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果树扒皮的作用和扒皮方法【库百科养殖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果树扒皮的作用和扒皮方法

所谓果树扒皮,就是在果树形成层活动旺盛时期,将树干或主枝基部的树皮整个扒掉,露出光滑的木质部,促使其形成新的树皮的方法。扒皮的作用有防治果树病虫害、促进果树丰产等。下面将果树扒皮的方法、作用等介绍给大家。

一、果树扒皮的方法和时期

1. 方法 大多数是从上向下扒,先在树干或主枝基部截断树皮,或者先挖1孔洞至木质部,然后在孔洞处插1楔撬,将树皮撬起横向切断,两手抓住断皮向下撕扒,可以直接撕拽到树干根颈部土内。树皮刚扒掉后呈黄白色,不久颜色变暗,1周后变红褐色,新皮已基本形成。经越冬后新皮变灰白色,以后新形成的树皮颜色不再变化,只是加厚生长。从现在不同时期对梨树扒皮的调查结果看,当年扒皮后40天新皮加厚为0.7毫米,45天厚0.8毫米,60天厚1毫米;扒皮后1年新皮厚1.6毫米。扒皮后重新形成的树皮较光滑,约10年后随着新皮的加厚,开始出现裂缝,并有薄的翘皮产生。

果树一生中可以进行多次扒皮。我们在田关孙沟果园见到了1990年扒过皮的梨树,2005年又扒了1次皮,新皮再次形成,树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其他树一样。2005年,我们在丁河镇北峪村果园,对苹果幼树和老梨树进行3次扒皮试验,时间分别在6月24日、6月28日和7月13日,效果也很令人满意。

2. 时期 孙沟果园每年一般在入伏后第二天进行扒皮。近两三年来,有不少果农前来参观学习,要求进行操作示范。这样,从芒种、夏至到大暑,都进行了果树扒皮,结果均未伤树致死,当然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扒皮的适宜时期各不相同。

二、果树扒皮的作用

1. 防治病虫害

果树遭腐烂病、干腐病为害后,经过刮治往往留下大小不等的病疤,一般很难愈合,由于常年暴露在外,木质部腐朽,使养分、水分疏导受阻,造成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寿命缩短。进行扒皮后可预防腐烂病,使树皮得到更新。如1985年扒皮的1棵老梨树,原有3个树洞,经扒皮后两个树洞已愈合。扒皮后重新形成的树皮细胞致密,比较坚韧,不但可以阻止病菌侵入,还可增强果树的抗病能力。

果树扒皮还可将一些枝干害虫(如小吉丁、小透羽等)的幼虫扒出来,进行人工捕杀,起到兼治害虫的良好效果。果树经过扒皮后,树皮光滑,无裂缝、翘皮,这样越冬害虫无藏身之地。

2. 果树扒皮能促进花芽形成,保证果树丰产

果树扒皮具有同环状剥皮一样的作用,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形成,为来年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如西峡县丁河镇北峪村有1棵梨树,虽生长旺盛,但年年不结果,后经人指导于1995年被扒了皮,1996年树势缓和、结果较多www.novmv.com/。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情况。我们试验小组对苹果树和梨树进行扒皮,处理后叶色深绿,叶片厚脆,其干物质重均较对照树叶片高。

3. 使幼树提前结果

幼树一般营养生长较旺盛,不易形成花芽结果。而采用扒皮方法,则能适当抑制徒长,促进花芽提早形成。附表是丁河邪地果园对9年生新红星苹果进行扒皮的相关情况调查。

4. 改善果实品质

果树经扒皮后养分大量积累,除有利于花芽分化外,对果实生长也有良好影响。据孙沟果园管理人员反映,与对照相比,扒皮树果实大小整齐,着色鲜艳,果皮较薄,如山楂扒皮后果实增大;用折光仪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扒皮树所结果实比对照略高;果实着色情况与对照差别不大。

三、注意事项

1. 扒皮时不能碰掉黏液 在扒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木质部的黏液,一旦黏液被碰掉后就不能形成新树皮,树会被扒死。

2. 忌阴雨天扒皮

在我国北方地区,入伏前后正逢阴雨连绵季节,扒完皮后遇雨会将黏液淋掉,或扒后遇连阴天黏液长期不干,易发霉烂掉,新皮也不能形成:因此,不要在阴雨天扒皮。

3. 扒皮后避免烈日暴晒和喷药

三伏季节气温较高,扒皮后幼嫩组织遭烈日暴晒,新皮不能很好形成。因此,对幼树或树冠不完整的树扒皮时要设法遮阴。另外,刚扒皮后也不能喷布高浓度的农药,否则也会使幼嫩组织受伤,导致扒皮效果不好。

4. 树势衰弱时不能扒皮

扒皮对树势有削弱作用,树势过于衰弱时扒皮效果不佳,扒后不但新皮增厚慢,而且会使树势更衰弱。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西峡县中等职业学校 邮编:474550)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