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紫芦笋种植(韩庆雯:放弃高薪白领生活 打造靖江“芦笋王国”)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1|点击次数:
韩庆雯:放弃高薪白领生活 打造靖江“芦笋王国”

【人物小名片】

兴趣爱好:读书、音乐

创业偶像:董明珠

人生格言:活在每一个当下

八年前,韩庆雯辞掉北京的工作、卖掉房产,带着全部积蓄来到马桥镇徐周村种起了芦笋。如今,韩庆雯在靖江拥有500多亩芦笋种植基地,研发了芦笋的系列深加工产品,为不少女性同胞提供就业岗位。

不惜卖房来靖种芦笋

韩庆雯是江苏无锡人,大学毕业后,她和男友王宁同时被北京一家大型公司录取。两人很快在北京站稳脚跟,并在北京买了房、安了家,小日子过得很安逸。

2009年,韩庆雯的父亲得了胃癌,化疗之后白细胞的指数一直升不上去。医生告诉韩庆雯有个小秘方可以试试,那就是吃芦笋。当时,韩庆雯的老家江阴是没有芦笋售卖的,于是她千方百计从上海买芦笋。庆幸的是,因为常吃芦笋,父亲竟挺过了六次化疗,韩庆雯也从中发现了商机。

当时,韩庆雯的丈夫王宁已经辞去了北京的工作,正在我市马桥镇徐周村推广微生物肥。徐周村从1998年就开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有着良好的创业环境。与徐周村对接后,韩庆雯的创业想法得到了村书记徐忠祥的支持。韩庆雯辞掉工作,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拿着全部积蓄来到徐周村种植芦笋。靖江第一家芦笋合作社应运而生。

延长芦笋产业链 开发深加工产品

2010年,韩庆雯在马桥镇徐周村流转了150亩土地。租地、购买种子、开种……所有的事项韩庆雯都亲力亲为。韩庆雯还请来上海的老师傅,教学芦笋的种植方法。第二年,韩庆雯的芦笋地里迎来了丰收。2011年,韩庆雯又租下350亩地,扩大种植规模,种植营养价值较高的紫芦笋。

每年的3月到11月是芦笋的采摘期,但12月到次年2月则有一段空窗期。韩庆雯开始在开发芦笋衍生产品上动脑筋,拉长芦笋产业链,开发深加工产品。近年来,芦笋基地积极和扬州大学以及南京一些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对芦笋进行全方位开发利用。目前,已经开发出芦笋粉、芦笋茶叶、芦笋面条等深加工产品。“为了保证质量,深加工食品都是跟大的食品公司合作。我们设计开发,委托他们加工。”韩庆雯说,她还会应季推出一些以芦笋为食材的时鲜美食,如芦笋月饼、芦笋刀鱼馄饨等,很受吃货们的欢迎。

现在,韩庆雯创办的靖江市雄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属靖江市徐联芦笋专业合作社和靖江市碧波蔬菜专业合作社两个合作社,不仅种植的新鲜芦笋销往国内外,深加工产品在微商城也备受青睐。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更多岗位惠及村民

韩庆雯不忘带动周边村民创业、就业。现在,有村民在韩庆雯的基地承包芦笋种植,村内一些中年女性富余劳动力则在基地帮忙采摘芦笋,贴补家用。

眼下,徐周村正在加紧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造精致的民宿、搞芦笋观光工厂、组建芦笋展览馆……韩庆雯看准商机,借着农业旅游的东风,加大投资,忙着搞农业旅游。目前,韩庆雯的“芦笋王国”已现雏形,不久后就能全部建设完成,对外营业。

韩庆雯说,芦笋是健康养生食品,而健康养生产业是现在的朝阳行业,有很大的前景。现在她和丈夫的愿望就是将实现芦笋事业做大做强,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绿色土地上种出金色希望。

近年来,韩庆雯获得市巾帼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多次被评为“三八红旗手”、江苏省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女能手等。

(全媒体记者王方珏 盛义)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