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香菇种植技术员(香菇袋料栽培简单易学,经济效益高于木材种植)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4|点击次数:

香菇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通常采用柞木树作为栽培料,但作为栽培料的柞木树段必须在直径10厘米左右才能满足香菇生长期的营养需求,因此,培养香菇的菌材相对比较紧张,同时也增加了种植成本。但是,如果用袋料栽培方式替代木段栽培方式,就缓解了栽培菌材不足的问题,栽培成本也相对降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种植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香菇袋料栽培简单易学,经济效益高于木材种植


香菇袋料栽培简单易学,经济效益高于木材种植

香菇袋料栽培季节安排和袋料配制方法

(1)季节安排:以8月下旬至9月中旬制作菌袋较为合适。

(2)培养料配方:粉碎的木屑76%,麸皮20%,蔗糖1.5%,石膏粉2%,过磷酸钙0.2%,尿素0.3%,含水量55%(标准:手捏成团,落地即散)。

香菇袋料栽培如装袋灭菌和打眼接种

(1)袋料灭菌方法:用长50~55厘米,直径15~17厘米的耐压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装料。装袋最好用装袋机装袋,然后放入常压灭菌灶内灭菌,温度必须控制在100℃条件下保持9~12小时,并利用余热闷一个晚上,第二天出锅后成“井”字形堆放散热。

(2)袋料打眼:打眼接种首先要对接种室和接种工具进行严格消毒。接种时,可由3~4人流水作业,即第一人用15%的酒精棉球擦净料袋,用打洞器在袋面按等距离打三个接种眼,口径1.5厘米左右,深2厘米,再翻一面打两个接种眼;第二人用无菌接种器将菌种接入眼内;第三人迅速用3.5×3.5厘米的胶布封好接种眼;第四人将接种好的菌袋传递走,并按“井”字形在堆场堆5~7层发菌。

香菇袋料栽培简单易学,经济效益高于木材种植


香菇袋料栽培简单易学,经济效益高于木材种植

香菇袋料的发菌、脱袋转色和出菇管理

(1)发菌:接种后的菌袋应置于凉爽的培养室内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若温度超过28℃时就要通风散热。同时,每十天后进行一次翻堆,发现杂菌感染要及时处理。20天后,当两接种眼之间的菌丝距离2厘米左右时,可撕开胶布一角,拱起胶布通风,促进菌丝生长。当菌丝长满菌袋,菌丝表面出现原基,并且接种眼四周出现棕褐色时,可进行脱袋排场。

(2)脱袋排场:当菌丝成熟后,就要将菌筒脱袋转色后进行出菇管理,菌筒脱袋后应排放在事先备好的菌棚床架上进行转色。其方法是将脱袋后排好的菌筒用薄膜盖严,培养3~5天,让菌筒表面长满一层浓白色的菌丝,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经过7~8天后,菌丝局部开始转色,这时应加大通风并连续喷水两天,每天1~2次,促使尽快转色。菌筒转色一般需要8~12天,若气温低,还得推迟3~5天转色。

香菇袋料栽培简单易学,经济效益高于木材种植


香菇袋料栽培简单易学,经济效益高于木材种植

(3)出菇管理:菌筒转色以后,就要进行出菇管理。首先要进行变温变湿催蕾,方法是白天盖好薄膜,晚上揭开薄膜,让其通风降温,使昼夜温差达到8~10℃,连续进行5~7天,就会出现大量的菇蕾。在出菇阶段保持膜内相对湿度在85~95%,并应注意通风换气。每出一批菇后将菌筒浸泡一次,一般应浸泡6~8小时,使菌筒含水量达到60%,即恢复到菌筒原来的重量,进行下一轮发菌出菇。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