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法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5|点击次数: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法-库百科养殖网 大棚韭菜灰霉病的药剂防治法 韭菜灰霉病又叫“白斑叶枯病”、“白点腐烂病”,是大棚韭菜的重要病害,应提早防治,减少损失,增加效益。

产生条件

1、韭菜灰霉病与棚内温度、湿度密切相关 病菌传播的适宜温度为15-30摄氏度,菌丝成长适宜温度是15-21摄氏度,高温时产生菌核。相对湿度为85%,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发病严重,低于60%发病较轻或不发病。

2、韭菜灰霉病与棚内环境相关 当大棚内忽冷忽热,夜间低温受冻,白天高温、高湿或放底风使韭菜受冻,昼夜温差偏大,夜间叶子凝有水珠,致使病情加重。

3、韭菜灰霉病与抗病能力相关 一是品种自身抗病力较差;二是大棚内的小气候没有得到有用的控制,环境恶劣影响韭菜的抗病力,致使发病。

4、韭菜灰霉病与管理水平相关 菜田施肥不足,特别是磷、钾肥料施用不足,植株成长纤弱,降低抗病能力;大水漫灌,造成土壤和棚内湿度过大,引发病害;放风不及时或大棚底口的冷风直接侵袭,加重病害的产生。

防治措施

1、控温降湿 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在中午适量的打开棚膜,进行通风降温、降湿。经过通风调控棚内温度,使大棚内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摄氏度,头刀韭菜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3摄氏度,昼夜温差不能大于10摄氏度,棚内相对湿度要控制在75%以下。堤防应在大棚底口增加围裙,严禁底口放风。

2、增加管理 一要精选良种,播种时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二要施足底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恰当增加磷、钾肥料的施用量,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三要合理浇水,推广微管、滴灌或渗灌,切忌大水漫灌;四要堤防适时适量的进行通风排湿、调温,减少叶面结露;五要在成长期内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使韭菜植株健壮成长,增强抗病能力。

3、清洁大棚 韭菜收割后,要及时清除发病叶片、病株,将病株残体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防止病菌传播蔓延。结合收割后施肥进行中耕,疏松土壤,排除土壤水分,防止割茬染病。

4、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在每次收割后,都要进行喷药防病。

标签: 植物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