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有机草莓种植技术(超实用大棚草莓栽培新技术,节水又增产)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21|点击次数:

超实用!大棚草莓栽培新技术,节水又增产!

李善奎等

草莓为聚伞花序顶生,花呈淡红色或白色,花凋谢后其花托膨大成多汁的聚合果,果实为红色或白色,果型多为心形、楔形、圆锥形等,种子附着在果皮上。草莓喜温暖湿润和阳光,不耐严寒、高温和干旱。草莓大多在大、中城市市郊种植,多以采摘园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在草莓生长过程中,水肥管理是决定其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科学利用管道完成灌溉和施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环境,而且还增强了灌溉效果。与大水漫灌方式相比,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能有效节约水资源40%,节省肥料25%,增加效益20%。

1 整地起垄

1.1 施肥翻耕

去除上季的残枝败叶,施足基肥,一般施用大棚蔬菜专用复合肥100 kg/亩、腐熟的鸡粪或牛粪2 000 kg/亩或有机菌肥500 kg/亩,均匀撒施于土壤中,有机菌肥富含有机活性物质,有机质和菌剂能活化根系附近的土壤,改良微生态环境。使用大棚专用耕作机械,耕深为30 cm,将土壤耙平耱细。

1.2 起垄

起垄时垄高为25 cm,垄底宽为70 cm,垄面宽为50 cm,垄沟宽为25 cm。

2 安装滴灌设备

在棚内安装滴灌设备的首部系统、输水管网、施肥器等,主管和滴灌带依据棚宽和垄长在棚外裁剪合适,滴灌带与主管通过旁通连接,按照每垄双行的方式种植,每垄铺设2条滴灌带,滴灌带的滴头间距为20 cm,与栽种的草莓苗相对应,出水孔朝上。

3 种子处理

3.1 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低温下开花多、花粉量大、结果大且均匀、色泽鲜艳、甜度高酸味低、畸形果少的品种,如红颜、章姬、甜查理、丰香、宁玉、明宝等品种。选择健壮无病的草莓苗,如根系发达,抗病力强,能够生产出品质好、单果较重的草莓,提高产量。

3.2 催芽处理

选取发育良好的成熟种子,放入60~70 ℃的热水中浸洗,不断搅动,直到水温降至25 ℃左右,再浸泡2~3 min,捞出后用手揉搓,把种皮搓净,用清水洗干净,放在营养土中催芽,覆盖1层0.2 cm的沙土,在25~30 ℃的条件下催芽,10 d左右即可出苗。

4 移栽定植

大棚草莓移栽定植时间一般为8月下旬—9月上旬,将发芽的草莓苗放于垄上,一手提苗一手用铁铲翻土,尽可能定向栽种,将苗的花序朝同一个方向,根部用土壤覆盖,栽种一垄双行,株距为20 cm,与滴灌带的滴头相对应。定植后要灌1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到开花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环境温度控制在15~22 ℃,促使植株快速生长。

5 覆膜

垄作地膜覆盖能够增强阳光的照射,迅速提高地温,降低空气湿度,防止杂草滋生,避免果实与土壤、棚膜间滴水的直接接触,有助于保持水果表面清洁等,减少灰霉病的发生,促进水果着色。大棚栽培草莓使用银黑双色反光地膜覆盖于垄上,用土压实膜边,在草莓苗栽培处捅破地膜,使草莓苗漏出膜外。覆膜可以明显降低棚内湿度,减轻病虫草害。

6 田间管理

6.1 土壤水分

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叶片的蒸腾作用较大,对土壤水分的要求相对严格,整个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不能低于60%;开花后需加强肥水管理,开花期间水分不足会导致授粉不良,导致果实变形,土壤含水量要保持在70%以上;果实生长和成熟期的需水量要超过80%以上。

盛花期需要结合滴灌施水溶性专用肥或磷酸二氨溶液,长势较好的情况下喷施3~4次0.3%磷酸二氢钾,有利于增加单果重、减少畸形果,提高商品价值。

6.2 水肥一体化滴灌

滴灌施肥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温室大棚滴灌施肥装置一般使用压差式施肥罐或文丘里施肥器,施肥罐容积不少于15 L,多采用深颜色铁罐、不锈钢罐或塑料罐,避免紫外线照射使罐内产生藻类,堵塞滴灌系统。

6.2.1 对肥料的要求 正常温度下肥料必须是全水溶性、全营养性且不会产生沉淀,不会引起灌溉系统腐蚀。常用肥料有高浓度的液体肥、水溶性好的固体肥或专用水溶性复合肥料等。市场上各种水溶性肥料种类较多,一定要选用信誉好、大厂家的肥料,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2.2 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 根据滴灌施肥“少量多次”的原则,定植至开花期每5~7 d滴灌1次,每次用水量为8~10 m3/亩,每次注入水溶性专用复合肥(N、P2O5、K2O配比为20∶20∶20)2~3 kg/亩;开花至膨大期每5~7 d滴灌1次,每次用水量为6~8 m3/亩,每次注入水溶性专用复合肥(N、P2O5、K2O质量配比为19∶8∶27)4~5 kg/亩;果实采摘期每6~8 d滴灌1次,每次用水量为6~8 m3/亩,每次施用水溶性专用复合肥(N、P2O5、K2O质量配比为19∶8∶27)3~5 kg/亩,采收后期酌情减少灌水量和施肥量。

6.3 掰芽和摘叶

大棚草莓自定植到结束采摘均处于不断生长中,叶、茎、芽、花不断更新。为保证植株健壮生长,需有足够的叶面积和适当的花茎数,并保持植株间通透,需要做好草莓植株的整理工作。

6.3.1 掰芽 在持续生长温度的条件下,大棚草莓腋芽发生较多,需把多余的腋芽掰掉,即在顶花序长出前,只保留1个顶芽,顶花序长出后,腋芽也将相继长出,只留2个方位好且长势壮的腋芽,其余腋芽全部掰掉。如果种植密度大或植株生长旺盛,可只留1个腋芽,此后再长出来的腋芽也需及时掰除。

6.3.2 摘叶 保留2个芽的植株,可抽出3~5个花序,植株需要保有10~12片展开叶;保留1个芽的植株,需要保有8~10片展开叶。随着新叶不断展开,应及时摘除老叶、黄叶、病叶,以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通风诱光,增强光照并减少病害。

6.4 温度管控

草莓喜温湿、凉爽的环境条件,草莓在5~30 ℃条件下均可生长,最适宜根生长的温度为15~22 ℃,最适宜茎叶生长的温度为20~30 ℃,分化花芽的温度应保持在25~28 ℃,开花期和结果期应保持在15~18 ℃。在开花期,白天棚温保持在22~25 ℃,夜间棚温保持在8~10 ℃;果实膨大期白天棚温保持在20~24 ℃,夜间棚温保持在6~10 ℃。棚内地温不能低于-8 ℃,否则草莓根易遭受冻害;而温度过高会缩短果实的发育周期并使果实变小。

6.5 辅助授粉

授粉不良会导致果实变形,辅助授粉可以有效减少畸形果实的产生。

6.5.1 蜜蜂授粉 蜜蜂授粉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无污染的现代化高新农业技术措施。利用蜜蜂授粉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品质;蜜蜂授粉坐果率高,果重显著增加,可大大提高草莓的售价,增加收益。蜜蜂授粉的适宜湿度为50%~70%,适宜温度在10~26 ℃,温、湿度过高无法控制则不能使用。开花5%~10%是蜜蜂进棚的最佳时间。蜂箱放置在离地面50~80 cm高的位置上,使用1箱 蜂/亩,选择在傍晚或早晨放入温室,静置1~2 h后打开巢门。蜜蜂是较好的授粉助手,蜜蜂在花朵上活动,把花粉均匀地涂撒在花柱上,从而提高授粉授精能力,坐果率和整果率明显增加。

6.5.2 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工作量较大,没有蜜蜂授粉的效果好。用软鸡毛制作1个小刷子,每天中午前后用鸡毛刷子轻轻刷动花朵,达到相互授粉的效果,提高受精能力,刷粉时要轻且均匀。

超实用!大棚草莓栽培新技术,节水又增产!


7 科学采收

当草莓鲜食果果面着色80%时即可采收,此时的草莓品质好、果型美、果肉硬、颜色艳、耐贮运,是最佳采收时期。草莓是浆果,果皮很薄,采收时要轻摘、轻拿、轻放,采收容器可用塑料筐、柳条筐、竹筐等,框内垫纸。草莓成熟不一致,需要每天或隔天采收1次,每次都要将成熟的草莓采摘完,以免过熟腐烂波及其他。采收时间为晴天上午10时前或傍晚凉爽时。草莓遇水易坏,放入冰箱在5 ℃条件下冷藏可保存5 d。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