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烟叶种植专家(【乡村振兴】施甸:烤烟种植大户“老段”的“致富经”)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1|点击次数:

在施甸县仁和镇仁和社区,烤烟种植大户“老段”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为何在当地如此出名?这还得从他的“致富经”讲起。

【乡村振兴】施甸:烤烟种植大户“老段”的“致富经”

一片片茂盛的烟叶格外引人注目。在烟田里,农户们正忙着给“老段”家的烟叶封顶打杈。

【乡村振兴】施甸:烤烟种植大户“老段”的“致富经”

“老段”名叫段建友,今年64岁,说起段建友,他可是“铁杆”烟农了,种植烤烟已有四十余年,从“小段”到“老段”,烤烟种植贯穿了他的前半生。

“我种烟三、四十年了,从以前的裸根苗到营养袋再到现在的漂浮育苗,也是不断地摸索经验,现在技术比较成熟了。” 施甸县仁和镇仁和社区烤烟种植大户段建友说。

【乡村振兴】施甸:烤烟种植大户“老段”的“致富经”

20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段建友的父亲走得早,家里的重担无疑落在了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段建友肩上。听到施甸县要发展烤烟种植的消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懂烤烟种植技术的段建友为了改善家里的生产生活条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到了烤烟种植的行列当中,摸着石头过河的他种植了10余亩烤烟。第一次尝试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纯收入竟达到了1万余元,尝到甜头的他便开始扩大种植面积,10亩、20亩、30亩......

【乡村振兴】施甸:烤烟种植大户“老段”的“致富经”

然而,人生道路总是充满挑战和坎坷,并不是随便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烤烟种植道路亦是如此。

“有一年雨季,我的一百多亩烤烟全部被淹,损失较大,但是我不服输,第二年我重新种了一百多亩,也找回了头一年的损失。”段建友说。

【乡村振兴】施甸:烤烟种植大户“老段”的“致富经”

早年间由于对种植技术的缺乏,导致烟叶产质量不高,经济收入较少。段建友决心改变现状,他主动找专业部门学、找书本学、找有经验的老烟农请教,不断给自己学习充电。经过自己的不断学习与摸索,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个烤烟种植“专家”,从翻地、理墒、打塘到施肥、施药,从覆膜、移栽、浇水到采烟、编烟、烘烤。每一个步骤他都严格按照烟叶生产科学技术进行操作,获得了较好的收益,这更加坚定了他种植烤烟的信心和决心。

2022年,段建友家的烤烟种植收入达52万余元。曾经是贫困户的他,早早地依靠自己的勤劳和科学种植,摘下了贫困的“帽子”。

【乡村振兴】施甸:烤烟种植大户“老段”的“致富经”

“今年种植面积有110亩左右,今年烤烟长势比较喜人,我估计毛收入可能在九十万左右。”段建友说。

走过挫折,迈向成功的段建友,自己富裕起来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乡亲们,他竭尽全力帮助他们。多年来,段建友雇用邻村近寨的村民帮助其种植烤烟,年均雇用劳动力30多人,一年的务工费支出达30余万元。

“我在这打工已经是四五年了,家里有老人有小孩去外面也去不掉,在这从铺膜到栽烟一直帮他家,原来是四五十块钱一天,现在是九十块钱一天,活做完就结给我们工钱了,从不拖欠我们工钱。”仁和社区村民熊在香说。

【乡村振兴】施甸:烤烟种植大户“老段”的“致富经”

四十余年里,段建友从烤烟种植“新手”到村里家喻户晓的技术“大拿”,多次被县、乡人民政府表彰,成为远近闻名的烤烟种植大户。2006年6月,段建友成功当选为仁和社区党总支副书记,主抓烤烟生产工作,带领仁和社区的烟农发展烤烟种植,一步一个脚印向幸福生活迈进。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