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金丝绞瓜种植(安徽泗县:发展金丝绞瓜全产业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4-01-12|点击次数:

人民网-安徽频道

这几日,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草沟镇秦桥村金丝绞瓜标准化示范基地,一千多亩连片温室拱棚里瓜藤吐绿,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现在气温越来越高,绞瓜苗已经发出新芽,正是生长的关键时期,需水量很大,这两天我们在集中给瓜苗浇水。”正在基地里穿梭忙碌的贫困户徐广亮如是说。

徐广亮告诉记者,他主要做一些种植、杀虫、除草等工作,70元钱一天,既能照顾家庭,又增加了收入。“到绞瓜成熟,预计能做50多个工,收入4000多块钱,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真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

徐广亮今年53岁,是秦桥村村民,他和妻子常年在外务工,两个女儿乖巧懂事,在校成绩也不错,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平凡而踏实。2016年,徐广亮被确诊患有淋巴癌,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在他患病后家庭收入几乎为零,此时两个女儿一个上高中、另一个上大学,沉重的负担让这个家庭生活很快陷入绝境。

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经过民主评议,徐广亮一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先后享受到了低保、大病救助、雨露计划、光伏扶贫、特色种养补贴等,村里还给他安排了护林员的公益性岗位,一年有7800块钱收入。在各项扶贫政策的助力下,两个女儿先后顺利完成学业,他本人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家庭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徐广亮所在的秦桥村位于泗县草沟镇最北部,国道343穿境而过,全村共有4064人,耕地面积10600亩,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低,因此当地一直都有种植瓜果蔬菜的习惯。

要想脱贫好又快,还得政府来帮带。2018年通过泗县农业农村局牵线搭桥,泗县虹城航天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当地流转880亩土地用于种植金丝绞瓜,另外还开辟20亩土地作为培育新品种的科学试验示范田。泗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与高等院校相结合,在秦桥村成立试验、示范、育种基地。通过种植密度对比试验、瓜套营养袋试验、新品种杂交组合试验,以科学的手段,培育出两个新品种,金丝绞瓜营养品质与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2019年,该基地金丝绞瓜亩产达到5000斤左右,总产值近500万元,目前带动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12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人,人均增收4000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

“金丝绞瓜为葫芦科蔬菜品种,外形长圆,有金黄色的外壳。因其天然成丝似‘鱼翅’,生鲜直接使用,味道清香口感似海蜇,故被誉为‘植物鱼翅,天然海蜇’。泗县因其独特的水土与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金丝绞瓜生长,所培育的金丝绞瓜外形美观、营养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泗县虹城航天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沙飞介绍说。

为进一步推进金丝绞瓜产业发展,秦桥村驻村工作队又筹集资金建起了一座占地1300多平米的冷库,实行“种植、冷藏、冷链运输、加工、电商销售”全产业链生产模式。依托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合肥周谷堆、武汉白沙洲、广东江南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推动订单农业发展,逐步壮大金丝绞瓜产业规模。

“泗县金丝绞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泗县也已获得‘中国金丝绞瓜之乡’称号,目前全县金丝绞瓜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2020年泗县农业农村局将把秦桥村打造成金丝绞瓜标准化基地及金丝绞瓜文化园,以达到产业与农旅结合,助推乡村振兴。实行‘种植-冷藏-冷链运输-加工-电商销售’全产业链生产模式,使金丝绞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不断壮大,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深入,将金丝绞瓜这一黄金瓜、致富瓜打造成泗县又一张靓丽名片。”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韩光锋说。(苗子健 姚森)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