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八里香种植-科技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27|点击次数:

在全国科普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深入基层,就我省科技发展,尤其是农业科技进步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变化展开采访。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应用方面,激励促进科技创新发展,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省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了巨大变化。

科技应用 提升农业效益

测土配方施肥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西安市鄠邑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每亩约增产粮食26.2公斤、节省化肥6.1公斤,增产节支46元以上。其中,小麦每亩增产节支26元至30元;葡萄、蔬菜每亩增产节支70元至80元。

9月16日,位于鄠邑区玉蝉街道水磨村六组的西安八里香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雷春亮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使用农家肥改良土壤环境,她的葡萄长势很好。因为园区葡萄不使用任何有害药物,定时施富硒元素,因此,葡萄甜酸可口,营养价值更高。

以户太八号为主栽品种的“户县葡萄”已成为西安市鄠邑区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该区采用避雨栽培技术,有效保护了葡萄坐果率与肥料养分流失,减少了成熟葡萄发病率。

“避雨栽培隔离了雨水对葡萄叶片和果穗的直接冲刷,从而降低了果园湿度,营造了适宜葡萄生长的微环境条件,降低了葡萄叶片霜霉病的发病率。在葡萄成熟期,避雨棚通过聚集雨水,并定向流入葡萄行间或者避水渠道,不仅维持了葡萄根系周围土壤环境的相对稳定,而且有效减轻了葡萄果穗炭疽病及裂果的发生。”鄠邑区农技中心副主任王改荣说。

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使“户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6万亩,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 促进农业现代化

在陕西渭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大荔核心区,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精心研究创新黄花菜的加工技术,为当地黄花菜种植发展及农户增收作出了科技贡献。

9月1日,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技厅厅长赵岩在大荔县调研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时,详细了解了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技术研究、集成示范、生产流程等情况,鼓励企业坚持创新发展,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高黄花菜产业发展水平。同时赵岩还调研了“大荔冬枣”规模化种植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该村依托推广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科技进步 改善生活环境

今年7月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排多名专家教授,带领以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的430余名青年队伍,奔赴青海等9省(区),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专项调查”等相关活动。

韩城市注重科技创新应用,煤化工业污染治理凸显成效,使人居环境和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该市西庄镇杨村70岁村民杨文杰说:“我做梦都没想到如今能过上这么好的光景,看病有医保,出门有公交,村里的环境就像大公园。”

“近年来,我们这儿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参加‘三农科技’教育培训,广大农民开始不再过渡依赖农药、化肥、地膜搞生产。以科技应用的绿色农业释放的‘生态红利’,让乡亲们的生活面貌焕然一新。”韩城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党忠说。

在陕北黄土高原的延安市延川县注重科技栽种管理的山地苹果已成为农民群众的主导产业。

201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政阳带领团队育成的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通过国家审定,随后,在我省黄河流域适合生长区进行推广。

9月15日,西安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需求发布会在西安举行,会议以“强化创新主体,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怀斌在致辞说,陕西尤其是西安科教资源丰富,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成果。政府部门应协同联动,以“陕西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为契机,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来源:陕西农村报

编辑:张静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