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萝岗 种植(百年“佳荔”献抗疫英雄,广州黄埔发布古荔枝树群图谱)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3-11-23|点击次数:

岭南荔枝有“三杰”,广州黄埔独占其二,故流传出“天下荔枝在广东,荔枝珍品在黄埔”的美誉。

百年“佳荔”献抗疫英雄,广州黄埔发布古荔枝树群图谱

笔岗糯米糍、萝岗桂味均在广州黄埔,每逢荔熟季节,亲朋戚友、文人雅士从各地慕名来游萝峰,现场品赏新鲜萝岗糯米糍,临走时还会捎回一些新鲜糯米糍或荔枝干,以馈送亲友。

而以荔枝作为赠品的历史传统,最远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朝。彼时,番禺(萝岗原属番禺)产荔枝、龙眼,岁岁进贡,长途跋涉远运长安。唐代中叶,荔枝更是远销国外。

位于广州黄埔区永和街的贤江荔枝,一度是高品质的代名词。据《增城县志》记载,贤江村明代初期(1368年)就已有荔枝栽培,到明代中期已闻名海外。贤江荔枝的产地贤江村是著名的水果之乡,这里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质松软肥沃,非常适宜荔枝的生长,该村三分之二的山地适宜种植荔枝,直到今天形成了几个百年古荔枝树群,达3000亩以上。

6月底7月初,迎来了荔枝成熟的季节。6月26日,2020年“荔久弥新”黄埔荔枝文化季之致敬英雄——“百年荔枝,百年好合”专场分享会在黄埔区贤江公园举行,会上发布了黄埔荔枝地图。

百年荔枝古树成文化地标

多片300年以上的荔枝林,完好地保存了岭南百年荔枝的文化图谱。

黄埔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埔区(含古代萝岗)是岭南地区久负盛名的荔枝之乡。与岭南其他荔枝相比,黄埔荔枝可谓“越老越甜”。该区目前荔枝种植面积约2万亩,其中树龄100年以上的古荔枝树近1万亩,主要分布在水西、萝峰、贤江、笔岗等社区,是广东省最大的古荔枝群落聚集地之一。其中以玉岩书院催诗台前的一棵古荔枝树最为著名,本地村民均说该树已存活逾千年,这也是广州目前有记载的树龄最老的古树。

以贤江公园为例,这里至今保留了近千棵树龄达300至500年的古荔枝树。

“贤江村有好几个百年古荔枝群,老龄荔枝树面积达5000亩,最有名的就是双肩红糯米糍。”永和街贤江社区居委会党委委员刘志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老树荔枝成熟期较晚,但味道相比普通荔枝,汁水更加饱满,味道更清甜,少渣,不易上火。”

活动现场发布的《手绘黄埔荔枝地图》,完整披露了广州黄埔区现存的主要古荔枝林和荔枝文化历史遗迹。千年时光流转,黄埔传承和积淀了深厚的荔枝文化,通过村民选育嫁接种植,打造了萝岗桂味、笔岗糯米糍、萝岗糯米糍、贤江双肩朱砂红糯米糍、帝顶仙进奉等20多个名优荔枝品牌。在《手绘黄埔荔枝地图》中,这些“百年荔枝”名品分布也有明确的标注,为岭南荔枝保留了珍贵的基因图谱和文化地标。

百年“佳荔”献抗疫英雄,广州黄埔发布古荔枝树群图谱

百年红荔献英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走访萝岗荔枝市场了解到,荔枝销售已进入高峰期。萝岗糯米糍价格约为每斤15-20元,桂味价格为每斤13-18元不等。受多方因素影响,近年萝岗糯米糍的销售单价均高于周边地区同类产品20%~50%。

“说荔枝,一果一木来非易,多少园丁挥汗雨,换来万紫与千红。”红线女的《荔枝颂》唱出了荔枝的情怀。荔枝成熟背后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受前期龙舟水影响,预计今年黄埔荔枝将是中年,产量可达到3300吨,定制荔枝的数量将超过去年。”黄埔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区今年提前布局,通过电商直播、荔枝定制、文创产品等新模式拓宽荔枝流通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近年来,不少荔枝果农、相关种植企业开始走“种植科学化、产品精品化”路线。其中,新龙镇福洞村的帝顶荔枝园团队在海拔300米的山地上开辟荔枝园,采用科学管养方法培育出岭南荔枝名品仙进奉,今年“帝顶仙进奉”的产量突破1万斤。

会上还举办了致敬英雄——“百年荔枝,百年好合”专场分享会,包括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等不少来自广州黄埔区的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代表分享了他们难忘的抗疫故事。

广州黄埔区疾控中心赵兴健参与了黄埔区入境人员转运工作。在夏天闷热的天气下,防护服一穿就是4-6个小时,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因为长时间没吃东西导致胃炎发作,连续几天参加工作之后出现尿路感染,这些事在他和同事身上时有发生。

“这是对每位转运工作人员身体素质的一次大考验,但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像百年荔枝树一样坚韧,不喊苦不叫累。”赵兴健说。从三月份开始,广州黄埔区40名转运工作人员已经累计积转运526班次,8639名入境旅客,平安、顺利、高效的完成每次转运任务。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