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茭白的品种与种植(种植茭白想高产,3条易犯错误要避免,5点增产技巧需记牢)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0|点击次数:

原创不易,文字也有产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果您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技术、农村生活等,那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依农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种植茭白想高产,3条易犯错误要避免,5点增产技巧需记牢

茭白又名菰笋、茭笋、茭菜、菰菜等,禾本科菰属多年浅水生草本植物。茭白原产于我国,古时称为菰,种植栽培历史较为悠久,有文献记载的食用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菰起初是作为粮食作物栽培种植的,所结颖果称为“菰米”,是与五谷齐名的粮食作物。但是由于菰产量远低于其它粮食作物,它的粮食属性渐渐被淡化,被更为高产的水稻所代替。虽粮食属性逐渐淡化,但是古人发现一些不能开花结籽的菰植株,秆茎基部出现畸形突兀膨大,西周时期“好事者”食之发现味道鲜美细嫩,称之为茭郁,被广为接受,随后茭白也从粮食作物逐渐向蔬菜转变,到了唐宋时期开始在江浙地区广发种植。唐宋期间各种咏颂茭白美味的诗篇数不胜数,可见古人对这种蔬菜的喜爱。近现代以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茭白的种植面积已近70万亩,主要分布于东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其它适种地区也有种植。

茭白富含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钾、钙、铁、锌、硒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作蔬菜也可入药,因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被赞誉为“水中人参”同时也是著名的“江南三菜”之一。但是把茭白称为蔬菜又不是特别恰当,从事茭白种植的朋友们都知道“菰”之所以成为茭白,是因为茎部感染了茭白黑粉菌,这个黑粉菌在茭白植株内发育繁殖促使秆茎基部畸形膨大,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病原菌侵染后的病征表现,也可以说它是一类菌植共生体,不能做粮食,拖着病体变美食,茭白也是够努力的了。

种植茭白想高产,3条易犯错误要避免,5点增产技巧需记牢

茭白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双季茭白的理论亩产在5000-6000斤左右,单季茭白的理论亩产在3000-4000斤左右,近年来茭白需求量逐年增加,价格行情相对稳定,每斤的产地价格在3-5元之间,理论上农民朋友种植茭白的收益还是较为可观的。但是粗放的管理模式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种植习惯,实际栽培种植过程中茭白的产量很难达到理论亩产,病虫害、雄茭所占比例上升,灰茭现象严重,茭茎瘦小质差等都影响着茭白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从事茭白种植农民朋友的收益。而造成这些情况频发的原因,主要是在茭白种植过程中农民朋友常犯3条错误,依农认为想要茭白提品增产,农民朋友需尽量避免这3条错误,另外还要掌握5点提品增产技巧,接下来依农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种植茭白想高产,3条易犯错误要避免,5点增产技巧需记牢

茭白种植中常犯的三条错误

一、病虫害防治重药轻预防

茭白作为一种潜水系草本植物,本身抗病虫害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由于粗放的管理模式等,现阶段茭白种植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已较为常见,茭白病害主要有纹枯病、锈病、胡麻叶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飞虱、二化螟、福寿螺等。在一些产区,这类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在防治这些病虫害时,农民朋友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药剂防控,因为表面上药剂防控最为直接迅速防治措施,但是简单的药剂防控不能解决茭白病虫害的发病根源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农药年年用,病害仍然常年发生且逐年加重的现象趋势。过量的或不适时的使用药剂后,会严重影响茭白的生长,导至雄茭、茭茎低质的现象时常发生。种植经验较为丰富的农民朋友都知道,种茭白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养黑粉菌,不仅要让茭白植株健壮生长,还得让黑粉菌适度“侵染”,过量的化学药剂使用后,不仅可能导致茭白植株生长异常,还会抑制黑粉菌的活性,甚至一些真菌药剂会直接杀死黑粉菌,菌植共生性下降,何来的高品、高产呢?

二、为高产盲目施用化肥

在我国近现代农业种植生产过程中,化肥的地位举住轻重,短短的几十年里我们见证;额化肥从无到有,有增产效果显著到负面现象频发。我国农民朋友们太依赖化肥了,不论种什么化肥是绝对少不了的投入物,现阶段不少减产、降品、病害频发的现象都是不合理或过度使用化肥的结果。茭白又是一种对化学肥料敏感的作物,农民朋友种植过程的盲目施肥现象对茭白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盲目的用肥会导致土壤、水层环境恶化,影响茭白植株的正常生长、黑粉菌的侵入和发育。当肥料过量时,植株生长过快,尤其是氮肥过量容易导致叶片较于正常叶片过于宽大,导致植株弱势,容易被病虫害侵染,黑粉菌侵入后易在茭茎内形成黑色孢子,最终产出低质的灰茭(当然肥料使用不当只是灰茭产生原因之一,其它原因害还括黑粉菌特性和茭白植株的遗传特性),若施肥不足还可能导致雄茭、茭茎较小等低产、低品情况的发生。茭白生长周期内各阶段对肥料的量、品类、方法和使用时间有一定的要求,加之还要考虑黑粉菌的生长情况,合理施肥就更重要了。

三、习惯按“季”定植

农民朋友在种植茭白时喜欢按季节种植,尤其是一些新手种植时对季节时间的笃信性更高,一些种植技术推广指导中也习惯指导农民朋友按时间月份种植,往往这个月份季节都有一定的范围,比如说建议长江流域的单季茭应在4-5月份种植,双季茭应在7-8月种植。这个“季”只是一个适种范围,而不是整个时间段内都适宜种植,另外我们必须要明白种植茭白的区域较广,即便是临近产区同一时间段的气候环境也会有不同,同一产区的不同年份气候也会有所不同。定植时温度不适宜,则容易导致出苗慢、易染病、易低产降品的情况发生。茭白的定植应该按的是气候条件、温度情况等并综合考虑定植后茭白分蘖期、出苗期、茭茎膨大期、采收期所历时间及之后的温度、气候情况是否适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茭白的高产和优品。

种植茭白想高产,3条易犯错误要避免,5点增产技巧需记牢

茭白种植提品增产的5点技巧

一、选种技巧

优选良种是茭白提品增产的基础保障,茭白又较强的遗传稳定性,这是它的优点同时也是它的缺点,茭白虽是多年生植物,但为提品增产最好采取逐年换种种植的方式,多年种植要注意去劣补优。农民朋友在选种苗要注意以下技巧。

  • 跨区域选种要谨慎,我们在种植茭白时喜欢选用高产、抗病的品种,但是选种时一定要注意区域差异,茭白不同于其它作物,除考虑茭白植株自身的情况,还要考虑黑粉菌的适应状况。跨区域选取优质种,可能产生不适宜的情况,因此选种时最好先实验种植后再做大面积种植推广。
  • 种苗要逐年优选,在采收是就要定种,把灰茭、雄茭、茭茎较小的植株全部剔除,留下产量好品质优的植株做种苗,进行繁育,再种后由于种种外部因素,还会产生灰茭、雄茭、茭茎较小的植株,再选苗时逐年剔除,逐年优化田间品种,逐年提高茭白的产量和品质。

二、植株管理技巧

  • 植株管理:对于茭白植株的管理要做到,适时定植,选取株势壮而不旺的优质种苗,春种茭白应在土壤、水温度在8-10℃范围内持续2-3天时进行合理密植,以保证快速生长和预防病虫害的侵染,定植后及时间苗补苗。茭白封行后,茭白植株会有耗养枯叶产生,这个时候要及时疏除枯叶保障茭茎的生长。另外茭白采收的时间要把控好,当叶鞘分开露出茭白白肉时要及时采收,避免膨大不足或是养分消耗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另外茭白常温下储存时间短,需冷链运输及时销售。
  • 人工除草:茭白田中易生杂草,杂草不仅争取茭白植株养分,还容易导致病虫害的爆发。因此要及时除草。由于茭白对除草药剂特别敏感,药剂除草容易发生药害,最好采取人工除草,除草时间要在茭白苗期,田间杂草刚刚萌生的时候,可以将田间杂草踩入泥土进行耘田除草或是直接疏除。除草时一定要避免踏伤茭白植株,草势过旺要注意多次疏除。
种植茭白想高产,3条易犯错误要避免,5点增产技巧需记牢

三、田间水层管理技巧

茭白生长周期内各阶段对田间水层深浅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要注意田间水层的管理技巧,各时期适度的水层管理有助于提高茭白的质量和品质,对于水层管理依农有如下建议。

  • 前期水层控制:定植茭白的水层深度要控制在1-3厘米,促进快速返苗成活;随后将水层深度维持在5厘米左右,到分蘖后期时将水层加深至8-12厘米,直到采收前10天左右。在这期间若遇高温天气,可适当灌水,但灌水深度不易超过20厘米;雨季频繁时还要及时排灌维持水层深度。
  • 采收期水层:在茭白采收前10天,要注意田间灌水,将田间水层提升至20-25厘米,保障茭茎的正常生长,待采收期过后排水至3-5厘米。

四、肥料使用技巧

根据茭白植株的生长和需肥特性,合理的施肥是茭白提品增产的基础保障,施肥时要掌握如下技巧

  • 初种期施肥要以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为主,亩用量应保持在3000斤以上,并施入适量的氮素肥料,和少量中微量元素肥,注意镁、铁的施入。基肥一定要深施,撒施后及时翻耕。
  • 定植后要注意追肥,追施肥料有三个关键期,其一是苗期,应亩追施尿素7-10斤;其二是分蘖高峰期,多年种植的茭白要在这个时期追用发酵腐熟好的有机肥,亩用1000-2000斤;其三是茭茎膨大期,应在茭茎即将膨大的时期施入20-40斤的复合肥料,使用时间不易过早,早了植株易徒长;也不易过晚,完了养分跟不上茭茎膨大受限。另外追施肥料时最好将田间水层排出,施肥后3-5天再灌入。

五、病虫害防治技巧

在防治茭白病虫害时完全不能用药,而是要合理用药,以农业防治为根本结合其它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病虫害防治时要保证以下原则和技巧:

1、精细种植管理,通过合理施肥、保障土壤环境、妥善的植株管理、避免连作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2、防治虫害时,因根据常现害虫的生理习性,采取虫卵同杀的防治措施,借助生物诱杀剂、生物菌抑虫剂、物理诱捕器等辅助杀虫,降低药剂的使用量。

3、防治病害时,要掌握三个关键点,其一是控制病原基数,其二是切断病害传播途径,其三是早控早治避免病情加重。

4、需用药防治时,要及时用药适时用药,用药防治时要保证土壤可用杀虫剂但避免使用杀菌剂;杀菌剂在茭白茎部膨大期禁止使用;病害高发期前要及时用预防性药剂防控;病情严重时在药剂剂量安全范围内要注意连续用药、交叉用药防治病虫害扩散蔓延。

种植茭白想高产,3条易犯错误要避免,5点增产技巧需记牢

以上就是依农总结的茭白种植过程中农民朋友容易犯的3条错误以及种植管理过程中的5点提品增产技巧,希望对从事茭白种植的朋友们有所帮助。茭白产量较好、行情稳定,农民朋友们只要能精细管理,掌握种植技巧,避免可能发生的错误,提高茭白的产量和品质,就会有一个较好的收益。最后,依农希望从事茭白种植的农民朋友,种出的茭白又白又壮,都能卖上一个好价钱,赚鼓自己的腰包。

种植茭白想高产,3条易犯错误要避免,5点增产技巧需记牢

#谷丰计划#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