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致富经]陈敬学养黑猪创业,60岁后再赚千万【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致富经]陈敬学养黑猪创业,60岁后再赚千万

[致富经]为了一种黑猪 60岁再创业(20140331)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巴南区农业委员会主任:姜家黑猪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发展的非常好,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就逐渐萎缩,2005年到2006年的时候就500头左右,几乎濒临灭绝了。

陈敬学觉得,这种黑猪养起来虽然有很多缺点,可它最大的优势是,当时只有姜家镇才有,所以是稀缺资源。而且现在的消费者对土特产又非常喜爱,如果自己能大规模养殖这种猪,然后把品牌打出去,肯定能有一番作为。

2006年11月份,陈敬学投资2000多万元,在姜家镇的蔡家寺村,承包了300多亩土地,开始修建养猪场,因为这种黑猪很少,到2007年底,陈敬学才收购到了200多头。而且养了没多长时间,这200头猪,开始不停的死亡。就是这样一个糟糕的开局,陈敬学却从几本绝版医书里,想出了一个办法,三年时间迅速扭转局面。

这里是陈敬学猪场的一个库房,里面堆满了各种猪的饲料。猪场有近100个员工,可除了陈敬学,却只有一个人能在这里自由出入。

员工:上面基本上就我一个人在弄,不准他们上来到我这里面来。

库房不让人随便进出,记者还发现,角落里有一个小屋,常年上锁,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塑料桶。陈敬学说他把猪死亡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这些塑料桶里。

员工: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晓得装的桶桶,坛坛罐罐的,但是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都不知道。

记者:有没有人问过,这是干嘛的?

员工:问过的,问过不讲,这是秘密。

那么,这个库房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这些塑料桶里又装的是什么呢?

猪不断的死亡,猪场的生猪存栏量始终保持在1000头左右,一直上不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敬学想了很多的办法。他给猪修了一个780米的跑道,让猪锻炼身体。然后,又用了很多种方法来给猪场消毒。可一段时间下来,猪死亡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2009年6月,陈敬学从四川的一个饲料厂拉回了一车饲料,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车饲料,却给他的猪场带来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陈敬学:一千多头猪的样子,用他那个饲料死了八百多头,最后剩下不到两百头猪,这些(没死的)猪当时是体质很弱的,基本上是不吃他那个饲料的,反而活下来了。

这个打击对陈敬学来说,无疑是非常沉重的,为了养猪,他一下子投入了两千多万,可养了好几年,每年都在亏损,这一次还差点赔的血本无归。

陈敬学:那时候我的精神压力特别大,实际上我整头头发都白完,一张报纸连大标题都看不下去,这种情况。

毕竟60多岁了,养猪熬了几年,身体上确实吃不消,但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陈敬学,知道如何在大风大浪中稳住阵脚。

陈敬学:仪表厂曾经也有困难的时候,困难的时候,说实话,我都想过,从长江大桥上跳下去就完了,遇到的一些置我于死地的事情,很有好几次,养猪后面(遇到)的事情,没有做仪表时候困难。

猪死亡的原因有很多,但说到底还是抗病能力太差。陈敬学知道,如果把消毒和防疫搞好,然后再提高猪的体质,说不定就能把猪大量死亡的问题解决。他开始购买生猪养殖与防疫方面的书,最终,几本绝版书,让陈敬学找到了一个办法。

陈敬学:基本上现在算绝本了,冯教授收集的我们国内的,一些中草药的秘方

我把他好几个秘方综合起来,再进行多次的实验,选出了一个最佳的办法。

桌上的这些中药,就跟陈敬学想出的办法有关,看了那几本医书后,陈敬学就想配出专门提高猪体质的配方。他把何首乌、党参等几十种中药,按照不同的比例,加到猪的饲料里。经过反反复复的对比实验,陈敬学终于把配方给研究了出来。

陈敬学:我们这个从表里都能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现在猪的体质增强了,猪的免疫力提高了,猪也健康了,生长也快了。

陈敬学让员工把中药按照配方放到粉碎机里粉碎,然后装进一个蒸馏机里蒸两个小时。接着,再加上发酵剂,装进这样的桶里发酵20天左右。

陈敬学:香味。

记者:中药味很浓,而且还有点酒的味道。

陈敬学:酒香酒香的。

记者:是酒的味道吗?

陈敬学:有一点酒的香味,中药里面加的有艾叶这些东西,比较苦,通过发酵以后让它药力增长,这是一个,二一个就是,提高它的口感,让猪更加肯吃。

中药发酵好以后,陈敬学会按照每吨1%的比例,把它们和大豆、玉米、麦麸等一些常规猪饲料搅拌在一起,每隔五天,给猪喂一次。

重庆市巴南区动物检疫所冉所长:他主要是用了很多黄芪啊,当归啊之类的,

这些都是补气活血的,他就可以使身体健壮,增强抵抗力,抵抗力增强了,免疫力自然就增强了,从专业的角度,我觉得中药还是不能乱用,必须讲究配伍,就是说中药,哪些是相生相克的,另外也不能超剂量,大剂量的用,出栏一月以上必须要停用,这个是必须的。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调养,加上严格的消毒和管理,猪场很少再发生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到2010年年底,猪场的生猪存栏量达到了5000头左右。随后,陈敬学又用这个配方,申请了一个国家专利。猪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到2019年年底,猪场的生猪存栏量达到了1万头。

[致富经]陈敬学养黑猪创业,60岁后再赚千万【库百科养殖网】

这里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一个屠宰场,附近猪场的猪都在这里集中宰杀。每天早上3点之前,猪肉商贩们都会到这里进货。记者来到后,一些商贩开始跟记者聊起了最近的猪肉行情。

猪肉商贩:10年以后到现在,行情都不怎么样,这个猪来讲一头要亏掉500块钱

商贩们说挣不到钱,一些猪场老板也觉得日子不好过。

重庆市巴南区某生猪养殖场老板:目前的白猪,黑猪我不了解,白猪不上七元五角一斤的话,是肯定亏,我们昨天卖的才六元钱一斤,一斤就要亏一元五角,

你算,如果三百斤猪的话,就是(亏)150元,而且那是按最低算的,今年养过,明年可能不想干了。

猪价一路下跌,不少养猪场都入不敷出,关了门。陈敬学的生猪批发价是普通猪的3倍还多,尽管如此,每天还是有不少人打电话来订货。

猪肉商贩:48元一斤一个月(卖)1500头左右,一天平均50头猪。

不过,就在2019年,陈敬学的猪肉也同样不好卖,一年要亏损两三百万元。可陈敬学不仅没有想办法降低成本,反倒做了一件更亏钱的事。

2012年,陈敬学开始把自己花费大力气、高成本养出来的猪白白送给村民,而且一送就是几百头,不过,也正是靠着这些免费送出去的猪,陈敬学换来一年4千多万的销售额。

原来,陈敬学免费发给村民的这些猪,并不是让村民宰来吃的,而是要让村民跟着他一起来养。

陈敬学:我们重庆的容昌猪,四川的内江黑猪,它的品牌大,是以县为单位,

以地区为单位,我们姜家黑猪是以一个镇为单位,太小了,它的名气就没有那么大,如果我们共同努力,来把小的,优质的猪,把它做成一个大的品牌,对我们当地老百姓致富是更好。

作为有地方特色的品种,陈敬学深知只有当这种猪成为一个地域性的品牌,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然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让这种猪在当地拥有足够的影响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带动农户大规模养殖。同时,陈敬学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重庆市巴南区农委主任何先平:到目前为止我们有四个村的老百姓,组织了四个专业合作社,在养殖姜家黑猪,从整个情况来看的话,姜家黑猪一年要出栏五六万头,经济价值还是可以的。

陈敬学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也引起了媒体的注意。2013年初,一些关于陈敬学创业的报道开始报纸上登出,很多经销商慕名而来。人气越来越旺,陈敬学顺势在猪场,办起了当地的传统刨猪汤,一桌菜全都是用黑猪肉做成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请一些经销商和有购买力的人,免费品尝。

消费者:普通猪肉炒的时候要粘锅,炒的时候还要倒油,那个就不倒油,那个黑猪肉切了做回锅肉,爆起来舒舒服服的,我家里还有很大一坨,价格贵点没有问题的。

陈敬学又把自己的猪送到一些农家乐和酒店,推出了一系列用自己黑猪肉做成的招牌菜。

重庆市巴南区蔡家寺村村主任:整个重庆都出名,姜家镇就更不谈了,家喻户晓,重庆那些大的餐厅酒楼,都有那道菜,姜家黑猪,同样的一盘回锅肉,姜家黑猪回购肉,比其它猪肉做的回锅肉要贵一半。

猪场的名气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肉的品质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2012年12月份,陈敬学的黑猪又拿到了重庆市的著名商标。2013年,陈敬学猪场的生猪出栏量达到3万头。60岁二次创业,艰苦付出7年,现实又给了他丰厚的回报。

最近,陈敬学准备把猪粪加工成花卉盆景的营养液,这个想法实现后,光这一项每年就能给他多带来1000多万元的收入。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感谢您的关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