秆发电厂,谋划建设稻米加工厂,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与农业企业通力合作,把稻虾共养加工产业与餐饮业、物流业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美化村庄环境,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红叶。”谈起发展愿景,钱寿祥满怀信心。(章四忠)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