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红枫种植密度(红枫嫁接育苗技术)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06|点击次数:

红枫嫁接育苗技术

红枫属于落叶小乔木,是比较珍贵的针叶树种,在各类公园、庭园以及居民小区进行广泛种植。本文就红枫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提升红枫的种植水平。

1 圃地选择

红枫育苗苗圃地,一般选在背风向阳、地势平坦的地方,要求旱能浇、涝能排,以土层深厚、酸碱度适中、含有有机质的砂质土壤最佳。

红枫嫁接育苗技术


2 砧木培育

红枫培育主要是依靠嫁接繁殖,一般以青枫作为砧木。在每年 10 月下旬,待青枫种子完全成熟之后,及时采摘,可以随时采摘随时播种,在松软透气的砂质土壤中做床种植,覆土厚度以能够将种子盖住为宜。第 1 次水浇透后,搭建拱棚并盖膜,以提升次年春季的出苗率。第 2 年 2 — 3 月,幼苗出土,用尿素或者人粪喷施 2 次; 1 个月后,将幼苗从苗床移植到大田,确保土壤呈现微酸性,移植时将幼苗的主根剪除,同时株距维持在 30 cm 左右;种植半年后,施用薄肥促使幼苗生长健壮 。

3 嫁接

因为气候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嫁接时期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 2 — 4 月最适合嫁接。要按照砧木的生长态势,一般青枫株高 0.5 m 以上、直径达到 0.5 cm 以上的可以在秋季嫁接。嫁接时,在红枫树冠外围中部选取芽眼饱满的枝条作接穗,一般使用腹接法。嫁接位置一般选在砧木距离地面 5 cm处为佳。嫁接过程中,要注意砧木和接穗要有一定的吻合,接穗下部和切口不要留有空隙,同时要用塑料袋在接口处捆扎严实。塑料袋的宽度以 1 cm 为宜,利于砧木和接穗实现紧密结合,将接穗用塑料袋套上,能避免接穗因为失水干枯 。

嫁接之后如果发现接穗有枯死的迹象,要在嫁接的另一处位置实施补接,春季嫁接完成 15 d 后要进行检查。如果接穗成活,要将芽接及时抹掉。这是因为新成长的红枫穗芽在刚开始生长时比较脆弱,易被风刮倒,需要用木杆将红枫进行捆绑,避免出现风折的情况。

4 水分和温度控制

嫁接后,将温度计的外直探头伸入小拱棚,对棚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启动自动喷雾系统补足水分,使棚内湿度达到 80% 以上,浇水时要确保一次性浇透。如果遇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浇水时间保持在10 : 00 之前、 16 : 00 之后。阴雨天或者嫁接的枝条愈合阶段,要减少喷水次数。同时,夏季要注意排水工作,避免出现土壤积水的情况。嫁接 30 d 后,确保白天温度在 25 ℃ 左右,夜晚在 15 ℃ ; 1 个月后,白天温度保持在 30 ℃ ,夜晚保持在15 ℃ ;一旦拱棚内温度超过 30 ℃ ,要及时将拱棚的薄膜揭开进行通风降温处理 。

5 施肥

红枫嫁接成活后,要及时追肥。春季以氮肥为主,同时增加适量磷肥,一般每隔 10 d 左右施肥 1 次,同时浇灌 1 次。夏季可以施用腐熟的人畜肥,最好是牛羊粪或者猪粪,应确保腐熟后再使用,同时可以增加适量尿素。秋末冬初,施肥要以基肥为主,同时配合腐熟的油饼或者复合肥,在根部周围进行环绕施肥。

6 密度调整

由于红枫的生长周期十分缓慢,当红枫树苗长到一定阶段,要及时调整种植密度,确保每株苗木都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光照。如果红枫的干径 <1 cm ,株距可以保持在 80 cm 左右;如果干径超过了 1 cm ,但是小于 2 cm ,将可以将株行距保持在 120 cm 左右;如果干径超过了 3 cm ,需要将株行距保持在 230 cm ;如果干径超过了 5 cm ,需要将株行距保持在280 cm 。红枫树移植时,将中根去掉,对于长细根或者顶端根系比较发达的苗木在移植时要带泥球 。

7 病虫害防治

红枫苗期要特别注意病虫害防治。地下害虫易将红枫茎基部咬断,可选择辛硫酸乳油 1 000 倍液在红枫根部进行浇灌;对于蚜虫,一般用 10% 吡虫啉 1 5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对于食叶类害虫,一般使用苯氧威喷雾防治;对于白粉病等常见病害,也要加强防治。整体而言,红枫病虫害防治要做到预防为主。

8 修剪

红枫树的修剪,工作量不大,要保持主干健壮和树冠均匀。若红枫的主干受到损伤,当双树梢产生时,需及时灭梢。若根部发出新的分蘖,应及时抹除。其余时期无需修剪。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