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养殖河蟹的五大关键性措施_库百科螃蟹养殖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5-04|点击次数:
养殖河蟹的五大关键性措施_螃蟹养殖

河蟹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淡水蟹类,其肉质细嫩鲜美,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养殖价值,给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在河蟹的养殖过程中,掌握慎投饵、早干塘、密植草等养殖关键性措施十分重要。那么,河蟹养殖需要注意什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河蟹养殖的五大关键性措施,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养殖河蟹的五大关键性措施

一、保肝

肝脏是河蟹重要的代谢器官,起到排毒解毒、造血载氧、分泌消化酶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的功能,随着河蟹的脱壳生长,肝脏的负荷变大,易发生病变,导致体质、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细菌性疾病。所以平常预防时要定时内服“平肝宝+营养快线+酵母细胞壁多糖”或“肝利康+营养快线+酵母细胞壁多糖”。

二、助消化

河蟹是怕热不怕冷的变温动物,其体温常接近于养殖水温20~25℃,这个温度低于河蟹体内消化酶的适宜温35~40℃,所以内源酶不足;且河蟹胃大、消化道短,故贪吃最易消化不良。

养殖河蟹的五大关键性措施

三、补钙

河蟹在水体中吸收钙离子的能力要比吸收配合饲料中钙能力强。河蟹在蜕壳时,要把外壳上的钙离子吸收到体内(所以脱壳期的蟹壳看起来变黄等),等壳中钙总量与体内钙的总量相等时才能顺利脱壳。蜕壳后的“软蟹”要充分吸收水分,特别是水体的钙、磷等来促进它外壳的硬化。所以脱壳前一个礼拜要定时内服“AD钙+营养快线”补充能力和营养,增强活力。脱壳高峰期外泼”核糖核酸钙+解毒应激灵”促进硬壳、恢复。

四、促长、增膘

俗话说“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 夏季高温季节河蟹活动频繁,食欲大增,是河蟹生长的关键时期,河蟹喂料“两头精中间粗”。后期投喂精饲料,长肥促膘,要喂足料。但是河蟹本身胃大肠短、贪吃,对高蛋白的饲料消化能力较差,夏季高温饵料又易变质。所以后期喂料要定时加促进脂肪,蛋白吸收的产品“脂壮宝”。

五、AD钙、营养粘合剂

一般养殖户喜欢直接投喂干饲料,但是干料投喂。始终会有少量的粉末,且适口性差,粉末散在水里既污染水质也浪费饲料,甚至会沉入塘底,败坏底质、水质,且干料易吸水,特别是水质较差的塘。河蟹摄食有可能带有细菌、病毒或是亚硝酸盐高等饵料后而引发的疾病。所以喂料时加少量干净清水拌料后再投喂,减少风险。最好在饲料中适当配合环保营养型粘合剂,将饲料包裹后投喂,既能起到诱食作用,还能增强营养消化,更能避免底部淤泥渗水污染饲料。AD钙为新一代乳化钙,不但富含高活性离子钙,维生素A、D等营养成分,补钙快、吸收率高、固壳迅速。还具有较好的粘性,且可以和水任意比例相溶,保持粘性的同时不会对水质和底质造成二次污染。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想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的知识,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