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螺旋体性结肠炎的防治【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村晓农业网|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猪螺旋体性结肠炎的防治

猪螺旋体性结肠炎是由多毛短螺旋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新发生的传染病,以结肠炎和下痢为特征。本病在许多养猪场猪群中感染率很高,发病率逐年增高,已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应对其高度关注,加强检疫、注意防控。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技术进行了简要叙述。

1 病原体

猪螺旋体性结肠炎的病原体为多毛短螺旋体。猪痢疾短螺旋体为猪痢疾的病原体,多毛短螺旋体为猪肠道螺旋体病的病原体。多毛短螺旋体有4~6个弯曲,两端尖锐,呈缓慢旋转的螺丝线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多毛短螺旋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室温下可存活数天,在4℃下可在粪便中与污染的土壤和新鲜的水中存活数月。对消毒药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能迅速将其杀死。

2 流行情况

据有关报道,各地的部分猪场都发生过病。猪群感染本病后,导致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下降、生长速度参差不齐、达到上市体重的时间延长、饲料成本增加、饲料利用效率下降,降低了猪场的利润,破坏了猪场的正常生产流程。

3 流行特点

3.1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带菌动物为本病的传染源。病菌有广泛的宿主,包括猪、犬、鸡、野生水禽、多种家鸟、野鸟与人类等(人的菌株可感染实验鸡和猪,该病可能为人畜共患病)。病菌从患病动物和带菌动物的粪便中排出,经消化道而感染,主要为害10~16周龄、体重在20kg以上处于育肥期的猪只,感染率可达80%,其中发生下痢的占33%~67%,无症状感染率为30%~50%。该病的感染持续期一般为2周,最长可达6周。

3.2 应激因素的影响

混群饲养,密度过大;猪舍通风不良,温度变化过大;环境污染严重,卫生条件差;长途运输,拥挤等,以上各种应激因素都能诱发该病。

3.3 混合感染的影响

多花短螺旋体常与猪痢疾短螺旋体、胞内劳森氏菌和沙门氏菌等发生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死亡率增加,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3.4 药物的影响

保育期饲粮中添加了抗菌药物的猪群发病率较低,没有添加药物的猪群发病率较高。

4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4.1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3~20d,主要引起猪发生结肠炎和腹泻。发病猪排出呈湿水泥样粪便,含有黏液,通常无血。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逐渐消瘦,弓腰缩腹,起立无力,病程7~10d。结肠炎主要表现为增生性及弥漫性卡他性至黏液性结肠炎症状。

4.2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盲肠和结肠充气膨胀,内容物含有大量的黏液。组织学变化为大肠表现典型的卡他性结肠炎、肠腺变长,并伴随上皮细胞坏死的结肠增生及肠腔上皮细胞上有大量的多毛短螺旋体附着。

5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www.novmv.com)只能做初步诊断。确诊与监测目前尚无敏感与特异的血清学方法,但国外使用PCR技术诊断猪肠道螺旋体病获得成功;核酸原位杂交可用于确定螺旋体在肠道黏膜上的定居部位和鉴定混合感染;ELISA可用于检测带菌猪粪便中的抗体等。

6 防控措施

6.1 平时的预防措施

(1)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引种时必须检疫并隔离观察1个月,认定为健康猪方可进入生产区饲养。

(2)自繁自养,生产中实行产仔舍、保育舍和育肥舍的全进全出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3)严格消毒制度,定期用0.3%过氧乙酸或0.1%次氯酸钠进行带猪消毒,猪舍每周消毒1次,周围环境每月消毒1次。

(4)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做好各项生物安全工作。坚持灭鼠、杀虫、驱虫与防鸟;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保温防寒、通风透光、饲养密度适中,不混群饲养;场区内不准饲养其他动物;禁止饲喂腐败、发霉、变质的饲料;饮用水要清洁,要符合饮用水标准;尽可能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等。

(5)管理好粪便与污染物,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6)进行药物预防,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每头口服硫酸庆大霉素4万IU,10日龄时每头再口服8万IU。仔猪断奶时可按以下方案用药:磷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1∶1),每吨饲粮中添加100g,连喂7d;新霉素,每吨饲粮中添加140g,连喂7d;痢立清,每吨饲粮中添加50g,连喂7d;四环素族抗生素,每吨饲粮中加药200g,连喂7d;痢菌净,每吨饲粮中添加50g,连喂7d;二甲硝基咪唑,0.025%水溶液饮水,连饮7d。

6.2 发生疫情时的防治措施

(1)发病后,要立即隔离病猪,种猪应清群淘汰,育肥猪单独饲养,并用上述预防药物进行治疗。没有发病猪群可用药物进行预防,通过用药物净化的办法来控制该病。

(2)猪场要彻底清扫、全面消毒,死亡猪只、粪便、污物等要全部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发病猪舍经彻底消毒,空舍2个月后方可引进新猪群。

(4)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消除各种不良诱因,确保猪场的生产正常进行。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